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四处看房
虽然香港那里的娱乐圈,现在和这边接触的还不多,从如今的质量和数量上来讲,香港那里影视业比内地不知道强了多少倍,去找那里学习肯定没错。
就是不知道,貂蝉那边的人脉怎么样?
时江远一直在边上做个闷葫芦,听着她们聊天和商量对策。
时江远和貂蝉一样,原本只觉得这两支团队缺乏一些气质,被康瑛一点破,时江远也明白这两支团队缺的是舍我其谁的个性,自是也赞成他们到香港培训、雕琢。
貂蝉表示能联络到香港那边的业内人士,她毕竟是国家电视台平台上的人,作为业内同行,也是认识一些人的。
康瑛见貂蝉有把握,便和时江远先行告辞了。果然,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做。
待康瑛走后,貂蝉一宣布,这六个男孩女孩都没想到,公司竟然要把他们送去香港专门的演艺公司培训,不由激动不已。
香港可是时尚之都,有名的世界都市,能到那里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事。
时江远和康瑛离开后,驱车回程。
时江远道:“没想到你还真能出主意,你这是给貂蝉压担子呀?”
“没错,现在香港流行的影视题材、编剧,还有演员各方面都超过我们,但是他们毕竟地方小,优秀人材也就那么些人,咱们现在是去学习,以后说不定就他们来找我们学习了。”
康瑛说的话听着挺有气势的,时江远却觉得挺不错的,底气十足,于是手从方向盘拿开,偷空给她竖了个大拇指。
因为答应了慕容老爷子下周要参加他的寿宴,既然在京城要呆这么久,康瑛闲极无聊,便带了时江远到处去看房子。
时江远没想到康瑛真的又要买房子了,便对她说:“房子是死的,你买那么多做什么?”
康瑛道:“我有集房僻!”
时江远被噎了一下,摸了摸鼻子,弱弱地道:“有听说收集剪报的,有听说收集邮票的,我就没听说过收集房子的!”
康瑛听到时江远这么说,不由“噗嗤”笑了一下,解释道:“有的房子就是绝版的户型,以后钱再多也买不到,比如说,象你们家的四合院,随着商品房的开发,国家土地政策的跟上,根本就会再有新建的四合院了,以后就成了绝版户型了,我当然要多买几套放着嘛!”
时江远摇摇头,说:“行吧,你要是觉得有收集的价值就好。”
时江远就没见过康瑛投资失手过,以前他还不算有钱的时候,就敢把钱都投到康瑛的项目里,现在手上的钱翻了五千倍不止,他更舍得为康瑛花钱了。
买,不就是四合院吗?康瑛喜欢就买呗!
“哟,你看这胡同里的四合院不知道卖不卖呀?我看都没有人住了。”
两个人走到一处胡同时,康瑛说着,趴着墙头往院子里看,就见院子里虽然长满了萋萋的青草,但院落井然,并没有院墙坍塌衰败的迹象,但显然,主人已经不住在这里了。
“走吧,咱们去问一下附近的中介吧,说不定知道。”
时江远道,然后记下了那个胡同的名字和门牌号码,在附近找了家中介。
一问,那中介果然知道这栋宅子的情况,他说:“这幢四合院的主人去美国上学了,现在已经办下了绿卡,把家里的老俩口也带去了,所以现在这个宅子空着。
主人是想要卖,不过因为价格比较高,还没有卖出去,一时半会也找不到合适的买家。”
“多少钱?”康瑛问道。
“45万。”中介见他们来问,明显是想买的,又觉得这两人这么年轻,哪里买得起这么贵的四合院,但还是爆出了主人给的价位。
“45万?能再便宜一点吗?”康瑛还价。
讲价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不讲价仿佛就吃亏了似的,而且如果康瑛不还价,中介还以为她是冤大头,说不定在别的费用上更加狮子口大开。
中介也不敢做主,说:“我帮你问问主人吧,我这里有他在美国的电话,现在这个时间打到美国,他们应该还没睡。”
说完了,中介果然用自己的电话打了一个越洋长途。
看来中介也是很有诚心,想要做成这笔生意,要不然现在打越洋长途可贵了。
一番商讨之后,最后中介对康瑛说:“他们说了,43万,这是最后的底线了,一分钱都不能再少了,如果愿意就立马办手续,不愿意就算了。”
康瑛看了看时江远,时江远说:“你自己看着办吧!”这话的意思是听康瑛的了。
康瑛便道:“那就4万吧。”
中介倒是吸了口凉买,毕竟买这么贵房子,那么爽快的人,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最主要的是:这二位连房子都还没去看过呢,就这么闭着眼睛买下来了!好象和买一堆物美价廉的白菜一样。
可是中介哪知道,在康瑛眼里,这个价格的四合院岂不就象是大白菜一样。
中介便实诚地对康瑛道:“你还没看过房子吧?”
“看了,我刚才趴在院墙上看了,是个二进的院子,应该至少有八间房吧?”康瑛道。
中介不由失笑,说:“你也太草率了吧?这样吧,我带你去看看,我这有他们寄我的钥匙。”
康瑛一看这中介还真是厚道,要不然,别人可能听到她说要,便迫不及待让她签合同了。
现在这个中介还要带着她去看房子,就不怕她看了之后反而嫌弃,丢了生意,说明这个中介挺厚道的。
于是康瑛便点头称可以。
中介果然拿了钥匙,就带他们去开了那间院子的门。
门推进去之后,一股久未有人居住的霉味扑面而来,不过院子里的采光还是挺好的,院子的根基也不错,古朴的青石为底,青砖砌起四面院墙,古色古香。
中介说这套院子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屋子的主人祖上是个广东来的生意人,在这里赚了钱,发了家,就在买了宅子住了下来。
现在,屋主的儿子考上了清华,然后又去美国留学。小孩子很争气,在美国读完了博士,就在求学的大学里找个工作,很快申请到了绿卡,就把老两口都带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