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页
“怎么了?”周师傅看着梁悠拿着人家的东西来回地看,也有些纳闷。
周师傅在壁画修复上面是行家,在文物鉴别方面却并不精通。高鹏和张冲都是才开始接触文物修复的,自然也不太懂这些。
梁悠看了依旧沉默的中年男子一眼,摇摇头。“没什么。”说完将手里的烛台还了回去。“不好意思。”
中年男子什么话都没说,接过烛台塞回了自己的尼龙袋里。梁悠从他尼龙袋掀起的空隙里,看到他袋子里还装着不少烛台和瓷碗花瓶之类的物品,就都塞在一起,也不担心碰坏了。
岳青松看梁悠一直在晃神,忍不住问道:“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
“啊?”梁悠一愣,反应过来后摇摇头,“我没事。”
“那就是和刚才的烛台有关了?”岳青松猜测。
梁悠用凉水洗了脸,接过岳青松手里的毛巾擦脸,笑了笑说道:“算是吧,就是小惊讶了一下。”
梁悠原本看到那名中年男子就这么随便带着古董有些吃惊的。后来看他面色如常,又见手中的烛台虽然有些年头却像是一直被使用的,而并非从古墓之类的地方挖出来的。再看他带着尼龙袋里还有其他不少古董,猜测他应该做的是倒卖些老玩意儿的买卖。
“他应该是做古董生意的。”
岳青松听后点点头,明白了梁悠的意思。
都说“盛世古董,乱世黄金”,现在这个年代有闲钱有条件收藏古董的人是少数,所以古董生意并不怎么兴隆。不过即使如此,还是有人在做这个买卖的。
像Y省的古董街,就是因为靠近边境外国人多,古董街上的商人们利用他国人对华国古董文物的兴趣,向他们出售古董赚钱。至于卖出去的古董是真是假,实物又和他们吹嘘的是不是相符,这就是另一回事了。
梁悠看刚才那位中年男子穿着普通,尼龙袋里装的都不是什么贵重的物件,且烛台明显是一直在使用的。因此猜他是向村民低价收购手里的老物件,然后转手卖出去。
现在的人们对于家里的老物件可能古董或者能卖钱这件事没什么概念,如果有人愿意出钱来买,大多都会欢天喜地的卖给别人的。买方偶尔能捡漏捡到真正的好东西,不过大多都是些做工普通的民间物品。有几百年的年头,用于收藏的价值却不大。
梁悠已经把刚才那人划到了靠转卖赚点小钱糊口的范围里,殊不知自己这次却是实实在在的看走眼了。
第72章
火车最后停靠在了Y市的火车站。梁悠跳下火车在站台上深吸了一口新鲜空气, 总算是到了。
Y市的火车站不大, 几个人背着行李很快就出了火车站,却又开始犯愁了。
华国早就有了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政策。可是很显然,这项政策还没能在Y市推广开来。火车站除了工作人员会说普通话外, 其他人说的都是方言。
梁悠他们站在火车站外,身边人说的都是听不懂的话,让人一时有到了另一个国家的错觉。
好在岳青松之前和战友学的几句话派上了用场, 梁悠他们总算是找到了车站上了去古董街的公交车。
来之前周师傅跟来过Y市的熟人打听过了,Y市是朱砂的产地,所以书画铺和路边的小摊都有不少出售朱砂颜料的。
本来周师傅的打算是多去路边的小摊看看的,可真到了Y市才发现语言还真是个不大好解决的问题。于是只能放弃原本的计划,改为去书画铺。铺子里的人常和外面的人做生意,说话的口音应该不会太难懂。
购买颜料的过程倒是挺顺利的。几人到了古董街后找了家铺子, 周师傅把带来的样本给了铺子里的老板。老板放在手上捻了捻看了看, 一指不远处的一个袋子,让他们自己去看。
梁悠他们几个围着袋子蹲了一圈,仔细比对之后发现果然和他们需要的是同一种朱砂颜料。老板告诉k了他们制作方法, 怕他们不放心还现场演示了一遍。
“你们放心吧, 你们大老远来我是不会骗你们的。”老板操着带着口音的普通话一字一顿的边说边调制着颜料。
梁悠他们在一旁认真的学着、看着, 老板用的方法就是他们平时常用的一种,用朱砂调胶后使用。只不过用的不是常用的牛皮胶,而是鹿角胶。
朱砂原料的差别,再加上用胶不同,使得梁悠他们之前用的朱砂调制不出想要的颜色。这次就不同了, 最后成品的颜色和他们想要的一模一样。
事情进展的太过顺利,完全出乎了意料。梁悠还以为怎么也要跑几家店铺挑半天了,没想到一下子就找到了。
几个人站在原地有些茫然,这么兴师动众的出来,结果这么轻松就结束了?
周师傅在店里一边看着其他矿物颜料,一边跟老板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谈起了店里的生意老板却叹了口气,直言现在书画铺子生意并不怎么好,这年头有闲情逸致买字画的人终归是少数。
现在古董街里不少书画铺都也改卖古董了,有的直接就找人把铺子里的新的字画做旧,假做是什么名家大作,卖给来这儿淘宝的外国人。
“这东西只要你说是华国的古董,外国人就稀罕的紧。”老板笑着摇摇头,也颇有几分无奈。
“把新画当古董去卖,这不犯法吗?”高鹏瞪大了眼睛,有些吃惊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