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页
张绣华道:“都是不好惹的主,以后谁家的事咱们也不管。到时候别少了咱们的吃喝就行”
孟怀山嘀咕一句:老三的日子怕是不好过啊!
娘几个继续采摘香榧,加快了手上的速度。自己家的两座山摘完后,在家整理,等出来干净的果壳再拿去晾晒。晒好的全部收起来,她要看看市场。
等她请教婆婆炒了两锅后,尝着味道还算不错。给老两口子和孩子留下尝鲜,自己留了一小袋准备用来推销或找买主。
既然卖冰兰决定对外收购,四分一斤。村里几乎各家山上或多或少都有,舍不得吃的都卖给了冰兰,毕竟比外面的还高一分。收上来的香榧被冰兰存在了戒指里,孟怀山过来看了就几次没说什么。这个大媳妇越来越有主意了。
秋季还是人们做梅干菜和腌菜的季节。冰兰特意带了一块肉回娘家跟老妈学做各种小菜。闫玉芝的手艺很好,上次周维青带来的小菜特别爽口。油渣炒的梅菜孩子们都是抢着吃。
田间地头和山边、梯田都被冰兰种上了各种适合做咸菜干菜的青菜。这次去娘家冰兰还知道了一个信息,娘家这边建了一个手套厂,手套用机器织好后手指头收头和打捆就要人工了。
所以这里家家都去厂子领活,就连上学的孩子,在家的老人、怀孕的女人都能赚钱了。闫玉芝道:“现在你嫂子侄女都在干,家里零花钱是够了”
“这样忙一天也赚不了几个钱,我看省城搞批发的人很多,他们的货源大多从周边的厂子来。大哥小弟他们完全可以找一样在家能生产的小东西来做,然后给那些商贩让他们往外发。
听卫青说很多外地客商开始来省城批发了。现在是有货就能走,等大哥小弟来了跟他们说说。就是小姑娘用的辫花、发带、卡子、围巾,甚至扣子针线都行。如果怕自己家生产的少,可以让全村人做,多了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来。缺资金了卫青那儿有,多了不敢说。几千块是有的。”冰兰道。
“卫青都能赚那么多了!等你哥来了我说说。”在一旁干活的大嫂李芳道。
“闺女你的脑袋比你大哥想得明白。咱们隔壁镇就建了袜子厂,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去做工了。在家的也像我们一样领活做。”闫玉芝道。
等周绍坤、周维青回来后,一听冰兰说的,周绍坤道:“眼前的确是机会,市场要起来了,既然县里乡镇都开始动了,咱们也没理由不动。早年你们老太爷那辈都是出去走商的,一年基本上回不了几次家,人到哪,生意到哪儿。
也就是近几十年世道不允许了,咱们这边人祖辈都有做生意的,人们都说我们这边的人天生就是商人。骨子里就有一把算盘。卫青不是要找货源吗?这次出去就让你大哥跟去,顺便看看咱们家能做什么?”
经周绍坤一说,周家人热血沸腾起来,纷纷说出各自的想法。冰兰不动的心仿佛也被感染,这才叫家吧!
周维青跟冰兰回来,带上家里的所有积蓄和冰兰给的一千块钱去找卫青。周家日子过的紧吧,全部继续也就百十来块钱。所以冰兰的数算是大数。冰兰把一小袋香榧让大哥带上,或许就能在外面找到识货的人。
换来的那片地再次被冰兰修整一遍,现在正是雨少的季节。冰兰的力气大,顺便把沟渠和道路重新修正了一下,靠边用竹子搭建了一个结实的凉棚。一切准备好,只等着来年种粮。
剩余时间就是做各种菜。为了自己的口福,用竹子在院子搭建了一个个晒席。买回十几个坛子专门做腌菜用。卫平不在后,做饭的事就落到了冰兰身上。农家做饭就那几样,加上原主的记忆和跟孩子们的实战学习。冰兰最终能把饭菜做的还算好吃了。
这远远满足不了她的欲望。看到淘来的那些书里有做饭的,冰兰如获至宝。开始认真学习做饭。孩子们跟着沾光不少,妈妈做的饭毕竟一直在提高。
饮食质量上去后,孩子们都抽高了一些,晚上看到冰兰也跟着认真学习,并且速度比他们还快。三个小的更加努力。卫华上一年级就有些大了,女孩的自尊心都很强。与一些小不点坐在一起压力很大。
第10章 初为人母 9
背地里没少努力。期末考上满分后,犹豫半天跟冰兰说关于跳级的事。
“你觉得行就好好把剩下的功课补上,也要学会二年级半学期的功课知道吗?”
“可我没书,不知道学什么?”
“这不是难事,这两天我就帮你找书,不会的问问老师,晚上回家问妈也行”
卫华眼睛一亮,“妈你都学完了?”
“不知道,不过我现在能看书了”
“妈好厉害!你行我也行。等暑假我还跳级”
“那就去做吧!家里会将你们养到毕业,学到那种程度全凭自己”冰兰一样教导那两个孩子。三个孩子还算省心,基本上不用她操心什么。她觉得孩子就应该这样,不能像卫阳似的,被胡凤英娇惯的不像样子。
大儿子卫民终于来了书信,冰兰能看明白,信写了两大张,意思很快弄明白了。卫民明年复员,这是其次。最主要的说了一个人,一个女人。他的对象,对象是他的同学孙凤荣。
同学?冰兰想起来,卫民是孟家的第一个男孩,孟怀山很看重长孙。在卫民七岁的时候便送去学堂上学,那时候还没分家。只是后来兄弟结婚,孩子越生越多,日子过得越来越窘迫。卫民上到初中就不上了,那时已经分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