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页
“我林氏满门忠烈却落得如此下场,镇国公府百年的豪族亦是眨眼间灰飞烟灭,难道殿下都忘记了?能帮殿下夺回本就属于自己的东西,守护东陵百年江山,本就是红衣的福气。”红衣语声慷锵有力,温暖烛光映衬在红衣的脸上,原本秀丽的脸庞多出几分坚毅:“王爷是君子,自当白璧无瑕,这种龌龊的事情,就让红衣来做吧。”
她是喜欢姬恪,也亦曾想过有一天姬恪大仇得报,登上九五之尊的位子,那时,姬恪身后会有一个小小的属于她的位置。
可是,关十三娘却出现了。
一切都不一样了,她突然意识到自己虽身为女子,却仍就能成为姬恪的助力,不单单只是做几碗莲子羹,几句不痛不痒的关切话语。
哪怕她再情真意切,也终究不过是那花瓶一般的点缀和装饰。
关十三娘心思缜密,挑拨皇帝和太后本就紧张的关系,又发现了一个彻底将陈家和皇帝落下权利核心的隐秘线索,姬恪着手去查,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陈邺钟情她多年,她心底是知道的,不然她在乐坊的时候何须在乎她的死活,先前据婚只是因为她喜欢顶天立地的男儿,不喜陈邺那般的纨绔子弟,上京城中走马摘花,劣迹斑斑毫无建树。
没曾想给家中招来泼天大祸。
后来他虽放低了姿态,柔情小意,可林家是因为陈邺才灭的门啊,她如何能放下家族之恨与他成亲?
更何况,她的心,从来都不在他的身上。
如今也好,能让自己永远留在姬恪的心里。
姬恪会像铭记关十三娘一样永远不会忘记自己。
红衣觉得这就够了。
第106章 这真的不是乌龙(二十八)
姬恪有自己的无奈,也有自己的坚持,他向来不屑于用一个女人去争夺权力,可是如今,他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红衣替他搭好了弓,若不出手,则损失的更多。
关十三娘救了他的命,有恩于他,可终究还是被自己牵连,从他权衡利弊之后,选择放手的那一瞬间,他好像就走入了一个死胡同,陷入了某种魔咒。
关十三娘并没有恨他,也没有求他救她,安安静静的进了皇宫,万幸的是她没有做成皇帝的婕妤,去陈太后的身边做了个丫鬟。虽然他如此以怨报德,她还是不遗余力的帮着他。
他要靠着一个女人的斡旋,去报母族尽灭的仇,去查明当年父皇无故薨逝的真相,给那些无辜惨死的英魂们一个交代。
他很无奈,也很痛苦,可是又没有法子。
纵使那个是他深爱的女人又能如何?他肩膀上的担子太重了,那些儿女情长,不是他吴王该思考的东西。
康宁宫中。
太后坐在罗汉床上,眯着眼睛瞧着下首跪着的皇帝,冷冷的笑了:“如今是吹了什么风?竟把皇帝吹来了?”
如今已经是六月了,上京城虽然位于东陵国靠北的位置,但还是热了起来,太后的寝殿里竟然还烧着旺旺的红萝碳,围着厚厚的貂裘,明黄色的额帕更显得她面目枯槁。
皇帝背后出了一层的汗,黏黏腻腻的,松弛的皮肉贴着衣服,让人莫名其妙的烦躁,他心中竟然有些得意,那一场来势汹汹的砒霜没能要了她的命,却让她虚弱到了这个地步,真恨那个下毒的人下手不重——否则……
皇帝一边想着一边回道:“今个儿是十五,儿子理应来给母后请安。”顿了顿又问道:“今日工部尚书说,应尽早加固江南的堤坝,不能再像前些年那样一场大雨冲了江南,民不聊生。”
要修堤坝,那不就是要钱吗?
可他哪来的钱?
管着国库银子的是太后的人,太后不发话,谁会拨款下去?到时候丢的不还是自己的人吗?不然,真以为他放着清福不享来这康宁宫中受气?
太后的脸上露出点得意出来,任他是皇帝,朝廷中事不是还要自己来拿主意吗?皇后亲手煮了一杯茶奉到了太后的跟前儿,太后就着皇后的手抿了一口,而后道:“这茶不错,给皇帝也尝尝。”
皇后忙又斟了一杯,双手奉到皇帝的跟前。
皇帝看也不看的摆摆手,不耐烦的说:“皇后放着就是了。”顿了顿,上下瞅了她两眼,说道:“宫里大事小事都要皇后操心,你老是在这里叨扰母后怎么行?”每当看到太后对皇后那般亲密,次次落他的面子,皇帝心里就百般的不舒服,他才是陈太后的亲儿子,怎么亲生母子越走越远,太后年纪越大脾气越古怪,如今倒对这挪不上台面的皇后这般青眼相待。
真是……皇帝心中十分的不甘。
若他们母慈子孝的,该有多好?
偏生这太后百般看自己不顺眼,手中握着权柄不肯放,大事小事都要听她决断,还嫌弃自己没有用,皇帝想着,面上的烦躁便愈加明显。
太后的脸又沉了下去,握了皇后的手拉着她在自己的身边坐下,转脸就对着皇帝训斥了起来。
徐晚在殿外候着,瞧着一切,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转身对着立在身旁的曾进福小声说道:“我瞧着圣上和太后娘娘倒没一丝相像的,倒是皇后很讨太后的欢心呢,有些人一生下来就是要做皇家媳妇的呢。”
曾进福的眸色沉了沉,目光在殿内影影绰绰的人影上打了个转,心中总觉得哪里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