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页
“这算是我的一点特长吧。”周易说道,“我天生对空间距离比较敏感。”
“那你不看球?”杜伟继续问。
“看。我会看一眼……”
“就看一眼?”
“对啊,要不然还要看多久?看一下,确认足球在哪儿就行了。”周易继续解释。面对队友们的疑问,他显得很有耐心。
听到周易这么说,不少人都沉默了。
他们踢球眼睛几乎不会离开足球,至于球场上的情况,那才是偶尔看一眼的。他们入股不看足球的话,就会觉得自己压根儿控制不住足球。
但周易竟然可以不看球,还能做好传球接球的动作。
他们可以不相信周易说的话,可是这一天半的训练让他们觉得周易说的没错。
周易的嘴巴可以说谎,可是他在训练场上的表现不会说谎。
张琳鹏听的目瞪口呆,然后一句脏话脱口而出:“我操!”
大家都看向他,他接着说:“难怪你能在多特蒙德打上首发!我服!”这位许根宝的得意弟子,国内同龄球员中的佼佼者,向周易竖起了大拇指。
“我也服了。”杜伟拍了拍周易的肩膀。
其他人也纷纷对周易的能力表示了称赞和惊叹。
队友们对周易热情了起来,更衣室里的气氛也活跃了不少。
周易微笑着接受了的大家对于他的称赞,还顺便表示了一下谦虚。
正如他对自己父亲所说的那样,这群以年轻人为主的国脚们,真的比较好接触。
……
媒体上也出现了有关周易国家队训练的报道。
当球迷们看到“周易迅速融入了球队,和队友们训练中配合默契”“周易和队友们相处融洽,训练中有说有笑”……这样的报道之后,都长出了口气。
谁都知道中国国家队历来的情况,周易作为一个在中国足球一丝痕迹都没有的彻彻底底的新人,就像是一张白纸一样,他在国内足球没有人脉和关系,也不认识什么人。
大家总是担心他无法融入球队,会受到队友们的排挤、嫉妒什么的。
但这样的情况没有发生。
球队不内讧,球迷们就放心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不是吗?
第70章 他们是我们需要的人
两天的集训之后,中国队的训练就不对外开放了,随后就在训练基地里,国家队和上海当地的一支中甲球队踢了两场教学赛。
这两场教学赛,第一场周易首发出场,踢了半场被换下。
第二场在下半场替补出场,也踢了半场。
因为是不对外公开的教学比赛,所以没有媒体到场,看台上空荡荡的也没有观众,只有教练组的教练在那儿支了一台DV,将比赛拍下来,用作录像分析。
周易的能力在比赛中体现的比在训练中更加淋漓尽致。因为比赛中有很多训练中不可能预估到的情况。
而周易处理起这种情况来,真的只能让人叹服——他处理的就好像是一个经验老到的老将一样,和他的年龄、长相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国家队的其他国脚们真的是不服都不行了。
因为同样的情况,他们处理起来就没有周易那么从容了。
他们在各自俱乐部也都是打上比赛,甚至还是主力的人,比赛经验也不少了。但一到了比赛中,感觉就不对了。
“经验”这个东西听起来似乎有些玄,但说白了,其实就是“办法的积累”。当一种情况你遇到足够多次,有了足够多的处理办法之后,你再碰到这种情况时就会胸有成竹,不会手忙脚乱了。
经验老到的人就是在人生中经历过许许多多各种情况,每一种情况他们都有足够的应对之法,这样的人自然就会显得从容。
在球场上也是如此。
周易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一个已经踢了很多年职业联赛的“老将”,和他其实只踢了四场职业联赛的履历完全不同。
这也是让很多人感到奇怪的地方。
最后他们也只能将之归结为有些人就是天赋横溢,普通人需要靠重复无数次才能积累到的经验,这样的天才却可以完全做到无师自通,简直是……生而知之。
其实没有人知道,周易也是靠无数次的积累才拥有这些经验的。只不过他可以在梦中积累经验,可以把做梦梦到的经验带到现实世界中来。
如果没有虚拟的系统,周易可能需要五年六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他现在的高度。
……
周易在比赛中所体现出来的这些素质,在场下看球的教练组成员们体会的也很深。
“我一开始还以为他第一次入选国家队,和这些球员配合应该有些生涩,不会很默契的,初期传球失误一定会很多。没想到……”教练席上,助理教练付柏看着在球场上处理球的周易啧啧叹道。“他一点那种陌生感都没有,和这支球队配合的很默契!”
高宏博在旁边微微一笑:“我听说过一个有关周易的‘传说’——说他无论在哪支球队,不管是多特蒙德的U17还是U19,或者是一线队,他融入球队的时间都非常非常快。他的第一堂训练课总是一点新人应该有的问题都没有。还记得他刚到球队来的第一堂训练课吗?”
付柏点头。
“也完全没觉得像是一个初次入选这支国家队的球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