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爆破
决战第三帝国 作者:远征士兵
“空军不能发挥点作用吗?”斯莱因校愤怒的咆哮起来:“让他们多派几架轰炸机,把铁轨全都炸掉!”
但这个说法很快得到了空军否定的答复:“抱歉,校,飞行员在烟雾甚至只能隐约的看到装甲列车,这还是依靠装甲列车烟囱里喷出的烟雾做到的,我们根本无法确定铁轨的位置。 ”
飞行员也有他们的无奈,尤其是苏联人在车站周围大量燃烧废旧轮胎,一股股黑烟直冲云宵,再加炮火、灰尘、烟雾弹之类的,算是在地面都很难看清目标别说天空快速飞行的轰炸机了……这也是德军飞行员之前误炸第21装甲师的原因之一。
“或许我们可以用炮火将它逼回去!”奥尔布里有些无奈的说。
“不!”秦川看了看四周,道:“或许我们不是把它逼回去,而应该把它调出来,确切的说是调动到某个位置!”
“什么意思?”斯莱因校问。
“校!”秦川说:“装甲列车会根据我们的进攻方向调整自己的位置,是吗?”
“当然!”斯莱因校说:“这是它难对付的地方!”
“看到那幢楼了吗?”秦川指着前方一幢像是职工宿舍的十几层高的楼,说道:“我在想,如果我们让它往北面倒塌了,它是否会压到铁路!”
“你是想把铁路堵?”奥尔布里校摇头说道:“算是这样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装甲列车依旧可以在其它路段行动并发挥作用。而且用不了多久,他们的工兵会清除那些障碍的!”
“不!”秦川说:“我指的不是这个……”
说着秦川指着地图说道:“我刚才观察了装甲列车的停靠点,在我们发起进攻时,它总是习惯于在这,这,还有这停下然后射击。而且我敢说,它下回还是会这么做,因为停在这些位置能尽可能大的发挥火力对我们造成尽可能大的杀伤!”
“可这又能怎么样?”奥尔布里问。
秦川指着其一点,说道:“如果它停在这里的话……距离那幢楼只有二十米!”
“你是想把它埋了?”斯莱因校不由瞪大了眼睛。
“可以这么说!”秦川点了点头。
奥尔布里校和斯莱因校交换了下眼神,然后点头表示同意。
计划很快实施了下去。
首先是要占领那废弃的大楼。
这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因为其也有苏军驻守,尤其是在高层……苏军在楼布署了机枪和迫击炮,居高临下的朝下方射击,楼下还布置了铁丝风、地雷等。
但德军要的并不是占领这幢大楼的全部,事实,他们只要攻下第一层可以了。
于是,当轰炸机又一次将装甲列车逼回掩体时,德军在坦克的掩护朝大楼发起了突袭。
一片迫击炮炮弹过去将铁丝炸得七零八落的,几辆“三”号坦克在机枪、火箭筒等密集的弹雨的掩护下缓缓朝大楼开去……
“轰”的一声,坦克朝大楼内打去一发炮弹,当场将里头用沙袋构筑防线驻守的苏军炸得一片惨叫。
然后并列机枪“哒哒哒”的朝楼房内一阵猛烈的扫射,打得楼房内水泥碎屑乱飞,紧接着是一队德军士兵踩着“之”字形飞快的跃进楼房内,随着一阵43的枪响,士兵们很快占领了一楼。
不过苏军并不担心这个,他们认为这不过是失去一楼而已,苏军在这幢十七层高的楼房里处处布下关卡重重设下陷阱,德军只能一层一层的往攻……而这也正是苏军所希望的,他们之所以还守在这里是因为得到拖延德军的命令。
这是叶廖缅科的命令。
应该说这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如果任由德军从左翼一路穿插下去的话,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段的顿河防线很快会崩溃,接着斯大林格勒会被德军从西、北、南三面包围(东面紧靠伏尔加河无法包围),这不是苏军愿意看到。
所以,叶廖缅科需要时间,确切的说是位于北面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需要时间集结部队和物资以阻止这个局面发生。
原本叶廖缅科应该将驻守在卡拉港的苏军全部撤回斯大林格勒防守,因为很明显卡拉守不住。
但是,为了为后续部队争取时间,叶廖缅科只能咬牙命令驻守在那的184师和192师坚守至最后一刻……叶廖缅科希望他们至少能利用卡拉的补给和城市及地形拖住德军五天左右的时间,为此叶廖缅科甚至不惜将原本用于防守斯大林格勒的“打击德国侵略者”号装甲列车调到了卡拉。
事实证明这个做法是正确的,因为装甲列车的确在卡拉发挥了作用。
但这个作用显然不会太久。
几队德军士兵猫着腰跑进了建筑,与之前的士兵不同的是,这几队是工兵,他们手里拿的是炸药、导爆线等。
进入建筑后,他们在工兵尉的指挥下将炸药安放在了北向的承重墙一方……这是为了能让建筑往北崩塌。
对于这些,工兵会解决得很好,德国做为一个工业国家平时少不了有类似的爆破作业,部队里当然也会有类似的人才。
这个工兵尉曾经在汉堡建筑公司负责工程爆破,斯莱因校跟他说完这次爆破需要达到的目的后,他满口应承下来:“这是个很简单的爆破工作,校,我一定能把它做好的!”
“很好!”斯莱因校点了点头,不过又有些不放心的说道:“你知道如果失败的话意味着什么吗?我们只有一次机会!”
“我知道,校!”尉回答:“我不会让您失望的,否则……我第一个抱着炸药包去对付那个大家伙!”
斯莱因拍了拍尉的肩膀,说道:“不管怎么样,做好你的事,这对我们很重要!”
“是,校!”
没过多久,一切都准备好了,斯莱因向候在另一边的德军士兵点了点头……是该把装甲列车引到这边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