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页
嫡次子说起来不错,但实际上就如同纪衍的尴尬一样,次子到底是次子,比不得长子的。
纪衍以后倒是不用愁的,毕竟家产什么的,纪衡还真不在乎,纪父要是疼小儿子多给纪衍留一点,估摸着纪衡也不在乎。
可纪英那边不一样啊。
并不是每个长子都是纪衡,也不是每个次子都是纪衍的。
按照纪英母亲的想法,他们家如今也厉害了,为什么不能让女儿嫁的更好一点呢?
只是孙氏不同意罢了。
比起孙氏看好的郡丞家的嫡次子,纪英的母亲倒是觉得选个嫡长子才更合适。
孙氏当时抽了抽嘴角,没好意思说,纪英毕竟是庶女,母亲的出身也不高,这就盯着人家的嫡长子看,还觉得郡丞的官职小了点,这不是在开玩笑么?
若是往上选,难道要选个郡守的嫡长子?
那纪英自己的身份就不够了。
当然了,纪英身份差点没关系,有纪衡这个大哥在,他们家的女孩儿就不愁嫁,但换到了郡守的份上,这做正室是肯定不够的啊。
毕竟纪英只是纪衡的庶妹,两人的关系又不像曹cao和曹旭那么好。
若说纪英是纪衡的庶女,那嫁个郡守的儿子倒是可能的,庶妹就别想了。
纪英当初会去找曹旭,显然心里也是有些想法的,她自己也不太满意这门婚事。
虽说放在以前,能嫁郡丞的儿子做正室,对他们来说是很不错了,可现在不是不一样了么?
但在这种事qíng上,不管是纪英还是纪英的母亲都没什么决定权,最后这事还是孙氏说了算。
这时候丁氏就告诉曹旭:以后关于伯瑾那个妹妹的事qíng,你就尽量不要说起了,我看孙夫人是个不错的,只是那母女俩心未免大了点。
孙氏虽然对不是自己生的女儿没啥感qíng,但从纪衡的身上就知道,她并不是个不好相处的母亲,孙氏虽孩子们还是挺不错的,从来不偏颇也不亏待了谁。
毕竟纪英嫁的再好也不会抢了纪衍的,就连当初和纪衍有竞争的纪衡孙氏都没有下手打压,何况是一个庶女?
因此孙氏只是照着条件合适的范围内选,她觉得他们家出了一个纪衡取了个显贵的夫人已经很够了,这还是人家曹家主动说起呢,否则要是纪衡一头热,孙氏根本连提亲都张不开嘴的。
这种事,门当户对是最好了。
纪英不满意孙氏也不可能由着她,否则他们家还不得闹出笑话来。
人家要说他们家靠着儿子娶了个好夫人发达起来了,于是就连庶女都金贵起来,想要再套个好人家呢。
孙氏觉得吧,何必做这种事qíng呢?
你看,就连纪衍她都没上赶着给找个特别高贵的人家。
曹旭对于丁氏的嘱咐也是点头:我今日也只是随口一问,以后也不会说什么了。
纪英这次毕竟没在,不问一句她的qíng况也是不好的。
然后丁氏又给曹旭说了要跟纪衍的夫人方氏好好相处:我一早就教过你的,不许看不起人家身份不高,你既然说那个女孩儿不错,以后也都是一家人,如今他们又住在临淄,你可得好好相处,知道没有?
曹旭笑眯眯的点头:这个我知道的,都好大年纪了,母亲还不放心我这个。
丁氏好笑的戳戳她脑门:你呀,我当然是知道的,你从小就不做这些看不起人的事qíng,不过多说一句罢了,再说了,你就算年纪再大,到了我这里,还是我的小女儿呢。
曹旭嘿嘿笑:就知道母亲疼我。
不过曹旭和方氏之间大概是没有什么共同语言的,毕竟压根不混一个圈子。
丁氏于是又戳了曹旭一把:你就不知道动动脑子?你不是跟蔡先生的关系好么?下次你们一处玩的时候就把方氏也叫上,你与她话题少,蔡先生总是能说上几句的,有她在也不会冷场,方氏刚来临淄,也没什么jiāo际圈,夫人小姐这里自然有我以后邀请他们一起玩,玩几次见见面也就都认识了,话虽如此,但你也不能表现的太冷漠,总得介绍几个人给她认识,显得你关心人家。
蔡先生说的就是蔡琰了,如今蔡琰也被尊称一声女先生的,丁氏也觉得蔡琰很不错,至少比当年只会耍棍棒的曹旭好多了。
要说曹旭不同于一般女子,蔡琰也是啊,蔡琰也很坚qiáng独立,但人家就是个文化人,现在在临淄也很有名声,大家都称她蔡先生的。
对于曹旭能够jiāo到蔡琰这么靠谱的朋友,丁氏终于算是欣慰了一回。
要说起来,儒家是官定的学说,但各种经典当年由于种种缘故损坏了不少,记录下来的,有些残存不全,有些因为笔误又或者记忆错误,可能会有错误和矛盾的地方,有时候同一段文章,不同人记载流传下来的也不同。
这就给大家学习研究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蔡邕于是提出了重新考证校对的事qíng,这事需要有个学问高声望高的人来主持,最后也是jiāo给了蔡邕负责。
但之后熹平石经毁坏,于是这份心血也就被破坏了,大家又没有了可以作为参照的标准。
蔡琰却将熹平石经的字字句句都记了下来,又默写出来,对照其他材料来看,显然是没有错误的。
不过蔡琰却说,蔡邕晚年的时候经过大量的对比考证,觉得当初的熹平石经也有不完善的地方,作为天下读书人的范本,所有人都要对照学习的标准,熹平石经是必须要jīng益求jīng的,蔡邕在找到一些当年没有发现的错漏之后,就将这个工程重启,重新审定经文,他自己还写了很多心得体会,以及各种总结,也有了些成果。
但在蔡邕最终把这些都整理好,完成出本的之前,他被王允下狱,最后死于狱中。
蔡琰原本只想守着父亲的遗产,保护好这些东西,可来了青州之后,又有纪衡和曹旭劝说她,蔡琰看着曹旭就觉得自己也该做出点事qíng来,女子又如何呢?于是她重新接起了蔡邕当年未完成的工作,如今已经颇有成效如《尚书》《chūn秋》之类的,蔡邕当年已经完成的,蔡琰将其重新整理写出来,还有些只搜集好了资料的,蔡琰就自己进行研究。
但就算是是只出了一部分成果,可大家看到成品的时候也是非常惊艳的,曹cao很gān脆的下令以后青州就以蔡琰整理出的这些作为范本学习了
因此称蔡琰为先生,是半点都不过分的。
丁氏有时候会想啊,如果一定要给她一个挺出息,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来的女儿,给个蔡琰那种画风的多让人省心啊。
不过也因为蔡琰着实做出了成绩,因此女学的规模也在纪衡的建议下,改成了二十人。
当初的女学人数稍稍却也是压根凑不齐人数,最后纪衡只好去找同僚们,让他们把家中适龄的女儿送去学习就当做是去拓展一下jiāo际圈,jiāo个朋友也好啊。
纪衡的面子还是很好使的,家中有女儿的便也同意把孩子送去,反正是一群小女孩跟着蔡琰读书,想想总不会吃亏的,也不是什么坏事,既然如此,纪衡都开口了,以他的好人缘,大家自然也就同意了。
就这么着,纪衡才给青州女学凑齐了最初的人数。
但这次,人数是上调了,改成了二十人,可和当初压根没人有兴趣还需要纪衡亲自上门劝说不同,这次大家可是积极报名的,家里没点关系,父母的官职不够硬气的,都别想进门。
蔡琰现在就是女学的金字招牌。
纪衡算着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再次提议扩大规模了,到时候大家都想要学,就算是曹cao也拦不住的。
而青州女学也改名为昭明馆,这名字是蔡琰取的,按照她对曹旭的说法,这昭字是她和曹旭一起用的,当初正是因为曹旭的鼓励,所以她才敢迈出第一步。
曹旭回去就跟纪衡显摆,说自己以后也是个文化人了,全青州最有文化的地方,现在挂上了她的名字。
纪衡觉得心里有点泛酸。
于是他对曹旭说:要不我把这次的改进的地雷型号叫昭瑾雷?也能带上我们两人的名字呢!
不就是挂名字么,谁怕谁啊!
曹旭看他一眼:然后我们两就一起炸了?
纪衡:_(:3ゝang;)_
他错了还不行吗。
地雷什么的,先挖坑埋下,然后被人触发多数是踩上去了,然后就炸了。
这么想想,这寓意似乎确实比不上学馆要好。
纪衡心塞塞。
他想想青科院里的那堆东西,除了民用的磨盘水车一类的东西之外,就是打仗用的了,好像不管是把名字挂在哪个上面,都挺让人糟心的。
早知道当年他就该好好学文科qaq
学什么理科啊!理科又不能哄老婆!这直接就比人家输了一截!
而对于蔡琰来说,她压根体会不到纪衡的苦bī心qíng,她只知道最近熹平馆热闹的很,武将们集体来补课。
这群之前在战场上杀的血ròu横飞,仿佛杀神一般的将领们,此时每人抱着自己的小本本,对着带来的练习册很认真的写写画画。
吕布勾着脑袋看曹旭写题目:哎,这题你居然会?
曹旭看看自己正在写的这一题于是点头:对啊,之前伯瑾给我讲过,他讲题比学馆里的先生还要耐心呢。
吕布心说那能比么,你是先生的学生,但对于纪衡来说,你是他老婆啊!
不过,既然曹旭这么说的话
吕布很认真的看着曹旭的习题本:你这本,都是伯瑾给你出的题?
曹旭点头:他让我多练习,主公之前已经传了消息说快要回来了,等主公回来,今年的考核差不多也就得开始了。
由于难度加大,大家都很担心挂科。
之前典韦没跟着曹cao离开青州的时候,也是有空就来学习的。
典韦并不是很聪明很擅长学习的类型,但他肯努力呀,一道题目别人做一遍他就做十遍,看书的时候,如蔡琰这般的人,可能只看一两遍就会背了,但典韦可能需要背十遍。
典韦是真的很努力的。
纪衡觉得吧,为了给曹cao做保镖居然这么拼,典韦对曹cao也是真爱了。
当然了,典韦虽然不来了,不过他之前带着的另外一个人倒是依旧经常来。
来的人叫许褚,是徐州之战以后来投奔曹cao的,又高又壮还有些黑,虽然也是勇武过人的样子,但外形什么的,和吕布比起来,许褚大概就是个黑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