新御书屋

分段阅读_第 130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让大明百姓,人人家有余粮,让大明百姓,顿顿能吃肉。让大明百姓,人人都能有新衣。”

    这些学生是最容易被蛊惑的阶段,每个人都怀着崇高的理想,抱着经国济民的思想。

    他们听着朱瞻基的话,一个个激动不已,用尽全身的力量嘶吼着:“愿意!”

    就连胡俨这个已经六十岁的大儒,这个时候也激动的有些热泪盈眶。“我要活到八十岁,看到殿下把天下变成他说的样子!”

    第九十八章 目标

    在二十一世纪,一个普通人一天接收的信息,就相当于这个时代老百姓一年接收的信息还要多。

    应天府,宁波这样的窗口城市还好一点,在许多乡村,老百姓们日出而劳,日落而休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他们的活动范围就局限在一个县里面,没有官府的文书,想要出门都出不去。

    这还是男人,如果是女人们,她们从出生到死亡,很少会出方圆五十里。

    正是这种落后的生态环境,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普通的老百姓,组成了华夏这个古老的国家。

    他们单纯,他们勤劳,他们朴实,甚至卑微到怯懦。

    即便是这个时代的统治阶层,生活也丰富不到哪里去,接收到的信息,也都是在整个单纯的生态环境中。

    所以这个时代,一篇好的文章就能让人名垂千古,一首好诗就能源远流长。

    朱瞻基的这一篇《少年中国说》在随后的几天,以一种超越这个时代的速度流传了出去。

    朝廷的邸报一字不改地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这篇文章,迅速地一级一级传下去。

    与此同时,邸报上面也刊登了朱瞻基的其他讲话。

    除了朱瞻基的讲话,从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元吉,礼部尚书吕震等人都针对朱瞻基的演讲进行了点评。

    这种点评当然不是批判xing的,任何时候,统治者的讲话,只会被推崇。

    但是,他们的点评,也就代表了他们的态度。

    蹇义的点评还比较保守,他只是高度评价了朱瞻基《少年中国说》的立意,认为太孙殿下将年轻人的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是大明之幸。

    但是,对朱瞻基想要进行的教育改革,官员选拔改革,持保守态度。

    这不是他想反对朱瞻基的改革,只是身为百官之首,身为国家选拔官员最重要的吏部,他不能激进。

    如果连他这个吏部尚书都激进了起来,官员选拔这件影响到大明稳定的政策,就容易失控。

    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啊!

    所以他身为吏部尚书,只能稳住局面,牢牢把控住上到皇上,下到百官的衔接平衡。

    而户部尚书夏元吉就激进的多了,除了将《少年中国说》大大地夸奖了一番,更认真分析了朱瞻基教育改革和官员选拔改革的积极意义。

    他认为官员的专业化,将会是推动大明发展的重要一步,让那些尸禄素飡的无能官员再无立足之地。

    他是户部尚书,也是朝廷里面最忙碌的堂官,而且户部是务实的部门,遇到那些只会务虚的官员经常误事,他是最反感的。

    相反,礼部尚书吕震这个人虽然是个心胸狭窄的能干之辈,但是他坐的位置就不允许他随意开口。

    他个人赞同改革,但是他却不能直接支持朱瞻基,反而要给改革泼冷水。

    他在点评中表示了对改革的期盼,但是同时希望不要cāo之过急。

    因为大明的教育系统,官员选拔机制,都事关重大,不能贸然改革,只能循序渐进,看一步走一步。

    如今兵部是黄福在主持,他是铁杆的太孙党,当然是积极回应了朱瞻基的讲话。

    他认为用文臣主持兵部不能变,但是所有的文臣,都应该下放到军队去锻炼几年,了解了下层的运作,然后再到兵部任职才合理。

    而且,他立刻做出决定,将兵部五品以下的官员,轮流分派全国各地的军队去锻炼三年。

    刑部的顾佐将更多的笔墨放在了赞扬朱瞻基的《少年中国说》上面来,他不遗余力地鼓吹朱瞻基的这篇文章写的大气磅礴,立意深刻,将会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