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页
卫承安只觉得像是在做梦。
他今日进宫见到陛下的第一面,就觉得陛下并非传言中的那种无能傀儡。
就这么一天过去,在他出宫之时,居然得知了这样一个惊天的消息。
卫家虽然家世浅薄,是从他祖父在围场的刺杀中,为先帝挡了一剑后才开始发家的。
但也正是因为家世浅薄,得到了苦世家已久的先帝信任,他祖父其实手中,还是有几份力量的。
他祖父当初是围场的侍卫,但救了陛下之后,便直接升为统领,掌管着围场的几千骑兵。
祖父死后,他父亲卫向明接任爵位。
他父亲是个热衷于享乐的人,对于整日待在臭烘烘又无聊、冷寂的围场,哪里忍得了?
所以便把一切,都交给了副统领打理,一心想着回到繁华的京城,能弄个清闲又有权的文职。
对于父亲这种做法,围场之人也是很无可奈何,但他们是自小看着卫向明长大的,早知他的德行,无力回天,只等着接下来的小主人靠谱点。
等后来,陈氏生了卫承恩之后,卫承恩是惯瞧不起这些寒门出生的,只跟陈氏那边的世家大族子弟交好。
愿望又落空了。
直到,慕容辰登基以后。
围场现任的副统领,带着人来投奔了他卫承安。
短短不到十年,东凌国已经换了五个皇帝,皇室不兴,哪里还会有心思出巡享乐,于是,各地围场和行宫都如同冷宫,乃是被抛弃之地。
再这么下去,他们那些人,一辈子都没啥指望了,守着山林混到老。
卫承安是皇帝的表弟,现在又一跃变成安平伯的嫡子。
再者,比起有陈氏做靠山、势力雄厚的卫承恩来说,卫承安可以说是,很需要他们的力量的。
于是,二人一拍即合。
在府里时,妹妹总是艳羡卫云萱有个好外家,能给她撑腰,让她一出生就是名正言顺的嫡女。
甚至卫云萱每去一次陈家,就能带回许许多多的珍宝,这些东西,大部分她连见都没见过。
听她在跟前抱怨的次数越多,卫承安对陈家的境况,也就越了解。
看先帝和太后的种种动作,竭力削弱世家,陈家如此富贵,仍不知收敛,不过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于是,他觉得自己抓住了机会,便开始主动得注意陈家,安排人盯住陈家。
现在陛下将光明正大的机会,递到了他的手中,他如何不珍惜?
卫承安拱手,“是,草民必不让陛下失望。”
陆秉行想起前尘往事,提醒一句,“有些事,朕的人做起来不方便,朕现在给你可以指条路。”
听了陆秉行简单几句,卫承安双眼微闪,看来覆灭世家之事,皇室真得已经要忍耐不住了。
连这些隐秘,都早已一清二楚,只待机会到来,便要其万劫不复。
他点点头,领命而去,这是卫家的机会。
爹肯定会很高兴的,他早就受够了陈家那群自命不凡的人,整天骑在卫家头上作威作福!
第二日上朝时,太后便直接宣布,陛下已经成年,登基半年以来,也已经学会如何为帝王之道。
即日起,太和殿便撤去珠帘,而太后便要回慈恩宫颐养天年,从此后朝中种种事宜,皆由陛下一人乾纲独断。
此言一出,朝中大臣惊愕不已。
自陛下那日开始独断朝纲之时,他们就预料到,这一日可能将要来到了,但却万万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慕容辰已经是敬仁太后手中,成长起来的第四位帝王了,这这么些年来,还没有一个帝王,在生前便开始独立理政,现在的永元帝竟然是第一个。
在他们眼里,太后娘娘对朝政那是万分迷恋,绝不可能轻易退下,哪怕陛下最终争斗胜利了,也绝对是一番血雨腥风。
可今日,这事居然就这么发生了,陛下居然能兵不血刃,直接亲政。
这本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陛下果然好本事,只是不知道,是动用了什么手段。
那些保皇党老臣们,也很是惊喜,连忙跪下来高呼“陛下圣明、太后圣明”。
但最惊讶的,还是杨家诸人,慕容辰已经是陛下的最后一个儿子了,他以为,只要将慕容等死,便可轮到他们杨家人了。
谁能料到太后,居然就这么直接放弃了,就这么撤退了。。。。。
那他们这些年来,兢兢业业为朝廷付出,是为了什么?
那是因为一直以来,他们都认为,这是他们杨家的朝廷啊。
现在告诉他们,一切都打了水漂,所有全是为他人做嫁衣。
杨家呆立着的几人,在纷纷跪地的文武百官中格外显眼,直到身边交好的同僚,拉了他们一把,他们才咬牙切齿的趴伏了下去。
陆秉行站在高高的龙椅前,望着众臣俯首,心中并没有多大的惊喜,皇位只不过是治国的资格而已,他是最优秀的,所以他理应得到。
……
年轻的帝王,睁开了眼睛,开始专心政事,举贤任能,将前人扎根的势力,慢慢串联起来,同时也开始发展完全属于自己的新兴势力。
转眼间,时间便迈入了二月。
春闱会试开始了,这也是他登基以来的第一届学子,重视非常。
开考之后,每一日,陆秉行都会前往贡院考场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