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第1448章 印度攻略—提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宗明天下 作者:七帅

    “臣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同知蓝珍,见过陛下。 ”

    “臣五军都督府右都督同知李景隆,见过陛下。”

    “臣礼部尚书黄淮,见过陛下。”

    “臣户部尚书练子宁,见过陛下。”

    “臣督察院右副都御使萧涌,见过陛下。”

    “臣督察院右佥都御史张无忌,见过陛下。”

    ……

    数名大臣在允熥身前行礼说道。

    “诸位爱卿平身。”允熥笑着说道。

    “多谢陛下。”数人又行了一礼,在早已摆放好的椅子坐下。但也没有坐实。蓝珍侧头扫了一眼,见到六位皇子坐在一旁,也不惊讶,只是快速略过六位皇子的脸,观察了一番他们的表情。

    “朕今日召见诸位爱卿,是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要与诸位爱卿说。朕打算出兵,攻打印度。”允熥完全不废话,直接说道。

    在场众人并不吃惊。允熥对印度有想法在京城的官员圈子里可以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早在很多年之前,还在同帖木儿汗国交战前,他派人去印度探索(指张碳),还派出水师确定航路,鼓励商人去印度做生意,凡是对外交有所关注的人都能猜到。

    而且他们也都知道印度的现状。印度此时并不处于统一状态,而是大分裂。印度南部还好些,有一个维贾亚纳加尔王国基本统一了南印度,但北部地区纷乱不堪。原来统治北印度的德里苏丹国本逐渐衰弱,分裂出巴赫马尼苏丹国,洪武三十一年帖木儿又带兵攻打德里,使得这个国家彻底分裂,互相之间征战不休;更兼帖木儿汗国分裂后旁遮普邦的总督也自立为苏丹,局势更乱了。

    不过这对大明攻打印度来说是好事。印度越乱,大明进兵越容易。也因此,虽然下层官多有反对的,但允熥提拔的朝廷层的官认为攻打印度的财政开支不会很大,还在承受范围内,一直没有进谏过。

    “陛下,从建业七年至今,国库每年都有所盈余,可以支撑出兵印度。但臣以为,陛下还是不要派兵多了。国库虽有盈余,但有备无患,还是不要都用尽了才好。”练子宁首先发言。

    听到练子宁的话,蓝珍、李景隆等松了口气。虽然他们知道国库有盈余,也知道层官的态度,但不亲耳听到练子宁表态总是不放心。毕竟户部是管钱的,若是户部不配合,一切休提。

    “练卿放心,朕不会出兵太多,至多五万兵马。”允熥笑道。

    “陛下,攻打印度,五万兵马恐怕不够。”蓝珍不由得说道。算印度再乱,五万人马再精锐,想要征服印度也不够。除非,陛下的心思只是占领印度东部小部分地区。想到这里,蓝珍不由得起了劝谏之心。若是这次只夺取小部分地区,他即使做了主帅立下的功劳也不显赫;而下次攻打印度至少还要再过五六年,到时候他五十多了,已经不适合带兵征伐印度这么远的地方了,毕竟新生代的将领也在成长。他一定要劝得陛下答应多派军队攻打印度,而且以他为主帅,让他立下堪徐晖祖在西域的功劳。

    可在他出言前,允熥说道:“蓝卿,朕可不是只派五万兵马,而是朝廷,只派五万兵马。”

    “陛下的意思是,让南洋藩国出兵?”李景隆说道。

    “当然要他们出兵。他们距离印度朝廷要近得多,朝廷有事出兵,他们岂有不协助之理?不仅是藩国,暹罗等番国也要出兵。黄卿,十八日朝之后,你与傅安商议一番,派出使者出使南洋暹罗等番国,让他们出兵协助。”

    “是,臣遵旨。”黄淮答应道。

    “另外,朕还要在印度加封几位藩王,这些藩王也会带领部分兵马前去。他们的兵马虽然也是从原带去,但不算在朝廷出动的五万人马之内。”允熥又道。

    蓝珍、李景隆等人松了口气。朝廷五万人马,南洋藩国每个平均按一万人算,岷藩、越藩、宋藩、苏藩、洛藩、蒲藩,六个藩国也是六万人马,这是十一万人马。还不知陛下要在印度加封几个藩王,可印度这么大,少说也得五个王爷吧,每个王爷按一万人马算,再加番国之兵,至少二十万人马。差不多也够了。据说印度人从来没有打过胜仗,北方和西方的国家想打打,打则必胜,二十万人马足够了。

    “蓝珍,你从直卫挑选五个卫,再从其他京城卫所挑选两个,备朕检阅。”允熥又吩咐道。

    “是,臣遵旨。”蓝珍答应。

    “另外,从全国的卫所招募愿意去印度之兵。将来封到印度的藩王之兵自然要留在印度,许多将士恐怕不愿去。先招募自己愿意去的人,若是不够,再调派兵马。”允熥又吩咐道。

    “陛下,要招募多少人?”李景隆问道。

    “有多少招募多少。不怕人多,只怕不够。”允熥回答。算愿意去印度的人远远超过他的想象,他也会将这些人全部送到印度。

    “黄卿,你再准备一件事。准备出兵攻打印度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朝廷还罢了,出动的人马不多,准备1容易一些;各藩国国小,想要筹备兵马钱粮至少也要半年,甚至到年底再出兵也平常。朕打算召见各藩国藩王入京,商议此事。”

    “另外,黄卿,朕记得,蒲藩之土已经向北到了一个叫做克拉地峡的地方,朕可记对了?”

    “陛下所言不错。去年十一月接到蒲王殿下之奏折,言称已北夺取克拉地峡。但暹罗认为此地乃是其国之土,向朝廷表请求陛下命蒲王殿下退出该地。臣记得今年暹罗使者来京也是为此事。”

    ‘怪不得朕等暹罗使者说完套话后让他下去,他的表情那么委屈,原来是有事求朕。’允熥一边想着,一边说道:“既然暹罗认为克拉地峡是其国之土,那分作两半各一半罢了。不过,他得到一半的土地,还要为朕做一件事情。修建克拉地峡运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