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第二百一十四章 良方苦口利于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今年的这个季节,似乎真的就是一个多事之秋。诸侯们祭拜完高庙之后,此次长安觐见的行程已经结束,按每年的惯例,已经可以准备行程,陛辞以后,就能回转各自封地了。

    然而,今年不同,没有一个人急着离开长安。

    十几个诸侯因为“酎金不敬”的原因,被夺去了封爵。这件事,让所有的诸侯王都明白了未央宫的决心和手段。这是一位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又是一位雄心勃勃的皇帝,任何微小的过错,如果被他抓住,有可能就会做一篇大文章。

    传说中不久就会正式公布天下的“推恩令”,更是让王爷们忐忑不安。谁都不是傻子,皇帝打着惠泽所有刘氏子弟的名号所制定的这条法令,到底居心何在,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知道归知道,怨恨归怨恨,可是,有苦难言,没有人敢于出头抗拒。哪一个诸侯王都不是只有一个儿子,如果公然反对“推恩令”的话,后果可想而知。

    不遵朝廷法令的罪名还是轻的,最可怕的是,众叛亲离,王府众公子间发生内斗,那就彻底完了!

    给皇帝出这个主意的人,真是该千刀万剐啊!上朝的时候,远远看着老神在在的坐在朝堂次席位置的年幼尚书令大人,一些诸侯心中的恨意滔天,真恨不得一拥而上,群起而歼之。

    然而,这样的想象也只是想象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朝廷官员开始明白,尚书令这个官位,到底职权有多大!

    丞相田玢虽然还是坐在那第一个位子上,但他每次临朝的时候,除了皇帝的特别问话以外,闭目养神,好像已经成了他的常态。

    素日里依附在田玢势力下的许多低层官员,心中已经开始有许多想法。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世态常情,须怨不得谁。

    不过,也有许多官员,依然阿附不变,他们都是对这位武安侯了解很深的人。大山大泽有毒蛇,在外部环境不利的时候,它们会盘起身子深深的潜伏起来,阴冷的观察着外面的世界。一旦有隙可乘,就会闪电出击,绝不留情。

    丞相被闲置了起来,御史大夫和九卿的职责倒是没有什么变动,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不过,皇帝的意志已经高于一切。从前大家坐而论道,决议朝政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大多数时候改成了天子意思直接传达给九卿各部执行,如果有不同的想法可以再提,如果没有意见,照办就是。

    而负责传达天子意志的部门,就是尚书台。朝廷发布的很多诏令,这些品级虽低职位却重要的年轻面孔,既是最先的参与制定者,又是传达和执行者。这样的显赫地位,令人艳羡。

    已经没有人敢小觑他们,即便是朝中亲王也不行。因为,他们背后站着的,是当今天子!

    与忧心忡忡“推恩令”的具体内容相比,另一件事,却是诸侯们不得不留在长安的主要原因。

    窦太后已经病得很重,很有可能,熬不过这个秋天了。虽然宫中封锁着消息,并没有明确宣布,但诸侯王们自然都有自己得知消息的来源。

    如果窦太后一旦故去,那就是国葬之礼,天下所有刘姓诸侯都是必须要来长安参加葬礼的。与其走到半路上再返回来,还不如在长安多待些日子,静以待变。

    在这样的局面下,关于前段时间,有传闻淮南王刘安与长乐侯元召之间发生的冲突,就显得有些无关紧要了。

    不过,皇帝刘彻倒是好像对这个传闻很感兴趣,特意诏元召进宫,旁敲侧击的问了一番。这样的对话当然很私密,不会有只言片语传出来,外人自然也就不知道他们到底谈了些什么。

    问话完毕,元召一路出宫,沿途门禁的羽林军侍卫纷纷对他示意打招呼,他一边笑着回应,一边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悄悄擦去了额头的冷汗。

    在刘彻那意味深长的笑容里,他相信西凤卫的人早已报告过结果。既然已经知道了此事,还要问自己,背后深藏的玄机就值得回味了。好在,整件事中自己与淮南王并没有什么不可见人的交易,也不怕他多想。

    唯一让他心虚的当然还是与刘姝的关系。不过,他相信她不会把这样的事随便告诉别人的,这位郡主不是普通的世间女子可比,这一点,从那日她病榻上醒来后的眼神里,元召早已经明白。

    刘姝的病,其实就是因为淋雨引起的重风寒。这种后世称之为“重感冒”的病,喝点药就会好了。可是在这个时代,医疗知识缺乏,引起持续高烧不退后,极有可能就会因此而丧命。

    简单的把过脉后,按照元召的吩咐,王府侍女细心的煎好了他配置好的草药,给郡主一点点的喂下去。头脑昏昏沉沉的刘姝眉头紧紧皱着,想来是非常苦涩难喝。

    淮南王一直在旁边瞪眼看着,虽然依旧脸色冰冷,但心中却是在忐忑不安的暗暗祈祷“但愿这小子的法子管用!苍天保佑,让我的姝儿安然无恙的渡过这次难关。”

    元召现在面对刘安,总是觉得有些尴尬的。在保证可以尽快让刘姝康复后,又仔细的叮嘱了按时辰服药,以及服药后的注意事项,就找了个借口告辞回府了。

    元召的药,果然有奇效。午后时分,刘姝就清醒来了。虽然还是有些身子沉重,但高烧终于退下去了。

    淮南王得到通报,大喜!他涉猎古书百科,也粗通药理,知道风寒侵邪症只要退烧,那就是在慢慢的好起来了。不由在心中暗赞了元召一句“小子医术果然了得!”

    元召在夜幕阑珊的时候,又来看了一次,把脉的时候,见脉象虽弱,已经渐趋平稳,他点了点头,随口吩咐旁边的侍女,先不要让郡主进食,多喝些水即可。

    回头之际,却见一双秋水般的明眸,在静静的看着自己的脸,脸色苍白如雪。

    元召大窘迫,连忙侧脸,不敢和她对视,简直有些手足无措之感。这个大了他六七岁的女子,如同长姐一般,而自己却对她……。

    “小色胚!我不会放过你的……。”

    在元召第三次去淮南王府,给刘姝复诊,确定侵体风寒已经褪尽,无大恙,可以进食慢慢调养后,起身告辞之际,身体还很虚弱的女子撑起身子,在他耳边轻轻的说了这一句话。

    轻嗔薄怒的表情里,元召不敢细思深藏的内容,放下配好的草药,落荒而逃。

    想起来就有些头大,这是自己捡了个烫手的山药啊!扔不得碰不得。元召这些天也没有想好到底怎么办。

    他终究还不是真正的汉朝人,内心深处从后世带来的人格平等,是烙在骨子里的。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和理由,一个女子的清白身子毁在自己手上,道德的自律让他深愧于心。

    可是,对方是淮南王的女儿啊……如果刘安继续野心不灭,不出三五年时间,身死国灭是绝对可以确定的事。

    夜凉如水,暗影深沉,已经快二更天了,元召房中的灯还亮着。最近小侯爷有些奇怪啊,总是熬夜也不知道在干些什么。朝廷的那个官真不是个好差事,害得小侯爷连和她们说话聊天的时候都减少了许多,这让冷雪冷霜姐妹心中怨念深深。

    熬了一晚上的莲子粥,火候正好,这是小侯爷最喜欢喝的,姐妹双姝一人掌灯,一人托了小瓷罐,清粥小菜,简单几样,给元召送来,算是加餐。

    与在暗影中巡守的元十一打个招呼,进到小侯爷房内时,却见他正皱紧了眉头,俯身案上,在一张灰白卷帛间勾勾画画,十分认真的样子。

    闻到一阵粥香袭来,回头见是她们姐妹,元召掷笔于案上,苦笑着揉了揉额头,凭着记忆画这些东西太费脑子了。

    “好香啊!正感有些饿肚子,你们就送来了,莫非你们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多谢,哈哈!”

    虽然名义上是主仆,但元召从来不把她们当仆从对待,如同一家人的姐妹一般,开玩笑很随便。不仅是她们,长乐侯府中的所有人,都知道小侯爷的这种心性,所以府中氛围令人倍感亲切。

    “小侯爷啊,那你可要趁热多吃点呢。是姐姐守着火慢慢熬的,我却没有那些耐心,要谢就谢姐姐吧!嘻嘻。”

    冷雪远比姐姐性格活泼调皮的多,一面手脚轻快的把小盏小碗摆开在案上,伺候元召擦过手。一面嘻嘻哈哈说笑着。

    香甜的莲子碧荷粥,鲜调的青绿小菜,元召食欲大振,在她们的碎碎念中,不一会的功夫就一扫而光了。

    “小侯爷,你这是作的画吗?我怎么一点都看不懂啊?”

    说话的是姐姐冷霜,她见元召的书案上十分凌乱,打算替他收拾一下,随意看了几眼他刚才伏案在勾画的东西,却是看不出那到底是画的什么。

    “这不是画,是地图,确切的说是海图。呵呵,为了这卷东西,这几晚可把你家侯爷我累坏了!”

    元召起身来到所画的简图前,目光灼灼,用笔把那大海中的某个地方重重的圈了出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