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离火丹宗
一连月余,温玄玉一直留在七星岛,囡囡她们的作用非常显著,流萤现在总不会对温玄玉横眉冷对了。
赖在流萤住处,享受难得的平静和温馨,时而抽出一点时间巩固修为,境界也已经稳定下来。
可他脑海里却经常闪过紫烟、蓝馨和盈若的身影,只觉得千头万绪,不知何时才能让她们也回到自己身边。
这一日,温玄玉出关,决定外出,要带走囡囡和辰儿。
流萤非常不舍,她自幼便非常孤单,月如晦为了寻找能修炼噬炎诀的弟子,常年在外,三个师兄的年龄都比她大不少,更像长辈,不可能陪着她玩。
这段时间她有囡囡和辰儿陪着,虽然旁边有个讨人厌又撵不走的温玄玉,但还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温玄玉调笑道:“师妹放心,师兄办完事马上就回来陪你。”
流萤白眼,强烈请求,“请你一辈子别回来!”
走下山时,温玄玉转头看到流萤站在栏杆前目送,挥了挥手,获得一个白眼,心满意足的离开七星岛。
让飞虹打开八门,先传送回沧浪剑宗,然后乘坐沧浪剑宗的古传送阵,第二天便站在了凤麟洲的土地上。
青山如黛,碧水盈盈,鸟兽和鸣。
城在山中,林生城内。
灵界十洲,凤麟洲虽然面积最小,但美景冠绝天下,也不曾被战争破坏,都是外道盟的功劳。
外道盟内的宗门虽然明争暗斗,在明面上都遵守外道盟的规矩,一致对外,是以凤麟洲外势力都不敢招惹外道盟,连妖族和魔门也和外道盟多有勾连。
如果向往安稳生活的武者,留在凤麟洲是最好的选择。
温玄玉脚下这座城名为合器城,城内有一个叫合器宗的宗门,乃是外道盟掌鼎九宗之一,最擅长炼器。
合器宗一位宗主曾炼制出一件灵器,离炉而器灵生,震惊天下,一举成名。
不过外道盟的总部不在合器城,时移世易,掌鼎九宗会有更替,外道盟的总部一直在凤麟洲的中部,一个叫神室山的地方。
凤麟洲地势奇特,西高东低,东部繁荣,西部群山连绵,四季苦寒,地势略有平缓之地也是蛮荒高原,鲜有人至。
昆仑山就在凤麟洲西侧,可谓是群山之首,险峻异常。
那朵天地灵火榜第三十六位的阳炎地心火,就在神室山山顶。
不过,温玄玉此次来凤麟洲,不是冲着阳炎地心火来的。
前世他突破至尊后都没敢打阳炎地心火的主意,万一惹怒外道盟,那就是捅了马蜂窝,在灵界寸步难行。
走在合器城,温玄玉很低调,辰儿她们都在青灯空间里,他就像一个平常的凡人。
而他一是想悄悄去昆仑山看一看,二来想找那位外道盟邢堂东星宫尾宿的木星主,疑似下界的柳家人。
目的自然是他身上的玄土鉴。
虽然温玄玉现在突破道婴境,但外道盟比他强的不知多少,要图谋外道盟邢堂的星主,也必须小心行事。
温玄玉对那位木星主了解不多,所以准备先去离火丹宗见陶晋,从陶晋那里入手,打探这个人的行踪。
这次会盟,尘道尊本来也邀请陶晋,离火丹宗回复陶晋正在外游历未归,温玄玉心知陶晋可能又有任务了,不知道现在返回宗门了没有。
离火丹宗也在凤麟洲中部,宗门在离火城附近,距离神室山有一段距离。
凤麟洲的古传送阵不对外道盟之外的人开放,温玄玉只好御剑赶路,用了两天时间方才来到离火城。
他刚开始在离火城打听离火丹宗,就被人注意到了,很快便有一队武者组成的卫兵找上门来,拷问他有何目的,这正是温玄玉故意为之。
拿出陶晋给他的信物,卫兵急忙下拜,在前带路,本想领着温玄玉去城主府,温玄玉不欲多事,问清离火丹宗山门方向,便御剑而去。
不到一个时辰,温玄玉便看到一座锦绣山峰,气象不凡,山上有一个宗门,应当就是离火丹宗了。
遵循礼数,温玄玉按下剑光,落在山门前。
遁光的声势引来守门弟子,那弟子恭恭敬敬道:“离火丹宗弟子拜见前辈,不知前辈怎么称呼,有何要事?”
温玄玉递上信物,道:“我和陶前辈是熟识,曾多次得到陶前辈照拂,此次前来拜见。”
那弟子看到信物,更加恭敬了,道:“原来是陶长老朋友!劳烦前辈少待,我这就去禀告师长。”
话音未落,山门后突然有人朗声道,“有朋自远方来,岂可让客人等在门外?闫明,你先下去吧!”
那弟子闻言面色惶恐,急忙让到一边,恭声道:“是,宗主。”
原来是离火丹宗甄宗主,难怪有这么高的境界。
温玄玉方才落到地上,接着便感觉到一个气息隐晦的人出现在附近,境界比他要高,极有可能是道婴境巅峰或者圆满的高手,见他一直没有露面,只好佯作不知。
竟然是甄宗主。
‘吱呀!’
一个仙风道骨的清瘦中年人推门而出,步履轻盈,身法玄妙,眨眼睛便来到温玄玉面前。
温玄玉躬身下拜,“晚辈温玄玉,拜见甄宗主。此行仓促,冒昧来访,还望甄宗主勿怪。”
还没拜下去就被甄宗主一把接住。
甄宗主打量着温玄玉,眼中异彩连连,“都是一家人,玄玉万万不要拘礼。老夫曾无数次听陶晋提起玄玉,溢美之词不绝于耳,如今才晓得陶晋说的还不够,真是闻名不如见面。”
说着,甄宗主突然哈哈一笑,半是惊叹半是玩笑,“虽然早知道会有这一天,恐怕陶晋也想不到,这么快就被你超越了!老夫当年力排众议,极力请你来离火丹宗,实乃平生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
“都是机缘巧合而已……”
温玄玉赧然一笑,“晚辈羞愧,辜负了前辈厚爱,幸好陶前辈没有怪罪晚辈,多次帮助晚辈度过难关,大恩大德,没齿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