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第192章 争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据说,曾有科学家怀疑这次的末日浩劫和超新星爆发有关。”云梦收起思索说道。
    她看到一旁的华枫刚刚做好一顿早餐,如往常一样的营养早餐。尽管吃饭在他们这个时期已经不是特别有必要坚持的事情,但华枫似乎并不想因此放弃吃饭。
    “2016年1月14日,由中国北京大学研究员东苏勃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宣布,他们观测到人类历史上记载的迄今最强的超新星爆发,其爆发强度超过典型超新星约两百倍,是上一个纪录保持者的两倍以上。
    但每一次超新星爆发都并没有引起科学家的重视,大部分只是认为距离遥远,仅仅是作为一般的天体现象来对待。”华枫摆好云梦的餐具,一边招呼云梦过来,一边说道。
    按照惯例,当国际天文联合会收到发现超新星的报告后,他们都会为它命名。名字是由发现的年份和一至两个拉丁字母所组成一年中首先发现的26颗超新星会用从a到z的大写字母命名,如超新星1987a就是在1987年发现的第一颗超新星;而第二十六以后的则用两个小写字母命名,以aa、ab、ac这样的顺序起始。
    专业和业余天文学家每年能发现几百颗超新星(2005年367颗,2006年551颗,2007年572颗),例如2005年发现的最后一颗超新星为sn2005
    c,表示它是2005年发现的第367颗超新星。
    历史上的超新星则只需要按所发现的年份命名,如sn185、sn1006、sn1054、sn1572(第谷超新星)和sn1604(开普勒超新星)。自1885年起开始使用字母命名,即使在那一年只有一颗超新星被发现(如sn1885a和1907a等)。表示超新星的前缀sn有时也可以省略。
    有4个大型天文台的发现不用上报国际天文联合,他们分别是nea
    bysupe
    ovafacto
    y,catali
    arealtit
    a
    sie
    tsu
    vey,rotselbo
    atio
    ,paloa
    t
    a
    sie
    tfacto
    y。这4大天文台都有独立的超新星命名规则,有时候一些发现也会有得到常规命名,或者用个超新星的坐标来表示,再或者有些超新星都不会有命名。
    如世界著名的帕洛玛山天文台的paloa
    t
    a
    sie
    tfacto
    y发现的超新星,都以ptf为开头,我国天文爱好者孙国佑和高兴发现的大陆首颗业余超新星,就获得了帕洛玛山天文台给予的编号ptf10acbu。
    ia超新星缺乏氢和氦,光谱的峰值中以游离硅的6150纳米波长的光最为明显。
    ib超新星未游离的氦原子(hei)的5876纳米,和没有强烈的硅615纳米吸收谱线。
    ic超新星没有或微弱的氦线,和没有强烈的硅615纳米吸收谱线。
    ii型超新星
    iip超新星在光度曲线上有一个“高原区”。
    iil超新星光度曲线(星等对时间的改变,或光度对时间呈指数变化)呈“线性”的衰减。
    如果一颗超新星的光谱不包含氢的吸收线,那它就会被归入i型,不然就是ii型。一个类型可根据其他元素的吸收线再细分。天文家认为这些观测差别代表这些超新星不同的来源。他们对ii型的来源理论满肯定,但是虽然天文有一些意见解释i型超新星发生的方法,这些意见比较不肯定。
    ia型的超新星没有氦,但有硅。它们都是源于到达或接近钱德拉塞卡极限的白矮星的爆发。一个可能性是那白矮星是处于一个密近双星系统中,它不断地从它的巨型伴星吸收物质,直至它的质量到达钱德拉塞卡极限。
    那时候电子简并压力再不足以抵销星体本身的引力,塌缩的过程可以把剩下的碳原子和氧原子融合。而最后核融合反应所产生冲击波就把那星体炸成粉碎,这与新星产生的机制很相似,只是新星所对应的白矮星未达钱德拉塞卡极限,不会发生碳氧核反应,爆发所产生的能量是来自积聚在其表面上的氢或氦的融合反应。
    亮度的突然增加是由爆发中释放的能量所提供的,爆发以后亮度不会即时消失,而是会在一段长时间中慢慢地下降,那是因为放射性钴衰变成铁而放出能量。
    ib超新星有氦的吸收线,而ic超新星则没有氦和硅的吸收线,天文学家对它们产生的机制还是不太清楚。一般相信这些星都是正在结束它们的生命(如ii型),但它们可能在之前(巨星阶段)已经失去了氢(ic则连氦也失去了),所以它们的光谱中没有氢的吸收线。ib超新星可能是沃尔夫-拉叶型恒星塌缩的结果。
    如果一颗恒星的质量很大,它本身的引力就可以把硅融合成铁。因为铁原子的比结合能已经是所有元素中最高的,把铁融合是不会释放能量,相反的能量反而会被消耗。当铁核心的质量到达钱德拉塞卡极限,它就会即时衰变成中子并塌缩,释放出大量携带着能量的中微子。
    中微子将爆发的一部份能量传到恒星的外层。当铁核心塌缩时候所产生的冲击波在数个小时后抵达恒星的表面时,亮度就会增加,这就是ii型超新星爆发。而视乎核心的质量,它会成为中子星或黑洞。
    ii型超新星也有一些小变型如iip型和iil型,但这些只是描述了光度曲线图的不同(iip的曲线图有暂时性的平坦地区,iil则无),爆发的基本原理没有太大差别。
    还有一类被称为“超超新星”的理论爆发现象。超超新星指一些质量极大恒星的核心直接塌缩成黑洞并产生了两股能量极大、近光速的喷流,发出强烈的伽傌射线。这有可能是导致伽玛射线暴的原因。
    i型超新星一般都比ii型超新星亮。
    这一类的超新星的形成途径有多种,但这些途径都共有一个相同的内在机制如果一个以碳氧[
    b2]为主要成分的白矮星吸积了足够多的物质并达到了约为138倍太阳质量的钱德拉塞卡极限(对于一个不发生自转的恒星而言),它将无法再通过电子简并压力来平衡自身的引力从而会发生坍缩。
    不过,当今天体物理学界普遍认为在一般情形下这个极限是无法达到的在坍缩发生之前随着白矮星内核温度和密度的不断上升,在白矮星质量达到极限的1时就会引爆碳燃烧过程。在几秒钟之内白矮星的相当一部分物质会发生核聚变,从中释放足够的能量(12x1044焦耳)而引起超新星爆发。
    一束向外扩散的激波会由此产生并可达到500020000千米/秒的速度,其大约相当于光速的3。同时恒星的光度会有非常显著的增加,绝对星等可达193等(相当于比太阳亮五十亿倍),并且这一光度几乎不会变化。
    研究此类超新星形成的模型之一是一个密近双星系统。双星中质量较大的一颗恒星在演化过程中会更早地离开主星序并膨胀为一颗红巨星。
    随着双星的共同轨道的逐渐收缩,红巨星最终将其绝大多数外层物质向外喷射,直到它内部不能继续进行核聚变。此时它演化为一颗主要由碳和氧构成的白矮星。
    其后系统中的另一颗恒星也将演化为红巨星,并且这颗红巨星的质量会被临近的白矮星吸积,使后者质量不断增长。在轨道足够接近的情形下,白矮星也有可能从包括主序星在内的其他类型的伴星吸积质量。
    ia型超新星爆发形成的另一种模型是两颗白矮星的合并,届时合并后的质量将有可能超过钱德拉塞卡极限,但此类情形较前者发生几率较低。
    ia型超新星具有特征性的光度曲线,在爆炸发生后它的光度是时间的函数。它所发出的光辐射来自内部从镍56经钴56到铁56的放射性衰变所释放的能量。
    从而用于测量距它们宿主星系的距离。不过,最近的观测表明它们的光度曲线的平均宽度也会发生一定的演化,这意味着ia型超新星的固有光度也会发生变化,尽管这种变化在一个较大的红移尺度上才表现得较为显著。
    ib和ic型
    这两类超新星的形成机制很可能类似于大质量恒星内部核反应燃料耗尽而形成ii型超新星的过程;但有所不同的是,形成ib或ic型超新星的恒星由于强烈的恒星风或与其伴星的相互作用而失去了由氢元素构成的外层。
    ib型超新星被认为是大质量的沃尔夫拉叶星坍缩后的产物。另外还有一些证据认为少量的ic型超新星是伽玛射线暴的产生原因,但也有观点认为任何氢元素外层被剥离的ib或ic型超新星在爆炸的几何条件允许的情形下都有可能生成伽玛射线暴。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