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分段阅读_第 3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我在秦末送快递 作者:北徙君

    “好嘞,要几匹?”

    许钦想了一下,从温县县衙里借马终究不是长远之计,这次跑长途的十二匹马,他都得从这里购置才好,于是用手比划了一下:“十二匹,马贾看在数量的份上,总价给我便宜点吧。”

    经过了一番讨价还价,最后许钦终于以自己满意的心理价位从这位东胡马商那购入了十二匹品相中等的马,马商还用极其便宜的雇佣价钱给他们派了一位赶马回温县的小哥,只要许钦说一声,便可以立刻启程。

    许钦却不急着马上走,他好不容易出一趟远门,心里还记挂着系统给他的设置快递分点的任务。这次路途还是比较顺畅的,适合开发成一条新邮路,只是琅琊县和温县几乎没什么联系,这快递单子开发不起来。

    “阿买,你说我如果在琅琊县设个镖局的驿站如何啊?”许钦询问陈买的意见。

    “这里风景好,县城也热闹,挺好的。”陈买老实回答。

    “可是我们温县好像没人想往这边寄东西,你说这里有什么东西可以给温县人介绍介绍,让他们往这里寄送回去的呢?”许钦犯愁道,“没有东西寄,那驿站就是开了也白搭。”

    陈买只略微思索片刻,就马上说道:“这有何难?给他们寄海鲜啊。”

    作者有话要说:  许钦:阿买真棒,你简直是秦代王卫

    陈买:啥?????????

    多年以后知道真相

    陈买:所以为什么我就是个王卫?

    许钦:因为秦代马云必须是我啊,嘿嘿嘿

    第16章 卖海鲜

    陈买一句“寄海鲜”打开了许钦的思路。确实青岛最出名的就是海鲜。《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鱼盐”,说明这块地方自古就水产富饶,并且产海盐。

    秦代内陆人民最常食用的鱼类便是鲤鱼,很难食用到海鲜。以古代的运输速度,十天半个月运到家中,有没有冰箱冷藏,海鲜都要变成海臭了。

    虽然冰鉴周朝就有了,许钦也能照着博物馆里见过的文物画出图样来,但冰块的保存却非常不易,要皇室冬天采冰藏在冰窖里,夏天才能取用,普通老百姓根本用不起冰。

    不能鲜着运,那只有两种办法:晒成干货,用盐和酒糟腌制。

    说干就干,许钦带着陈买先去海市上逛了一圈,因为许钦自己是现代人的口味,就让陈买先尝尝,觉得好吃的许钦就在缯帛上画下来,准备做成产品手册带回去推广。

    为了能够挑对海鲜,许钦还花了点经验值搜索了一些相关的文章。能晒成的干的海鲜主要是一些贝类,汉代开始就有一些权贵喜食贝类的记载,《后汉书》中更是将“南蛎北鳆”列为美味。

    南蛎的蛎指的就是蛤蜊,其中青岛特产是花蛤。我国现存最早的一本农事历书《夏小正》里就提道:“雀入于海为蛤。”古人认为雀鸟在九月飞入海中,就能化为蛤,其中被叫做历的是百岁燕所化,也就是花蛤。

    花蛤一般可以在海滩上挖到,白壳紫唇,有的壳上有花纹,取出肉煮熟后在沙滩上晒干,就成了花蛤干。

    北鳆指的是一种现代讲起来也是究极美味的贝壳——鲍鱼。虽然秦始皇死后就是被藏在鲍鱼车中,但那个时候的鲍鱼指的是咸鱼,所以会发臭,而现代所说的鲍鱼在秦汉时期被叫做鳆鱼。

    史载王莽、曹cāo、孙权都喜食鳆鱼,到了南北朝的时候价格更是一路飙高,因为“江南无鳆鱼”,一枚鳆鱼竟然需要花费千钱。说明至少南北朝之前,鳆鱼还是济州半岛沿海才有的特产,琅琊县正好也在它的产地之内。

    且不论王莽他们是怎么吃到鳆鱼的,许钦只能也将鲍鱼晒干。

    此外还有扇贝、蛏子、海瓜子等各色贝壳,能晒成贝干的通通晒干,带回去无论煮熟了吃还是熬汤吃都十分鲜美。

    至于鱼类的处理方法就更多了,晒成鱼干、做成咸鱼或者用酒糟制成酒糟鱼装在罐子里带着都可以。

    许钦很喜欢吃的皮皮虾,上面撒点盐晒干,也可以带点回去。最后许钦各色海鲜的干制品都买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