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页
程荣摇了摇头:“再给他点时间吧。”
“那,我们还去北地吗?”阿萨有些期待又有些担忧地问道。
“去,当然去。”程荣回道,“别担心,一切都会顺利的。”
而另一边,贺长季回到了城主府。
“程荣见过哈达尔了?”邵清仪随口问道,“他们俩父子谈得怎么样?”
贺长季摇了摇头:“哈达尔没答应。不过,程荣的态度倒是很坚决,有他在,北地的情况应该能很快稳下来。”
“这回,你要跟着一起去吗?”邵清仪闻言,问道。
“不去。”贺长季非常干脆地回道,“要是事事都得我亲自出马,我还培养底下这些人做什么?这种小事,让辛宇看着就行。”
说着,他低头亲了亲邵清仪的额头:“我可是有家室的人,谈和这种事情,哪有陪夫郎重要?”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
第一百三十二章
还在梁国北地流窜的胡人, 如今就是过街老鼠般的存在。
这其中既有贺长季的推波助澜,也有他们自身的作死行为。
这两年多的作战中,贺长季奉行着“能智取绝不莽干”的原则, 动用了诸多手段。
先前在南境的经历让贺长季很受启发, 意识到宣传之力的强大之后, 他一边让属下收集各种不利于胡人的丑闻,一边则派人深入北地百姓的真实生活,初步建立起了关系网。
随后,就是铺天盖地的宣传。
这部分的宣传内容非常简单, 就是大吹特吹南境以及涪城的美好。
大概是没想到贺长季会主动出击,哈达尔留在绥河岸边的守卫很少。
贺长季带着大部队一下子就占领了绥河两岸, 并且以此为据点保障了南北两岸的水路畅通。
所以大量北地百姓在这种铺天盖地的宣传之下,来到了绥河边上,由南境的士兵们护送去了南境。
哈达尔愤怒极了, 他派出了大量精锐来攻打贺长季,结果贺长季却滑溜得跟泥鳅似的。
一旦胡兵来袭, 他就指挥军队退到绥河南岸。
哈达尔起初命令这部分兵力镇守绥河北岸, 结果却发现敌人竟然还能从其他地方入侵北地。
这些军队,自然是乘坐着涪城特产的远洋船漂洋过海给北地百姓送温暖的。
依旧是同样铺天盖地的宣传, 只是除了原先南境的百姓生活多么幸福安乐外, 还多了第一批去南境的百姓如今生活是如何得充实快乐。
受刺激的北地百姓又一批批地被送往了南境,而统领北地的胡人们却开始发现北地百姓出走造成的巨大问题:干活的人,少了好多!
地没人种了、马没人喂了、衣服没人做了、就做饭菜的人都没了!
哈达尔赶紧把守在绥河的那批人调了一部分去堵想要逃亡的北地百姓。
但他的军队虽然勇猛,人数却不多。
北地百姓少说也有上百万人,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离开北地,但在四处迁移的也有几十万人。
这几十万人,走的路也不集中, 他们哪可能都拦下来?
软的不行,他们就来硬的。
杀鸡儆猴、屠杀百姓这些手段一用,果然把想去南境的百姓给镇住了。
但同时,也更加激发了北地百姓的反抗欲。
贺长季趁机大肆宣扬胡人的恶劣行为,包括屠杀百姓、强抢民男民女、搜刮民脂民膏等。
这一桩桩恶性,单独来说,与以往的世族们做的行为没什么两样,但合在一起就显得极为恶劣了。
更何况,胡人原本就是梁国的敌人,而且上一次入侵对北地百姓造成的伤害依旧存在。
这一番宣传,彻底把百姓们对胡人的仇恨激发了出来。
贺长季又火上浇油,把梁国的动乱全部是由胡人引发的这个重磅炸弹扔了出去。
这更是让民愤上升到了一个高度。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百姓们平日里看着顺从无力,但当他们团结起来的时候,就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在贺长季的推波助澜下,各地都发生了推翻胡人当家作主的起义活动。
哈达尔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所能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小。
而那些被百姓们赶出去的胡人们,要么去其他城市投靠,要么在外流窜。
直到哈达尔被俘虏的时候,还有大量胡人小队分散于梁国北地的山林里。
这些胡人小队,迟早会被一一发现并受到制裁。
程荣身为胡王,总归还是希望能少死几个族人的。
所以他这次去北地谈和,一方面是作为胡人首领、代表全体胡人表达诚意,一方面也是也是希望能够让还在流窜中的胡人小队们知道,只要他们愿意投降,就能重新回归族地的怀抱。
谈和的双方,既有程荣和代表着贺长季邵清仪的辛宇,也有从族地赶来的胡人贵族和其他胡人代表。
但这些对于邵清仪与贺长季来说,都不算什么大事了。
尘埃已经落定,整个梁国一统的态势已经明朗,他们可以安安心心地享受着难得的悠闲时光。
这些时日,贺长季为邵清仪跑上跑下,操碎了心。
邵清仪的孕吐反应过于强烈,贺长季看着心疼,却又无法以身代之。他只得搜罗据说可以有效缓解孕吐的乌梅,在所有邵清仪出入的地方摆上一盘,以便他能够随时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