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空降
决战第三帝国 作者:远征士兵
第二天凌晨五点半,秦川等人坐在飞往克里特岛的运输机。
意大利卡普罗尼运输机最多可搭截18名伞兵,这对德军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德军一个班有10人,一架运输机勉强可以搭截两个不满员的班,这使一个排必须分乘两架甚至更多的运输机,这无疑会给伞降后的集结带来很大的麻烦。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这是在非洲,德军得依靠意大利的装备伞降……事实,有运输机供他们伞降已经算相当不错了。
窗外一片漆黑,如果不是偶尔有一点白色的云团飘过,会让人产生一种飞机是静止的错觉。
飞行时间是经过精确计算的:埃及十一月份的日出时间大慨在凌晨6点05分左右,卡普罗尼以250公里的速度飞行,到达300公里外的克里特岛刚好天亮……这样意大利飞行员能顺利的找到空降点,德军伞降也更安全同时也更适合他们发起进攻。
维尔纳有些担心的抬头望向机舱顶部。
不知是因为机舱阵旧还是意大利人修补不够仔细,黑暗的机舱顶某处正随着运输机发动机的震动不断的发出“咯咯咯”的响声。
“这是意大利人的运输机!”维尔纳说:“我认为我们能安全到达目标空算是幸运的了!”
“放心吧,士!”阿尔佛雷多说:“我见过这更破的!”
“哦,是吗?”维尔纳瞄了阿尔佛雷多一眼,问:“我有些好你是怎么活过来的!”
阿尔佛雷多耸了耸肩,回答道:“所以我才选择开汽车!”
机舱里发出一阵笑声。
这时,意大利飞行员回头对秦川用刚学会的德语说道:“还有五分钟!”
秦川转头下令道:“还有五分钟我们将飞临目标区域空,做好准备!记住,落地后尽快割断降落伞并为身后的战友腾出地方!”
这一点与训练有些不一样……训练需要回收降落伞重新利用,但在战场当然不会浪费时间回收同时降落伞的重量也会成为士兵的负担,最简单、最快速的办法是割断伞绳。
“是,少尉!”士兵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接着,太阳毫无征兆的跳了出来,霎时霞光万丈像着了火秀的红云滚滚翻腾。士兵们正想为这美景陶醉一番,一道黑云在附近爆了开来,同时飞机也发生一阵剧烈的震动。
“高射炮!”秦川叫道:“他们发现我们了!”
不久,下方响起了一片密集的机枪声炮声,透过窗户可以清晰的看到子弹穿过云层划过的一道道弹线。
左侧一架运输机被打着了,它带着刺耳的啸声往下坠落,不知为什么飞行员没有打开后舱门,所以没有一个伞兵从里头跳出……于是所有人都知道他们会是什么命运。
这种恐惧十分无奈,如果是在地面,士兵们至少还能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战术动作躲避炮弹甚至是拿起步枪保护自己,但是在空,能做的只有希望不要太过倒霉被敌人的子弹或是炮火击落。
这时不知道谁唱起了伞兵之歌:
太阳散发着红色的光芒,准备好!
谁知道明天它是否还会对着我们微笑?
……
一开始声音很小而且还因为恐惧而发颤,但很快大家也跟着一起唱,接着越来越响亮,惹得前方的意大利飞行员都频频回过头来带着不可思议的眼神望着这些德国士兵,真呼不可思议。
这是一种很好的驱散恐惧的方法,唱了一会儿窗外的炮弹和子弹以及一架又一架被击落甚至在空解体的运输机都没有那么可怕了……
意大利运输机速度慢是造成伤亡大的原因之一:速度慢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时间越过敌人的防空阵地,敌人有更多的时间同时也更容易瞄准并把这些运输机击落。
秦川相信,如果不是英国人以为德军的目标是马耳他岛没有防备的话,这批运输机根本没有多少能飞到空降点空。
接着机舱里的红灯亮了起来,调度员大声喊叫着让士兵们做跳伞准备,德军士兵站起身来排成单路纵队,并把自己九米长的固定拉绳牢牢的挂在机舱顶部的钢索。
“地面见,战友们!”
“地面见!”
……
德军士兵们互相祝福着。
机舱门打开了,士兵们一个接着一个的跳出了机舱,秦川跟在维尔纳身后,凯勒则跟在秦川身后跳下……维尔纳和凯勒两个冲锋枪手基本可以说是秦川的警卫员,他们总是有意无意的配合秦川作战,或者也可以说是在保护秦川的安全。
跳出机舱,秦川周围立即被明亮阳光所充斥,强劲的风力吹打着秦川的军装和身体。经过短暂的自由下落,固定拉绳打开了降落伞,秦川只感觉一阵大力往一扯,下降的速度放缓了。
而这才是最可怕的,因为这意味着伞兵们已经**祼的暴露在地面枪手的准星下,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机枪的曳光弹从地面窜起,一排子弹在秦川脚下飞过,秦川几乎都能感觉到它们飞过时带起的气流,这让秦川下意识的屈了下脚,但他很快意识到这是一种很傻的做法。
几个伞兵被子弹击,鲜血像雨点似的往下洒,降落伞的他们实际已经死了,但降落伞还是吊着他们缓缓往下落。还有一部份较幸运,子弹击的是降落伞……但过快的下降速度只怕也意味着他们将会摔死。
一架运输机被高射炮直接命,随着一声巨响这架运输机一侧的机翼被炸断了,它失去了平衡窗口冒着黑烟,翻滚着直朝地面栽去,接着化为一团触目惊心的火光。
秦川深吸了一口气将自己心里的恐惧强压了下去。
他清楚一点,现在担心敌人的子弹和炮弹都是没有意义的,自己什么也做不了同时也阻止不了,自己能做的,是借着这个机会也是还高高挂在空的时候,尽可能的了解下地面的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