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有趣的家伙
李浩明看着许冢,声音嘶哑的问道:“外公,需要我做些什么?”
许冢拿过纸笔,写了满满一张纸,递给了李浩明,说道:“站出去。要表达出我们的愤怒。要和我们的民众一起去抗议华夏人藐视生命的不良行径。”
“我知道了,外公。”
“浩明,放下你心里的包袱,记住。这是战争。”
当晚,李浩明坐在主席台上,台下菲林闪烁。无数的记者对着他狂按快门,更多的人则是将摄像头的镜头对准他或者把录音笔放在他的面前。
“第一、乙肝解毒丸是华夏人崔颢研究发明,通过两家中医组织的认可,崔颢也拒绝了其它国家的重金收买而将此药捐献给自己的祖国。可以认定,乙肝解毒丸是出自华夏人之手。”
“第二、乙肝解毒丸在华夏国内禁止上市,却通过黑暗途径进入高句丽。华夏人到底起着什么样的心思?乙肝解毒王是否确实如外界所传言的那般有损肺部健康?”
““第三、通过调查取证,六名患者确实是因服用华夏国的医药公司生产的乙肝解毒丸而出现不良反应。华夏人必须对此做出赔偿,并且要为自己藐视生命的行为向所有受害者和全世界人民道歉。”
“第四、我谨代表我外公许冢,以及我个人的名义请求大家支持高医,拒绝中医中药。请把生命交付在自己的国人手里。”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发言,谢谢大家。”李浩明站起来,对着无数记者深深鞠躬,然后一脸伤痛的离开。
李浩明作为高句丽的小医圣,他的声明经媒体发出,立即引起了高句丽人抵制中医药的热潮。
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更何况这是倭国和高句丽两个国家同时燃起的大火。于是,其它国家也纷纷跟进。
“这些人实在是太可恨了。中医到底怎么招他们惹他们了?是不是中医不死他们就不肯消停不肯罢休?”神医门中,赵子明一巴掌就拍在了桌子上。
“小楚才带你们挫败了他们,伤口还没好利索呢,没想到这么快就跳出来搞东搞西。”蒋飞也是没好气的说道。
“要我说,还是门主太仁慈了,最好踩得他们都抬不起头来。这样的话他们就老实了。”郑功明也无比生气的说道。
“门主人呢?”赵子明问道。
“门主在研究药方。”郑功明摇了摇头说道。
“哎,也难为门主了。咱们这中医也实在是太多灾多难了。这可要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王忠韶叹了口气说道。
另一边,袁郎也知道了这个消息,他皱着眉头,想了想,掏出手机,打给了李四光:“光子,最近西医有没有出什么事情?”
“狼哥,你说的是高句丽那边那群混蛋的事情吧,我知道。这事交给我了,妈的,真的是欺负咱们华夏没人么?”李四光听到袁郎这么说,他立马就明白了袁郎的意思。
“行,光子,我等你消息了。”袁郎说完,就挂了电话。
当天晚上,华夏最大的新闻论坛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帖子:是谁想夺走我们的光明?
贴子中说,有一位姓张的先生两年前感觉到视觉模糊。眼底出血,到一家医院看病。医生推荐一种叫做诺维奇的药,一个疗程三针,视力很快就清楚了,而其他方法效果不明显。今年,他感觉病情有反复。就再次来打针,谁知回家后感觉视力更加模糊。
除了这名张先生之外,同时还有55例患者出现眼部红肿、视力模糊等局部反应症状,专家初步诊断为‘眼内炎’。这是近年来少见的群体性不良反应事件,差点儿酿造成多名患者失去光明。
这个贴子一经发布,便立即引起广大网友的围观和评论。
原本世界各国呈现一面倒批判中医的架势,这个新闻一经热炒之后,变成了中西医互相掐架的局面。
现在这潭水有越搅越混的趋势,谁也占不到谁的便宜。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所以,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担心网破。也不得不放缓了逼死中医这条大鱼的动作。
所有的京城媒体或者驻京媒体都接到了卫生部的邀请,邀请他们于六日下午三点在幻想国际的一楼会议室来参加记者招待会,卫生部将就乙肝解毒丸的药方事件以及倭高国患者中毒事件做出解释说明。
乙肝解毒丸事件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最受人关注的新闻了。华夏媒体和其它国家媒体的口水仗不断升级,怒火也越来越盛,有不受控制的趋势。
沉默多日的卫生部终于开腔愿意就这些事情做出说明,自然吸引了无数的记者前来跟踪采访。
接到邀请的来了,没接到邀请的也来了。数百名记者齐聚一堂,把会议室的椅子给坐满了不说,连走廊和门口都站了不少人。
很快,就到了下午的三点,而且时间还在一分一秒的过去,但是卫生部的一个官员都没有出现,只有寥寥几个工作人员在维护现场。
“怎么回事儿?不会放我们的鸽子吧?”
“不会的,卫生部这么大的部门说的话。不可能放鸽子的,老实等着吧。”
“大腕一般都不会准时出场。来的越晚,说明来的人物级别越高。”
在记者们都等得不耐烦的时候,门口有人喊道:“大家让一让,让一让啊,不让我进去的话。咱们今儿这会,可开不了,大家全都得无功而返。”
人群从两边分开,就看到一个胡子拉碴还睡意朦胧的年轻男人走了进来,一看到这个男人的模样,参会记者都情不自禁的乐了起来,不约而同的,所有的记者都举起了相机对准男人按动着快门。
因为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记者,都知道,有这个家伙在的话,这件事情就一定会变得非常有趣。
因为这个家伙,无论到了哪里,都能搞出来一个大新闻,而这种新闻,也是他们喜闻乐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