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第35章北大实习(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因为他知道,要是论文答辩通不过,自己就不能顺利毕业,上几届都有人因为毕业论文没通过答辩而延期毕业,甚至个别人不能毕业,管凌天可不希望出现那样的结局。
    两个多月时间过去了,管凌天终于写出了毕业论文的初稿,共计4万6千字,然后,又经过胡育才教授的五六次修改,总算最后定稿。
    硕士毕业论文答辩的日子定在了2009年5月23号,昨晚,管凌天一直睡不着,同寝室的阮小志也失眠,他也是同一天论文答辩,管凌天一晚上都在回忆毕业论文的内容,并设想很多明天答辩导师可能提的问题,心里忐忑不安,生怕明天会出什么差错。
    管凌天对阮小志说:“我的专业功底在四个同学中是最浅的,我对明天的毕业论文答辩还是没有信心,真担心会出问题。”
    阮小志也说:“是啊,我的毕业论文更糟糕,开题都经过三次修改才通过,主要是一些资料收集不全面,导师觉得论文质量不高,但愿明天不要再出什么岔子。”
    管凌天说:“我们做最充分的准备,至于什么样的结果,只有接受了,再说,我听说即使毕业论文答辩不通过,还有一次机会答辩的,我们还是不要太担心了。”
    两人又坐在一起互相鼓励,对各自的论文进行探讨,直到晚上十一点半,才熄灯睡觉。
    第二天上午9点,硕士毕业论文答辩仪式正式开始,七个答辩导师坐在了管凌天和同学陈红红、胡青青、崔柳的面前。
    他们是来自本校和青昆师范大学、青昆大学和青昆省社会科学院的语言学专业的专家,只见他们个个面部表情严肃,仿佛在审查犯人一般,这让管凌天更加紧张,手心都出汗了。
    胡育才教授作为首席研究生导师和答辩的主持人,他是不能参与提问的。
    他一下子也看出了四位研究生弟子的紧张情绪,于是说道:“今天热烈欢迎几位全省的语言学专家参加我四位研究生弟子的毕业论文答辩,请你们四位同学放松心情,全力投入,把平时学到的东西跟诸位导师汇报一下,我相信你们都能通过答辩的。”
    这样一说,管凌天一下子放松了,不再紧张,他第二个出场答辩,首先他向各位导师深深鞠了一躬,然后介绍了《道德经》一书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
    如水、谷、婴儿、母、子、朴等都形象地表达了“道”的内涵和深奥的哲理。
    “水”象征了趋下居卑和柔弱但坚强的高贵品质,“婴儿”实质上是最高品德的象征,“母”象征着天地万物的根源和始源的“道”,“子”象征着由“道”而生的万事万物,“谷”象征着处下不争、谦柔包容的品质,“朴”象征着去嗜欲、守素朴、勿扰民的品质等。
    本论文就是对《道德经》一书中的象征手法进行分析、梳理,以便更好地把握老子这位语言大师的思想实质。
    接下来,管凌天依次回答了各位导师针对论文提出的一些专业问题,导师都对管凌天的回答点头称赞。
    经过两个多小时,管凌天和陈红红、胡青青、崔柳四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完成,最后,经过答辩委员会导师一致同意,四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全部通过。
    这意味着管凌天的三年研究生生涯即将结束,此时此刻,管凌天感觉时光的脚步走得太匆匆,他要感谢很多人,过去三年发生的一切,一下子又恢复记忆了。
    正如他在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后记写的那样:“弹指一灰间”,转眼我的三年研究生生活就要结束了,我是个留恋过去的人,象看完电影一样,我愿意回放电影中一些终生难忘的片段。
    2006年4月23日早上,天空下着雨,提着行李箱,我只身一人从江北省金水县来到2300公里之外的青昆省西仁市参加研究生复试,一切是那么陌生,一切又是那样充满期待。
    我的求学路正如这漫长而曲折的2300公里道路,中专、大专自考再到考研、读研,对于一个已过而立之年参加十年工作的人来说,我走了很多弯路,浪费了太多宝贵时间,犹如那些上山下乡知青耽误了文革十年。
    读研,对我来说是个新的起点,犹如犯人获得新生,饿牛闯进菜园。
    毛主席说得好:‘一张白纸好画最美的图画。’我暗下决心:一切推倒重来,三年时间,我这块“废铁”回炉后一定要打造出一把锋利的宝剑。
    岁月如梭,往事历历在目:忘不了,在想放弃读研时,母亲那非常失望的眼神;忘不了,在为学费一筹莫展时,父亲拿出了他的养老钱;忘不了,在刚上研一畏难时,导师的谆谆教诲;忘不了,在遇到困难时,四位同学的相互帮助;忘不了,弘文楼2502的教室里,有我狂背国学经典著作的身影;忘不了,研究生公寓588室,有我手不释卷、冥思苦想的身影;忘不了,学术报告厅,有我异常活跃的身影;忘不了太多的忘不了……
    三年,我是为了太多的人而读研,经过冬天的酝酿,春天的播种,夏天的成长,如今就要迎来秋天的收获,收成如何,自有大家评定。
    因为对写作很感兴趣,在读研前我曾经发表了一些文章和论文。入学后,导师胡育才教授鼓励我多写以练笔,为撰写学术论文打下基础。
    刚开始写学术论文时,确实感觉很吃力,一是因为我的语言学专业底子薄,二是因为论文的撰写要求比那些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要高得多。
    导师胡育才教授不厌其烦地帮助我修改,并提出很好的建议,努力终有回报,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在《江北社会科学》等发表3篇学术论文,为硕士毕业论文的撰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篇硕士毕业论文正是在尊敬的导师胡育才教授的悉心指导和亲切关怀下完成的。
    三年来,导师在学业上给了我无微不至的指导和关怀,从基本课程的学习、论文的选题、开题、提纲、初稿、修改直至定稿,无不倾注了导师的大量心血。
    他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勉的工作精神、踏实的科研作风、为人师表的高尚风范,不仅激励着我在学术的道路上努力探索,更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树立了楷模,并使我终生受益。
    在论文顺利完成之际,谨向恩师致以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这三年的学习期间,也得到了青昆民族大学文学院及研究生工作部领导、老师们的支持和关心,在此表示最真挚的感谢!感谢我的父母及妻子、朋友对我在求学道路上的关心、鼓励和支持。他们的支持与鼓励都化作我继续前进的动力。
    最后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评审我的论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