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页
夫妻俩其实是很忧愁的,都说一入侯门深似海,颜家无权无势,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未必能填饱肚子,搞不好还会砸死人。
可他们也知道,闺女不能不嫁。
比起让闺女快点进门把王爷抓在手里,杨氏觉得长乐元君的办法更好。做父母的无能,无法给女儿撑腰,她自己能立起来也是好事。
以女官的身份嫁人,总比以一介平民的身份嫁人好一点。
“元君准许你下山了?”
“嗯,以后不用常住山上,”颜知鸢点头:“其实师父也下山了,不过现在已经离开应天府。”
杨氏骂她不懂事,怎么也该请元君回家住一段时间。
颜知鸢也觉得心酸,师父收下她这个不能传承衣钵的徒弟,九十几岁的高龄还要为救她的小命四处奔波……哎。
杨氏:“你跟我说说,圣人为什么会忽然赐婚?”
“一切都是因为玉佩,”颜知鸢把鸳鸯戏水的玉佩给杨氏看,斟酌着说:“王爷也是生来就有半块玉,和我这块是一对。”
杨氏有点明白了。
“他觉得姻缘天定……觉得你们有缘,他不知道你有七块玉吗?”
颜知鸢:“以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
杨氏瞪大眼睛,往床上一倒:“哎哟,我头疼!”
颜知鸢:其实……我也……
晕了一会爬起来,杨氏问闺女:“我等会要去布庄一趟,你既然回来了,正好跟我一起去,也做几身衣裳。”
颜知鸢记得,分家产时,划到颜三爷名下的布庄离葫芦街不远。遂点头,起身稍微梳洗一下,便跟随杨氏往外走。
家里原本只有一辆马车,如今又添了一辆,就是为了方便出行。在应天府,骑马真不如坐马车。就算是王公贵族,骑的是千里宝马,也不敢无故在城中跑马,既然骑马和坐马车速度都差不多,肯定是坐马车更舒坦。
原本的下人只有常嬷嬷、两个丫鬟和一个小厮,人太多三房小院也没地方住。搬过来的时候采买了一批,接到赐婚圣旨后,颜承业又送来一批。
本来以为新院子已经足够大,现在要腾出两间房来放宫里送来的赏赐,立刻就变得不够住了。
颜三爷为什么一大早的不在家,他得看着人把旁边刚买下来的院子修一修,早一点能住人,好缓解家里的住房压力。
颜知鸢装作不知道亲爹多的一堆差事都是因为自己的缘故,一抬眼看到门口站着一个丫鬟,正跟坐在车辕上的小仆说话。
“城北新开了两间胭脂铺……姐姐知道哪家的更便宜更好吗?等小子结到月钱,就买一盒润脸的膏子送给家中老娘。”
“你倒是有孝心,也算问着对的人,”丫鬟笑着说:“两家铺子,木头招牌那家的东西更好,用料实在。赶巧啊!那就是咱们夫人开的铺子……拜见夫人,拜见小姐。”
丫鬟正说着,瞧见主子的身影,连忙行礼。
颜知鸢多看了赶车的小厮几眼,概因他的容貌气度在仆从里少有。
小厮讨喜的抿着一抹笑,对着她行礼:“小人蒋树林,拜见小姐。”
这一拜差点撞着车厢,怪实诚的。
颜知鸢赶紧让他起来,等扶着杨氏上车,把帘子放下。她才问:“娘,你还开了胭脂铺子?”
“分给你爹的铺子里也有经营不善的。我们商量着把铺子重装一下,开了个胭脂铺子。我嫁妆里就有上好的胭脂方子,不拿出来换钱可惜了。”
杨氏吩咐蒋树林,一会绕路去看看另一家铺子……胭脂铺开张的时候,没听说城北有新的胭脂铺要开业,不会是跟她打擂台的吧?
“好咧!”
蒋树林很有精神的答应一声。
颜知鸢就感觉到马车换了个方向,掀开帘子的一角往外看,发现街边有一排站得整整齐齐的人,等靠近一些才发现,那并不是真人。而是栩栩如生的陶俑,和真人一般大小。
三个壮汉每人拉着一辆板车,车上各有九个神态不一,动作不尽相同的陶俑。
蒋树林停下马车让他们先过。
颜知鸢很快想起陶俑的用途。
本朝不允许用活人殉葬,便以陶俑替之。
像这一批陶俑,工艺精巧,辅以彩绘。别的不说,眼睛处的那点留白给假人添了几分神采,好似随时能活过来一般。
如此想着,颜知鸢看到其中一个陶俑的眼珠动了动。
看错了吧……
接着,第一批经过窗前的陶俑九个陶俑齐刷刷转过头,十八只眼睛注视着她。
颜知鸢:“……”
她默默地放下车窗帘子。
“呼哧——”
马儿受惊,一头撞在陶俑上。
车厢剧烈的摇动起来,颜知鸢小心的护着杨氏。
外面蒋树林勒住马,冲着里面问:“夫人,小姐,你们没事吧?都怪小人没有看好马儿。”
“没有大碍。”
大街上出现惊马的事故,周围很多人围着看热闹。颜知鸢下车的时候,看到拉陶俑的大汉拦着蒋树林,凶神恶煞的让他们赔钱。
“陶俑被你们撞坏了,不能及时交货我们得十倍赔偿。你们不准走,得赔我们的损失。”
颜知鸢想靠近陶俑,被人拦住也不着急,不慌不忙的说:“我总得看看损坏的情况,不可能凭你一句话就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