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勾心斗角的朝廷
六月的北京城,异常的炎热。被烈日炙烤了一天的东朝房,又闷又燥,让人忍不住地想发脾气。
辅政大臣索尼,看了豫亲王多尼的奏折,默然不语,转手将奏折递给了礼部尚书图海和兵部尚书佟六十。
二人看了之后,也陷入了沉思。
孟养城的多尼,本是奉朝廷密令,暗中监视缅中。缅中和南洋已经连在一起,称王的条件全部齐备。多尼本以为,曹继武会留下来称王。哪知他却突然从蒲甘城,返回了孟养城。
曹继武离开缅中,表明一种态度,他向大清屈服了。
这一意外之举,令多尼手足无措。身为大清豫亲王,处置缅中一切事务,多尼拥有便宜之权。但曹继武不是软柿子,他留在南洋和缅中的那些弟兄,都不是善茬。多尼不敢惹火烧身,于是将球踢给了朝廷。
如果曹继武没有屈服,那事情就好办多了。大清直接扣上反叛的名分,让吴三桂出力就行了。可是如今人家曹继武屈服了,这事反而难办了。
如果对曹继武处理不当,南洋和缅中那帮人,定然闹事。大清刚刚平定天下,如今的形势,需要尽快稳定下来。只有稳定,才能保住胜利的果实。如果南洋和缅中闹腾起来,天下响应的人马,一定不在少数。毕竟大清身为外来户,情怀不占任何优势。
但是如果给了曹继武响当当的名分,那他就能名正言顺地进入大清的核心,参与大清的国事。到手的利益,有谁愿意去分享呢?
大清是满人的,目前的局势,一个汉人插足进来,他们绝对容忍不了。
索尼、鳌拜等人,就是因为反对顺治的汉化改革,所以才伙同庄妃,逼迫皇帝出家。如果曹继武来了,改革一定势在必行。
图海因为儿子的关系,同情曹继武。但这牵涉到族人的利益,图海不敢夹带个人感情。
佟六十自然是心向曹继武的,然而目前的他,在大清核心中,话语权不重。他属于外戚,在历朝历代当中,都是一个敏感的身份。皇帝还小,佟六十任何一句差错,都可能导致佟家的灭顶之灾。
索尼害怕国事不宁,图海是不便多言,佟六十则是小心翼翼,所以豫亲王的奏折,在三个人手里转来转去,谁也没有说一句话。
正在三人犹豫之时,一串沉重而急躁的脚步声传来。‘咚咚咚’——
带着目空一切的霸道。整个朝廷当中,有这种脚步声的,只有一人,三人心照不宣地相互看了一眼。
‘砰’——
与其说大门是推开的,还不如说是撞开的。
他娘的,这老小子,还是这副驴脾性!索尼心中暗骂了一句,将奏折递给了鳌拜。
奏折还没读完,鳌拜一看到曹继武离开了缅中,立即叫道:“曹继武这犊子,就是一个妖异,绝对留他不得,否则将来咱们大清,一定不得安宁。立即派甲弑营做了他,免得后患无穷!”
索尼一拍桌子,瞪了鳌拜一眼:“胡闹!”
鳌拜老大不服气,冲索尼嚷嚷道:“不就是南洋和缅中那些南蛮吗?只要大清存在,南蛮永远都不会心服,早晚都要反叛。既然这样,不如就先下手为强,先杀了他们的杠把子曹继武,再将他们一扫而光!”
曹继武主动将这么大的疆土,纳入大清的版图,这就说明他志在天下。索尼和鳌拜防的,就是曹继武这一点。然而南洋和缅中,毕竟是曹继武打下的基础。对曹继武任何一项不当的处置,都会引来南洋和缅中的折腾。
在鳌拜眼里,南洋和缅中那点人马,简直不值得一提。然而老练的索尼,却不像鳌拜这么粗蠢。儿子索图,曾经给索尼,详细地介绍过南洋的事情。
南洋纵横万里,缅中也有两千余里的疆土,能打下这么大地盘的部队,绝对不是鳌拜眼里的一文不值。前线豫亲王多尼,把球回踢给朝廷,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鳌拜没有亲临前线,又没有远见卓识,索尼知道光凭嘴,是说服不了他的,于是给图海递了个眼色。
图海咳嗽一声,上前指了指奏折中的一行字,提醒鳌拜道:“你家老三,还在缅中,你不想要儿子了?”
鳌拜闻言,大吃一惊。
果然奏折中,多尼特意强调了,二金仍然在缅中坐镇。这是曹继武留的后手,就是防止大清出幺蛾子。杀了曹继武,缅中一定会拿二金来要挟大清,给鳌拜直观的感觉就是,稍有不慎,这儿子就没有了。
鳌拜气得吹胡子瞪眼的,捽了奏折,一把甩出了很远,愤愤地骂道:“多尼这个瘪犊子,跑到前线,难道只知道拉稀?”
曹继武想法妖异,又属于汉人,所以绝对不能让他,进入大清的核心。然而他在南洋和缅中,已经扎下了牢固的根基。对于鳌拜来说,牵涉到自己的儿子,他也不敢胡来。
很显然,二金留在缅中,等的就是大清的名分。缅中一旦得到名分,大清就不能胡来了,否则就是背信弃义。只要名分一到,二金就会离开缅中。然而在给缅中名分之前,必须先给曹继武名分。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鳌拜没了主意,拿眼睛瞪着索尼。
索尼也没有太好的主意,拿眼睛瞟图海。
图海也没主意,然而佟六十低头避过了他的目光。
见图海的目光回到了自己这里,鳌拜很不高兴:“你家老二,也在那里跟着捣乱,看我干什么?”
图海琢磨了半天,对索尼道:“名分可以不给,但人不可以杀。”
图海说的隐晦,但索尼很清楚。他两手一摊,疑惑地看着图海:“缅中可是曹继武指挥打下来的,这绕过老大,给小弟名分,与理也说不通啊!”
图海捋须想了想,对索尼道:“要说通这个理,简直是不可能的。不如找个恰当的时机,给他来个冷处理?”
这冷处理,是有先例的。当年打下南洋之时,所有的人都有封号,就曹继武没有。
然而当今时势不同了,如今的曹继武,已经成了各方的焦点。吴三桂、尚可喜和朝廷当中的许多人,都在瞪着大眼,看着朝廷,到底是怎么对待曹继武的。这其中牵涉影响最大的,就是吴三桂。
曹继武没有名分,那他吴三桂,自然也没有理由要名分。一旦吴三桂闹起来,对大清来说,这可是要命的。所以对于曹继武的冷处理,这个恰当的时机,还是在吴三桂这里。
于是图海给索尼出主意:
吴三桂刚刚杀了永历帝,可以利用儒家理学大师,在这方面做文章,令他吴三桂处于名望的不利地步。趁此机会,裁撤平西王的部队。如果他老实照办,大清再来做人情,给他开藩设府的名分。这样给了吴三桂甜头,同时也削弱他的实力。
借此机会,给予洋妖队在缅中的名分。有云南牵制缅中,再给曹继武来个冷处理,事情就不会再出乱子。
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裁撤西南经略使行辕,将洪承畴调回京师。毕竟天下大势已定,留洪承畴在云南,不是万全之策。洪承畴、吴三桂和曹继武三人,一旦走在了一起,那对大清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
西南经略使行署的巨大功绩,确立了洪承畴开清第一功臣的地位。这令所有的满人大臣,都觉得如鲠在喉。
图海的计谋,如果能够成功,那就架空了洪承畴,削弱了吴三桂,冷落了曹继武,可以说是一举三得。鳌拜拍手叫好,索尼也甚为满意,佟六十仍然一言不发。
洪承畴没有根基,比较好办。索尼和鳌拜鼓捣半天,决定给洪承畴,安个太子太保的虚衔,裁撤西南经略使行署。二人联手,签了多尼的奏折,令他原地待命,等待时机。
同时鳌拜派心腹洛洛,前去翰林院,鼓动那些酸腐,利用仁义道德,大造声势,修理吴三桂。索尼也派心腹麻吉,前往云南,装模作样地慰问吴三桂。
在图海和佟六十的帮助下,两个执牛耳的辅政大臣,终于导通了一番政务。正当四人要离开东朝房之时,镶黄旗都统穆马的奏折来了。
自从和李定国分开之后,李来亨一直在川楚之地,打击大清后方。由于爱星阿和图敏的正黄旗,被调往了云南,穆马的镶黄旗主力,兵力不占优势,一直被李来亨牵着鼻子走。
如今大明已经彻底灭亡,目前大清境内,只有大顺余部李来亨,还在坚持。所以穆马要求朝廷增派兵力,打赢顺清之间的最后一仗。
鳌拜看完奏折,立即要亲自提兵,助穆马消灭李来亨。
然而如今鳌拜是辅政大臣,只能坐镇京师。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八旗军的损失,也是相当惨重。李来亨在大顺军当中,本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索尼不愿为了他,赔上众多八旗将士的性命,于是决定让川督李国英和湖广巡抚张庚,去夹击李来亨。
毕竟汉人打汉人,满清朝廷,坐享其成就得了,犯不着卖那番力气。
李国英本是左良玉的部将,投降大清做了四川总督。这家伙对满清占据四川,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鳌拜骨子里,根本看不起投降的人物,本来李国英打仗,也是相当的拉稀。
而湖广巡抚张庚,更是一介书生,他靠着哈尼的竭力推荐,才做了巡抚。索尼竟然把军国大事,交给了一个拉稀和一个书呆子,鳌拜暗笑他是个老糊涂蛋。
毕竟在打仗方面,索尼远远比不上鳌拜。索尼却是辅政大臣之首,到时候鳌拜要看他笑话,所以当面也不给他点破。
然而和李来亨的对决,这是顺清之间的最后一战,同时也是满汉之间的最后一战。其意义重大,关乎着满清的颜面,不容有失。因此鳌拜暗中命令图海,集结部队,等拉稀和书呆子抱头鼠窜之时,由八旗主力收拾残局,以向天下人昭示,大清正式接管大明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