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炼油厂
决战第三帝国 作者:远征士兵
苏军的第一次冲锋这么被德军打了下去,除了满地的尸体外还有防线前的三十几辆坦克,其有几辆甚至是带着苏军步兵闯进德军防线……德军防线主要分成五个部份,其两部份是由第一步兵团防守,第一山地师防守的部位不像第一步兵团打的这么轻松了。
但最终他们还是将苏军打了回去。
原因说起来还有些庆幸,苏军坦克的通讯设备十分弱后,所以在战况紧急的时候完全无法与苏军步兵协同,德山地师的步兵任由坦克闯过战壕然后阻击苏军步兵,然后再回过头来消灭坦克……那些坦克直到被炸毁时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我们为什么不放出石油再点燃它们?”维尔纳看着这情况问道:“山地师的人正在付出生命,我们只需要点燃石油能阻止这一切!”
“还不到时候!”秦川回答。
“我不明白,少校!”维尔纳问:“我们在等什么?”
秦川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一个坦克旅大慨有多少坦克?”
“我不知道!”维尔纳回答:“应该有八十辆左右吧!”
“有一百辆,士!”埃伯哈德接嘴道:“这是我们从勃兰登堡分队那得到的情报,其大多数是t34,而且坦克乘员还训练有素!”
“可这并不重要不是吗?”维尔纳说:“只要我们点燃石油他们无法过来了!像我们的第22装甲师无法通过苏联人点燃的火墙一样!”
“这是两回事,维尔纳!”面包师一边压着弹匣一边回答道:“第22装甲师无法通过火墙,是因为苏联人有强大的炮兵和充足的炮弹,他们甚至还有多到数不清的飞机,如果我们强行突破火墙的话,坦克只会一辆一辆的被他们当作靶子摧毁!”
闻言维尔纳不由“哦”了一声:“而我们却没有多少大炮也没有充足的炮弹,是吗?”
“是的!”秦川回答:“确切的说,是这些大炮……”
说着秦川朝后方黑暗的炮兵阵地扬了扬头,说道:“那些大炮无法有效击穿敌人的t34坦克,也是说,如果我们太早点燃石油的话,苏联人的坦克可以无视我们的炮火,在另一头铺路灭火寻找缺口,而我们的工事十分简陋,必然会有些预想不到的缺口!”
“所以!”面包师给自己的43装弹匣,说道:“我们要掌握时机点火,一点火……要尽可能多的把那些布尔什维克份子的坦克烧光,这样在可预见的将来,我们的危险才会降到最低。我说得对吗,少校?”
“说得很对!”秦川回答:“或许你可以来指挥这场战斗了!”
“不不,少校!”面包师赶忙回答:“我只是从您的布置猜到这些的,如果让我指挥……我想不用苏联人,我身边的这些家伙都会杀了我的!”
德军士兵们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或许秦川是从这支部队一步步升来的,又或许他们都是秦川生死与共的战友,所以秦川与他们在一起基本没有隔阂。
但在苏军那边并非如此了。
第417师师长切尔诺夫将战况如实向秋列涅夫报告,并建议道:“秋列涅夫同志,我建议等到天亮再进攻,这样我们坦克的优势才能得到发挥……”
“你知道等到天亮意味着什么吗?切尔诺夫同志!”秋列涅夫毫不客气的打断了切尔诺夫的话:“你难道不知道德国人占领的是我们的油田和炼油厂吗?等到天亮?不,那时德国人已经在炼油厂里装好炸药了做好引爆的准备了,他们们会把我们炼油厂的一切都炸成废墟!”
“恕我直言,秋列涅夫同志!”切尔诺夫回答:“如果德国人想这么做的话,他们现在已经在炼油厂里装好炸药了,这对结果不会有任何改变!”
切尔诺夫的想法当然是正确的,因为安装炸药不需要多少时间。
但这话对秋列涅夫大将来说却是不容许的,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向斯大林报告,任何一点时间的等待对秋列涅夫来说都是危险,也是折磨。
“所以我才要让你们用最快的速度!”秋列涅夫大吼道:“最快的速度,明白吗?在他们引爆炸药之前,或者在他们犹豫是否要炸毁炼油厂之前!”
“是,秋列涅夫同志!”切尔诺夫无奈的回答。
“把你们所有的坦克都派去,明白吗?”秋列涅夫大将下令:“他们是翻越高加索到这里的,没有多少反坦克装备,你们的坦克可以像踩死一只蟑螂一样辗碎他们。然后,再打电话来告诉我!”
“是,秋列涅夫同志!”
切尔诺夫放下电话,想了想,觉得秋列涅夫说的也有道理。
因为从第一次进攻来看,苏军在三十五辆坦克的掩护下已经突破了他们部份防线。
如果这一回投入更多的坦克……那么突破敌人防线并抢回炼油厂应该不是很大的问题。
同时切尔诺夫感到有些惋惜,坦克第52旅是外高加索方面军唯一一支坦克部队,它可能要在这场夜战损失惨重了。
不过切尔诺夫又认为算是这样如果能夺回炼油厂和油田还是值得的,于是沉默了一会儿把这个命令发布了下去。
甚至切尔诺夫还组织了一支突击队,这支突击队是由熟悉炼油厂地形或是在里面工作过的士兵组成,他们负责在苏军突破德军防线后用最快的速度攻进炼油厂并占领关键位置阻止德军爆破。
显然,苏军一直都对重新占领炼油厂抱有希望,包括切尔诺夫也是如此……他之所以建议天亮再进攻,并不是因为认为无法战胜德军,而是希望能以更小的代价占胜德军,反正德军没有援兵,苏军不急于一时。
然而,让切尔诺夫没想到的是,他要考虑的问题根本不是能不能夺回炼油厂也不是能不能战胜德军,而是能否在这场战斗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