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页
【hellip;hellip;】
生命一号暗自捂住砰砰加速跳动的心脏,诚恳建议,【不然你、你去苏安娜吧?真的!我相信以你的魅力她一定会不顾一切地爱上你的,这样一来就完全不会影响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剧情了耶hellip;hellip;】
这么一想完全就是合情合理一举两得的事情啊,他可真是太机智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一场大病+稍作休整hellip;hellip;耽误了这么长时间,大家久等了。
之后恢复正常更新直到完结,谢谢大家在断更期间还在支持我,冲过去就是一顿啾咪 3
第85章 八十五
自那一晚之后, 奥尔丁顿家的葡萄园仿佛成了伊丽莎白middot;班纳特的又一个秘密基地。
不需要走太远的路, 隔着一条河流却足够僻静, 整座园子没有多少工人也因此不会有闲人来打扰她。远离家庭的喧嚣繁琐, 宁静的午后,繁茂的葡萄树, 茶香四溢,松饼的浓郁甜意萦绕鼻尖, 一本诗集, 一张藤椅,再加上一位风趣幽默的朋友在旁陪伴,简直就是伊丽莎白理想之中再完美不过的生活了。
伊丽莎白很喜欢这位她认识不久的朋友。她觉得对方身上有一种非常独特的气质,仿佛和整个乡镇都格格不入,但偏偏他专注搭理葡萄园时候的模样又显得那么温柔和善, 似乎他就应该属于这儿, 属于这片与世无争的净土。伊丽莎白从未见过一个像杰伊这样奇妙的年轻人, 既没有同龄青年的浮夸气和坏习性,从不会去趾高气昂地使唤其他人, 也没有将这份家产当成难以启齿的耻辱。和她所见过的那些人相比, 杰伊middot;奥尔丁顿总是那样笑眯眯的,一副从不会生气的老好人模样, 尊重女性,照顾她们的感受,并且从未踩低其他人去吹捧自己,但又不会显得过于卑微讨好, 让她觉得软绵绵的没有骨气。和这样的人相处就犹如春风拂面,朋友之间的温馨和默契尽在不言中,每一分钟都不曾令人虚度。
伊丽莎白也从这段时间的交往中逐渐了解到这位新朋友的家世。
父亲苏格兰人,父母早亡,跟随着身为马戏团团长的养父四海为家。母亲则来自M国旧金山的纳帕溪谷。那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在春天有漫山遍野的花田和葡萄架子。最初父亲只是想要去新国度闯一闯,无意走入了一处云雾缭绕如梦似幻的葡萄园,就在那里邂逅了尚是美丽少女的母亲。这一次浪漫的相遇让父亲厌倦了继续漂泊的生活,他毅然和养父与朋友们告别,留在了这座葡萄园内。他的勤劳能干和对母亲的爱打动了固执的岳父,有情人终成眷属,不久后就有了他。
这本来会是一个浪漫美好的爱情故事。如果不是因为突发瘟疫,母亲病逝,小杰伊会有一个非常温馨的童年。而在母亲死后,父亲无法整日对着那座充满了他们往日回忆的葡萄园,他带着幼年的杰伊离开了M国,回到自己的家乡,携着这些年他积攒下来的财产,购置了一处不错的园子,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而这次他来到郎博恩,虽然父亲并不愿意儿子背井离乡去这么远的地方,但毕竟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也该自己出去闯一闯见见世面,就像当初的自己一样。他给了杰伊一笔钱,说这是他从小为自己打零活赚的,并告诉他如果没有做出一番像样的事业来就绝不要回来见自己。杰伊对此也并未多说什么,利用这些钱买下一片荒地,不分昼夜亲自动手将它建成了一座欣欣向荣的葡萄园。
这也是为什么镇子里的人都认为他家是暴发户rdquo;的原因。可很少见一个年轻人出手如此阔绰,再加上十里乡亲都不曾听说过哪家大户有奥尔丁顿rdquo;这个姓氏,理所当然地就如此认为了。而这个神秘的年轻人又从未现身作出任何解释,一传十十传百,加上最近宾格力一行人风头正盛,也就没有多少人愿意花这个精力亲自上门拜访,找出真相了。
可伊丽莎白倒觉得这并非什么坏事。至少这样一来这座漂亮的葡萄园就得到了它应有的清静,而这个温柔内敛的年轻人就能够分出更多精力去照顾那些可爱的葡萄藤苗们,她也可以时不时过来忙中偷个闲,享受一下真正的悠闲的午后时光。
伊丽莎白很羡慕杰伊,除了羡慕他恩爱并且相互理解的父母,自由自在的山中岁月外,她更羡慕他毫无拘束的男子身份。他可以去做任何他想要做的事,拥有一份他感兴趣的能够一直坚持努力的事业,和一座安静的生机勃勃的葡萄园。他几乎拥有任何伊丽莎白梦想过的东西,而更令她羡慕的,则是他可以预见的,光明一片的远大未来。
这对于伊丽莎白,甚至对于所有的女性而言,都是可望不可即的美梦。
伊丽莎白总认为自己和别人有那么些许不同,而事实的确如此。在这里,但凡家境不好而又受过相当教育的青年女子,几乎都把结婚当作仅有的一条体面的退路,尽管结婚并不一定会幸福,但总算给她自己安排了一个最可靠的储藏室,日后不至于挨冻受饿。但伊丽莎白却从未这么想过,她坚定地认为婚姻必定要嫁给自己所爱的人才能称之为婚姻。否则即便你出身高贵,温柔贤惠,陪嫁丰厚,也只不过是多了一出装饰着假面笑脸的独幕剧而已。可悲的是她所有的姐妹们似乎都不这么想,更别提自己的妈妈。如果说在家里唯一一个还能和自己分享心事的,那就只有爸爸了,可他毕竟无法完全理解女儿们的心思,很多苦恼伊丽莎白都不能与人分享mdash;mdash;直到这位奥尔丁顿先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