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第56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建宁不经意的说道:皇帝哥哥,太子已经三岁了,他天资聪颖,现在很多话都听得懂记得住。别的阿哥虽然是六岁进学,但是太子是一国储君,肩负未来国家重任,不能只想着安逸,也是时候开始读书了。至于太子太傅的人选,还要皇上圣心独运,选用博学良才才是啊!rdquo;
    康熙沉吟片刻说道:熊赐履是文坛领袖,又是朕的肱骨之臣,你能忠君直谏,必定能严厉管教太子,把太子交到你手上朕很放心,传旨,拜熊赐履为太子师,日后负责教导胤礽的功课吧。rdquo;
    熊赐履激动得老泪纵横,道:臣叩谢皇恩!臣必定竭尽所能,倾囊相授,将太子教导成才。rdquo;
    众人都没想到已经显出败落迹象的熊赐履,竟然被三公主几句提醒,就得了太子师那么个荣耀显贵的活,看来皇上对他不但没有不信任,反而委以重任,明明是。
    出了乾清宫,明珠和索额图这两个老对头走在一起,明珠说道:索相,现在上书房的形势堪忧啊,之前就有陈廷敬,熊赐履这样名满天下的汉臣,又来了一个周培公,连三公主都开始参政了,我看她明显是倾向于汉臣那一方。上书房只有咱们两个满族大臣,咱们可别窝里斗了,现在的形势都要让汉人包围了。rdquo;
    索额图冷笑道:那些汉臣又不结党,他们手下也没人,怕他们做什么。你当我是好糊弄的,让我做那出头的椽子,你在后面坐收渔利,想得到美。rdquo;
    依附于索额图和依附于明珠的在朝文武以及地方官员们才是势力庞大。偶尔一两个得皇上青睐的汉臣们哪有这么大胆子敢经营自己的势力,只要稍有动作,就能被参劾的折子淹死。
    明珠笑眯眯的道:我说索相,你怎么年纪越大越不听劝呢,我是在跟你共谋国事,你怎么能把我想得那么坏呢。皇上摆着三公主虽然没进上书房但是她进了养心殿进了乾清宫,你说皇上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要知道他这擦边球也已经破坏了祖宗家法,不知道皇上到底是个什么章程。rdquo;
    索额图知道明珠一身的心眼子,时刻想着给别人挖坑使绊子呢,索额图说道:你可别忘了,三公主可没说推荐谁做太子太傅,她不过是起了个话头,人选都是皇上自己定的。提的别的建议也正能解皇上的燃眉之急。要想动她,你得先掂量掂量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分量。rdquo;
    皇上好容易这些年才培养出一个合他心意的助手,那就是三公主,若是明珠从中作梗,让朝臣们都来反对,索额图自然是乐见其成。但前提是千万别把他索额图牵连进去。
    而且今日熊赐履成了太子的老师,索额图已经把他划分到自己这一边儿,不得不照应着点儿。
    索额图可是太子的亲外公,他现在身边围绕这么多党羽。还不就是看好他未来的发展。日后太子登基,索额图更是水涨船高。
    索额图忙完了上书房的事当夜回府,已经是起更时分,门房上的老蔡站在门口提着一只西瓜灯,见到大轿落下,连忙上前去迎接。
    老爷这么晚才回来,听说北闱要开考了,今儿个府里各部的司官们来了一大群,都等着听信儿,看天色晚老爷还没回来就都回去了。rdquo;
    索额图说道:走了倒好,谁耐烦没日没夜的纠缠!皇上还没指派主考官,能有什么消息。他们一个个说是打探消息,还不是来溜须拍马!rdquo;
    老蔡打着灯笼引着索额图曲曲折折的往里走,见到索额图打了一个哈欠,面露疲惫之色,老蔡说道:老爷说的是。汪先生和陈先生他们在西厢房说等老爷议事呢,奴才要不要叫他们散了?rdquo;
    索额图虽然疲累,但是这汪先生,陈先生是他很信任倚重的幕僚谋士,他自觉得要在皇上面前办差以及在宦海沉浮,一个人的智慧怎么能够,于是收罗了一些有才之士,平时帮他参谋出主意。
    索额图见老蔡亦步亦趋的跟着他,就要跟进西厢房,他说道:你去吩咐厨房,准备一些清淡的小菜过来。rdquo;
    厢房里,索额图与一众谋士分析朝廷上最近的情势。
    汪志成说:目前来看,只要太子的位子稳,索相就能立于不败之地。rdquo;
    索额图志得意满的说道:那还用说,再怎么样皇上也不至于换太子吧。rdquo;太子是康熙的元后所生,这嫡长子刚一出生,康熙就予以储君之位,可见皇上立储的决心。
    汪志成一心想做一番大事业,所以才入了索府做这个幕僚,可不能让索相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说道:皇上正是春秋鼎盛之年,后宫中那么多新晋的嫔妃,连阿哥已经生了好几个了,日后妃子和阿哥只会更多。皇上有这么多儿子,太子只有一个,您怎么保证那些皇子以及皇子背后的人没有争储的决心呢。rdquo;
    索额图的老对头明珠就是大阿哥的亲舅舅,索额图皱了皱眉头:你的意思是说他们还敢妄想太子之位,不能吧,日前吏部拟我袭一等公位,皇上已经照允。你们等着瞧,我还是要比明珠强点儿。rdquo;
    说话间酒菜已经上来,索额图命小厮们回避了,便请几人入座边吃边谈。
    陈鹏举夹菜吃着,笑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中堂这话倒叫我想起康熙八年的事,鳌拜中堂当日也是头一天晋封一等公,第二天便让魏东亭在宫中给拿了hellip;hellip;rdquo;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