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第414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阿娘,这次你跟水兰回去吧,阿爹在那边都没人照顾”冰兰找到张氏。
    “厂子好了没有?好了咱们一起走,你带着孩子我们怎么放心?”张氏肯定不会将女儿和外孙留下的。
    “我也走”冰兰想想,孙中山发动了二次革命,失败是一定的,失败后他带着人跑了,接下来会怎么样?
    没等冰兰他们做出反应,厂子就迎来了一队人马,XX大帅的手下接管药厂。“我是革命者,我孙子就在国民革命军里当营长”陈景林气得拿着拐杖大喊。
    “老爷子,国民革命军已经跑了,哈哈,现在我们接管了这里。您老还是老老实实回家养老,我这儿的人多,万一把您来碰了怎么办?”为首的团长道。
    一旁陈家的人劝着老爷子赶紧离开,人家个个拿着枪,你跟他们讲什么?
    “我不走,这是我为孙先生建的厂子,我要支持孙先生修路!”老爷子还在喊。众人强拉着离开。
    陈继民问要不要回南洋避避?陈信民不敢做主,一家子都看老爷子。
    “我不会走!革命已经成功了,帝制已经被推翻。这些宵小蹦跶不了几天,只要你们还是陈家子孙都不能走!”
    一群人只得先回村上,女人还在那里。冰兰将信民和继民叫道一旁:“你们绝不觉得老爷子有些不正常了,是不是年岁大老糊涂了。你可以折腾没咱们可不能跟着这样折腾了。孙先生已经出国避难,国内被北洋军阀掌控,如果他一直不回来难道我们就这样无休止的等下去?南洋的生意怎么办?”
    信民一筹莫展,“爷爷这样是不妥,现在能怎么办?学民不知道去了哪里?”
    冰兰道:“大哥,我想带着孩子先回普吉了”冰兰不想在这里毫无价值的耗着。陈信民没更好的办法只好答应继民先走。
    一上船,船没开向外海,而是去了青岛。陈继民不知道冰兰要干什么,既然她要去一定有事。冰兰的确有事,青岛属于德国殖民地,一战期间日本人举着对德宣战的旗帜首先攻占了青岛。将属于中国的领土划到自己手里。
    第233章 奋斗在南洋  26
    冰兰一直再考虑这事该怎么办?她太渺小, 没有话语权, 现在是北洋政府当权,作为被英法认可的政府, 出面的只能是他们。
    她这次要见的是深受袁世凯器重,又很有爱国热情的徐世昌。徐世昌曾是光绪年间的军机大臣,袁世凯谋臣, 民国大总统。只是在袁世凯上位后避世青岛。袁世凯几次邀请其复出都没成功。
    冰兰站在白色二层洋楼前递上自己的拜帖和一封言简意赅等等书信等候, “夫人,每天来见老爷的人很多,我劝你不要等了, 留下地址, 如果老爷有时间我们会通知您”门房道。
    一个女人来见老爷能有什么大事?门房根本就没当回事, 等了一天,一直没消息。第二天冰兰再去, 依然没见到, 过了三天后,冰兰不想等了, 而是晚上爬上徐家的二楼跳窗进去。不过很快被护卫发现,正好徐世昌见到了。
    “情非得已, 徐老莫怪”冰兰赶紧道歉。
    “你是要见我吗?”徐世昌怎么也想不出这个女人见自己能有什么事,居然还能避开护卫上了二楼。
    “是的徐老,我想单独与您谈点事”
    徐世昌点点头让护卫全都下去, “进屋谈”如此淡定从容的女子, 他相信没有恶意。
    林星朗终于见到了媳妇和宝宝, 团聚的喜悦掩盖了很多无奈。冰兰回来开始着手准备,依旧将生产的青霉素运走然后收起来,其余的该卖就卖。
    这是工厂的秘密,就是生产它的工人一样不知道自己生产的是什么。罐头卖出去的很少,不是没人要,而是都被冰兰封存。陈家合股的饼干厂开始生产压缩饼干,几乎都被冰兰买下来。紧接着又去英国购买了一艘五千吨的货轮,德国买了一艘快艇。
    这些都可以让徒弟们做了,安安现在已经十七了,他们里面有一些被送到欧洲留学。没去的开始帮着冰兰做事。
    林星朗什么也不问,他和埃里克斯已经将冰兰想象描绘出来的冲锋.枪做出了一个试验品。冰兰忙完后又提出一些观点和改进意见。冰兰想拿出来实物,却没办法解释,那毕竟是三十年后的样子。
    改吧,男人总要做事才能体现价值。新的货轮带着冰兰要的钢材和子.弹、铜、制药设备及原料到港。大徒弟安泰现在成了一名船长,货船上都是自己培养出来的青年人。
    冰兰带着家人上去参观了一番,随后安字辈的徒弟聚在一起开会,林星朗应邀第一次出席。
    冰兰以前没让林星朗知道太多自己的事。会议的内容完全超乎了林星朗的想象。
    冰兰要再去国内药厂,建兵工厂。 “安国,你负责云南吧,过去找蔡锷或唐继尧将军,协助他们建兵工厂,我们建药厂。我们提供.45ACP口径半自动手.枪、MG26机.枪、M40冲锋.枪的技术。
    安泰,将这边需要的东西卸下后你去将马六甲的货装上到新加坡想办法联系到中山先生,看看他想在哪里建兵工厂.......”
    等冰兰安排好事情后,所有人都去做事,林星朗淡定后微笑道:“需要我做什么?”
    “你带几个人去山陕一带雇一些15—20的青年来,我们需要一批人手做安保。”
    “要多少人?”
    “一千左右吧,给船上补充一下,厂子我想再扩大一下,都需要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