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分段阅读_第 10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 作者:拉棉花糖的兔子

    而他呢, 不管是躺着睡觉, 站着练功,最熟悉的就是师哥的声音。也是这么听着入的门,大师兄就如同半师啊, 他上地听活,练好了后都是给师哥听一遍,再去师父面前使。

    也正是这相处的时光,让孟老爷子愿意站出来耍一回流氓。

    那些“反对派”服软后,和着许多相声界的同仁,来了孟家一回,这是要见证齐涉江补上仪式。

    齐涉江老早就到了孟家,孟老爷子正闭着眼,听他说一段单口。

    这样的场合,齐涉江的两个弟子莫声、齐乐阳当然也在场,他们都跟着孟静远一起在外面知客。

    有打外边来,先在院门口和孟静远寒暄几句,孟静远要介绍,“这是我师叔的两位弟子。师弟,带客人到后头去。”

    于是来客又和莫声、齐乐阳打个招呼。

    原本这是孟家的好意,徒弟给师父干活是应该的,还能露个脸。

    可他俩辈分也跟着高上去了啊,于是全程俩人都很惊恐。

    “师叔好。”来一个叫师叔的,一看脸,知名相声演员某某。

    “师弟好啊。”这是叫师弟的,客气得很,人家某年好像上过春晚。

    “师爷。”这个辈分更低,名气是不如前两个,可是,好嘛,这他们校长的朋友啊,上学校讲过课……

    之前已经知道自己辈分高了,也被孟静远吓过一回,但今天的场面太大了,来的人又多,可不又让他俩陷入了恐慌。

    他俩做了好久心理建设,才平心静气,把客人带到后院去。这是老孟家的老宅子了,传统样式的四合院。

    孟老爷子就是坐在门廊处的椅子上,齐涉江则在台阶下,院子里说他那段单口。今天他给老爷子说的是《宋公案》,这讲的是南宋法医鼻祖宋慈的故事,颇为惊险。

    从前,也是齐涉江的拿手绝活之一,那时候百姓爱听这个,还有大户专门请去做堂会,也就是上人家里专门讲这个。

    来了的人都不敢打搅,默默站在院子一角,垂手而立,也不敢找地儿乱坐。

    能进来的,都是相声门有头有脸的艺人,不乏世家出身,齐涉江使的是什么,他们听一耳朵就知道。

    “万古纲常担上肩,脊梁硬对皇天。人生芳秽有千载,世上荣枯无百年!”齐涉江先念的定场诗,念罢了,“啪”一下将醒木拍在桌上。

    这首定场诗一念,在场的前辈表情各异,但内心所想的意思是差不多的。

    好功力!

    都是行家了,只听这几句话,气息连绵,气口好,齐涉江掌控自己声音的能力、张力,展露无遗。

    闭着眼睛的孟老爷子更是浑身一颤,缓缓睁开了眼,深深看着齐涉江。

    ……

    随着人来的越来越多,时间差不多,齐涉江也收了口,停在一段处。

    “开始吧。”孟老爷子轻声道。

    将祖师爷牌位和师父牌位请出来,齐涉江要在这里磕头补上摆枝仪式。

    他心底是有些哭笑不得的,自己拜自己啊,这算什么。

    那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他也只能认了,好歹还是拜的自己,实则为一人,让他认旁人可受不了。

    相声门认的祖师爷是东方朔,这个不是收徒传代的那种开山祖师,而是相声艺人自认了这么一位幽默机智有口才,符合相声特点的古代名士做祖师爷。就像裁缝拜轩辕氏当祖师爷,或是李唐皇室认太上老君当祖上,借人家名儿。

    齐涉江给祖师爷和自个儿行了礼。

    礼成后,诸位见证人都鼓起掌来,无论之前是支持还是不支持,既然已经认了,就得拿出点大气来。

    这时候,孟老爷子拿出一个盒子来,将盒子打开,露出一块颇有年头的红木醒木,上头雕着莲花纹,侧边上刻了四个字,曼倩遗风。

    曼倩就是东方朔的号,曼倩遗风便是对相声艺人极大的夸奖。

    在场人看到这醒木,尤其是孟家一系的,眼睛都不由自主睁大了一些。

    这块醒木,是当年孟老爷子的师父行艺时,一位欣赏他艺术的大作家送的,老先生视若珍宝,那位大作家在华夏大名鼎鼎,是名留文学史的人物。

    醒木后来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