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学业家事
重生的美丽人生 作者:一曲凌波
最近二端的生活有点忙,忙着应付小男生们的殷勤和爱情,也忙着去医馆看爷爷奶奶,以及开始跟着卫十学习制药。
卫十对于医术的态度还是十分严谨的,教二端学制药,首先给了她两本古籍。二端翻了翻大概是卫十从师父那里得来的药典,记录了常用的各种药材的性状以及药性。
幸好从小跟着姥爷学习古典文化,二端对繁体字不陌生,阅读没有障碍,这一点卫十大感满意。愈发觉得自己决定教干孙女儿学制药是个好主意。
卫十要求二端熟读两本药典,并且只能在来医馆的时候才能看书,是不能够把药典带出医馆的。也就是说这两本书不能脱离卫十的掌控范围。
对于干爷爷的紧张兮兮,二端也能够理解,连邢老大夫都没有得到真传的医术,一定是十分珍贵隐秘的。这里头的奥妙,相信随着她的深入学习也能够窥见一斑。
熟读药典的同时,二端还兼职做起了卫十的帮手,帮着他整理炮制药材。
理论知识当然是在实践中不断实践才能够变为真正的本事,卫十悉心教导二端,每整理一种药材,都要细细把这种药材的知识给二端讲清楚,并且还附带很多旁枝末节的要点。
不断启发二端举一反三,二端呢,触类旁通,对药材的认识不断加深。她自己都惊讶于自己在制药方面的天赋,好像真的很快就能够把干爷爷教的东西消化吸收。
随着学习的深入,她的兴趣也愈发地大。
二端这种学习的进步,卫十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他一直担心自己后继无人,却又不想把师傅的独门艺术随随便便就传给外人。
本来他还有个儿子,也从小带在身边悉心教导。
可世事无常,谁能想到一场变故,家破人亡之余,唯一的儿子也心灰意冷,遁入空门。
卫十当时也是沉浸在悲伤和失意之中,无暇顾及独子,等到他想寻找儿子的踪迹,发现已经找不到了。
这些年他一直也没有放弃打听儿子的下落,可都以失败告终。
后来也算是想开了,既然儿子不想再理会尘世间的俗事,他又何必去打扰他呢?就放孩子自由地去过他想过的日子吧。
现在二端这个干孙女儿,处处都得卫十青眼,又经过一段日子的观察,十分适合学艺术。卫十已经打定主意,把他毕生所学都倾囊相授。让二端做自己真正的传人。
然后每天看药典的二端又多了个新项目,就是每天拿银针扎一个铜制的人体模型。
这个针灸练习记忆穴位的传统办法,铜制模型里面灌了水,所有穴位的小孔都被蜡封住。二端只有扎对了穴位,才能让小孔流出水来。
这样周而复始的练习记忆,二端对穴位的掌握逐渐熟练,相信假以时日,就可以开始学习卫十的金针之术了。
周景林和楚睿云都赞同女儿学医,对于卫十对孩子的看重,也都十分感激。
他们夫妻二人想的比较实际,女孩儿嘛,学个医术挺好。将来做个医生,救死扶伤,不仅社会地位高,也十分的安稳。
父母亲对于女孩儿的要求不像男孩儿,女儿只要能安安稳稳幸福地生活就够了。不追求大富大贵,不追求事业有成。
奶奶为了感谢卫十对老伴儿的救治,以及对孙女儿的看重。临回梨树屯之前,还特意给卫十腌制了好几坛子她的秘制的酱菜。还承诺说吃完了就给他再送。
卫十对周家人的观感十分的好,知理感恩。从不觉得别人对自己好是理所应当的,反而对这份好,心存感恩。
不卑不亢的姿态更是难得,卫十多少能理解为什么二端这个小丫头是这样的性子。大概也只有在这样的家庭里,才能养出这么懂事的孩子。
姥爷再得知二端开始跟卫十学习医术之后,还给二端推荐了一些古典读物,帮助孩子加深学习。
姥爷之前在大学任教的事情,因为和徐家的摩擦差点告吹了。后来因为事情出现了转机,徐家风头暗淡,任教的事情还是顺利落实了。
搁浅的购房计划,再次提上日程。
这回干脆就连爷爷奶奶也考虑到了,二端家的院子在中间,左右,一边是姥姥姥爷的院子,一边是爷爷奶奶的院子。
这样老人家有自己的空间,小辈儿还能随时看顾照应。
房子到手之后,一家人还特意去参观了一下,七嘴八舌地提供修整的意见。
二端最来劲,把后世的经验全给爸爸叨叨了一遍。
周景林一边听,一边拿小本儿记下来。不断地觉得女儿的想法实在高,实在妙。觉得这些东西完全可以运用到他的工程上面。
父女俩越聊越投机,二端对自己亲爹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滔滔不绝地把未来装修装潢房子的那些先进的经验,能想起来的都给爸爸说了说。
然后父女俩决定先拿自家的院子练练手,装一个他们合计出来的现代化家居。
二端暗自欣喜,终于可以装抽水马桶了,还可以在房间里装地板了。墙壁也可以不再是白白的那么单调,贴点墙纸多符合她小资的情怀呀。
二端还想着改良一下厨房,让妈妈下厨房的时候更便利更干净。
总之借着这个机会,她和爸爸准备把古朴的院落保持原样,但是里面又是现代化的芯儿。
由于工程还挺浩大,爸爸组织了不少人忙活新房子的装修。想着一定要在过年之前把房子装修好,这样就能在新房里面过年了。
嘟嘟还对于家里没有买楼房表示了疑惑,因为他的同学不少家里都住楼房,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为什么他们家不买楼房啊?
二端想了想,觉得也没法给年幼的弟弟解释,再过二十年,能在城市里住上大院子的平房的人那都是有头有脸有地位的土豪啊。
只能告诉弟弟,住楼房就不能随时随地跑出来玩啦。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岁数大了,上下楼梯也不方便呀。
嘟嘟倒是个听劝的孩子,本身他也不觉得楼房比平房好多少,听姐姐这么说,也就愉快地接受了自家新房子还是平房事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