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页
这样一来,自然比光盖宿舍要多花费不少。徐子凡做了份预算表交给刘社长,刘社长已经体会过好几次他要东西的本事了,这回连讨价还价都没有,直接按他的预算金额批给他了。不过话也说得清楚,款项拨过去可是不能追加的,徐子凡微笑表示没问题。
他已经富余出了一部分了,就算还有什么没考虑到的应该也够用了。
这会儿不是年节,工厂没有那么忙,耕种又结束了,徐子凡就让本村里想盖房子的男人都去盖房子,不想盖的继续在工厂当临时工。盖房人数不够,就又让村里人找了他们的亲戚朋友。
这年头大家都穷苦,自己过自己的日子,生怕亲戚登门打秋风。他们东方红大队忽然间能帮亲朋好友了,乡亲们都高兴得够呛。之前他们也有一小部分人想过,能不能叫娘家的兄弟姐妹过来做工,但之前都是集体工分制,他们也不好叫其他大队的人。这下他们自己挣上工资还能帮娘家亲戚或者朋友兄弟们找活计,都特别骄傲,腰背挺得直直的,多了不少信心。
而被找来选上的人们也都心怀感激,对他们这边更加向往了。村里的年轻小伙都成了香饽饽,特别好找对象,还有姑娘家的对象愿意过来定居的,一时间嫁娶喜事多了不少,人口也不明显的增加了。
村里这么热闹的景象让苏晴看了有些后悔,如果她没得罪徐子凡和杨婉云,那她现在就能进食品厂工作了。以她的本事,不做车间主任也得做个干事,每月35块钱的工资拿得多轻松?那样的话,她想去黑市就去黑市,懒得去就不去,反正有35保底了。可她把徐子凡两口子得罪死了,是怎么都不能去的了。
幸好她买了个自行车,不用再来回辛苦的走路了。而且她在黑市里一个月能挣100块左右,比工厂的厂长工资还多呢,再累也算有个安慰了。她现在就盼着吴志刚带她去随军,也盼着改革开放尽早到来,那样她才能自由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至于村里这个食品厂,在她看来过几年就会倒闭,工人自然也要下岗的,也没什么好羡慕的。
食品厂的员工宿舍盖得很不错,分成了三种,一种是六人集体宿舍、一种是单人小房间宿舍,还有一种是一室一厅可以给一家人住的宿舍。都不大,跟其他厂子差不多,更好的两室一厅给领导住的宿舍暂时没有盖,因为他们厂这个级别的领导也就是徐子凡和杨永庆,暂时没有这方面需求。
因为盖宿舍要招其他工人的事,工厂里所有工人都更认真了,谁都不希望自己被刷下去。徐子凡买了个很厚的本子,记录村里每个人的表现,人人都有擅长的东西,不适合做工人,不代表不适合干别的。
他把一部分人调去养猪、养鸡鸭鹅、养鱼、打猎等等,他们就适应得很快干得很好。这些暂时是给他们记工分,但徐子凡的计划是将来像工厂一样开工资,大家就努力学习专业技能,希望将来这些活计有转正机会的时候能牢牢抓住。村里的一切都上了轨道,形成了一个县城缩影。
第88章 霸总知青20
在徐子凡将村子全面发展起来的同时,杨婉云已经在不同的报刊社发表了二十几篇文章,然后签了合约,开始稳定地在一家报刊社做专栏作家,每周连载中长篇励志故事。这篇故事连载了两个月之后,被一家出版社看中,已经谈好要出版了。
刊登文章跟出书可是完全不同级别的,这意味这杨婉云有了一个重大的进步。杨永庆和冯玉英看着女儿、女婿的成就,简直做梦都要乐醒。现在家里唯一欠缺的就是一个可爱的孩子了!
这天吃饭的时候,冯玉英就对催上了他们俩,你们啥时候要孩子啊?现在趁我们两个还年轻,能帮你们带孩子,你们也轻松点,再说凡子家里也该催了吧?结婚快一年了还没孩子算咋回事?rdquo;
杨婉云每天去学校给学生上课,回家还要备课、写文章,其实很忙,想到要怀孕生子,她就有些迟疑,凡哥,你家里那边hellip;hellip;催了吗?rdquo;
徐子凡摇了下头,不用担心这个,他们肯定还以为我天天下地干活过苦日子呢,连信都不敢给我写,怕我管他们要钱。rdquo;他看向二老,说道,爸、妈,我在京市的时候听人说过,太早生育对母亲的身体不好,对孩子也不太好。最好是在27岁左右生孩子,这样更容易母子平安。rdquo;
啥?27?那不还得等8年?!rdquo;冯玉英吓了一跳,摆摆手说,你这听谁瞎说的?大家伙儿谁不是18、19就生孩子的?有的早的16就生了,也没看他们咋地,肯定不是真的。rdquo;
杨永庆也抬起头露出不赞同的神情。
徐子凡笑说:不是说早生一定不好,只是晚点生好的几率更大。比如更健康、更聪明、更壮实之类的,反正我们还年轻,不等到27也得等到23以后吧,不着急。到时候咱们家生活更好了,孩子的日子也更舒坦。rdquo;
从27降到23,就是从8年降到4年。冯玉英想想觉得还是能等一等,虽然结了婚总不生孩子容易叫人说闲话,但徐子凡那么有本事,说的话还是要听进去。既然早生对闺女和外孙都不好,那还是再等几年。
她想了想,叮嘱道:人都说一个家有了孩子才稳当,但我看你俩呀感情挺好的,要是决定晚几年要孩子,可不许瞎闹腾啊。咱家日子好过了,那也得一家人开开心心在一块儿才算好,知道不?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