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第六百九十六章 风声不对,担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钱宁带着麾下的四名锦衣卫好手,在济宁城向张昭辞别,带着张昭的书信、奏章至京师。
    船到通州,他们便换马直趋京城。四十里路,快马只需要半个时辰就能抵达。
    当然,如今京师东面越发的繁华,官道上行人众多,不存在把马速飙起来跑,那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上午十一点许,眼看着就是中午,钱宁一行三人才堪堪抵达城外十里的美食镇。
    “去镇中歇歇脚,饱餐一顿,再进京。”
    钱宁常年在京师厮混,对京师中的节奏、风气很清楚。他晚一个时辰送到,问题不大。报纸的样稿现在还没定,只要有大新闻,他们还会改。
    “谢大人。”
    属下的锦衣卫们一阵欢呼,放低马速,进了美食镇美食街中,找了一家酒楼吃喝起来。
    如今京城、北直隶都实行的警察管理的制度。锦衣卫当街横行、敲诈勒索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而街面上的青皮、无赖、乞丐也早就清空。被流放到奴儿干都司。
    京师这里早是风气清正。
    但是,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依旧是可以在大街上横着走的存在。
    “官爷,请!”
    店小二几乎想要捏着鼻子,钱宁几人身上都快要馊掉。反正在运河上飘了五天,就算秋季这味道也不好闻。
    钱宁几人哪里管得了这店小二,要了酒菜,大快朵颐。霸王餐倒不至于,钱宁手里有些银子。张昭给他指点过赚钱的路子。
    正吃着饭,酒楼大堂里的各种议论声也逐渐的传到耳朵中来。
    弘治年间,锦衣卫指挥使牟斌执掌卫事以来,他干的最多的事是敲诈富商。这十几年下来,年轻人们已经忘记锦衣卫还兼职干着密探的活儿。
    即便是钱宁几人身穿飞鱼服,这些百姓也不过是把声音压低几分,该聊什么还是聊什么。
    “依在下之见,兵部之权被枢密院侵夺,确实没有存在的必要。”
    “呵呵,你还是个读了书的人,前宋旧制也不知道吗?谁说枢密院和兵部无法并存?说白了就是那些官儿想揽权罢了。大明的胜仗可都是张大帅打的。”
    “兵头势大,将来恐有不忍言之事。没见汪大令都改弦易辙,主动叛逃张伯爷的阵营吗?”
    “刘司马乃是国朝名臣,听他的没错。”
    一名校尉压低声音道:“百户大人,京师的风声似乎不对劲啊!怎么赞同刘大夏的百姓居多?”
    “什么百姓,都是一群闲人罢了。路边社,江湖吏部。”
    钱宁道:“嗯,先吃饭。”忧心忡忡。
    …
    …
    钱宁做人多乖巧、圆滑?他回城后先去洗澡,派人给锦衣卫指挥使牟斌报信:张昭写来的书信,包括一封奏章,其中一份抄录给真理报。
    张昭将会委托国子监中的好友李幽帮他送信。送信的名单是:首辅李东阳,三辅焦芳,储相、翰林院掌院学士王华。
    牟斌得知消息,心里有数,自是不会为难钱宁说要看一看书信的内容。他还没这么大的胆子。
    张伯爷一想不会惯着牛逼的人。寿龄侯那么牛逼的人,在张伯爷面前不是一样吃瘪,还被敲诈三万两赔偿。
    他知道书信的去向就行,再看书信内容就是“找死”。
    国子监生李幽在午后时分,正在教发司胡同里喝酒,这个叫做体验生活,在民间采风。
    钱宁先去东华门投了张昭的奏章,再去真理报报社办事。同时,派人找到李幽。稍后他将张昭的三封书信一股脑儿的给李幽,由其去各处投递。
    锦衣卫在文臣家里去,基本不会有什么好脸色。还得读书人和读书人打交道。
    李幽依次投书,先给王华,再给焦芳,最后在李府中等着。
    李东阳回府之后,听继子李兆蕃说同族、国子监生李幽等着的,将他叫到书房中,笑呵呵的道:“子远来找老夫所为何事?”说着话,烤着火。
    他为人诙谐,喜欢开玩笑。在私下里反而并不喜欢摆什么宰辅架子。现在便是如此。
    中秋将近,书房外的桂花飘香。
    李幽心里有事,他对当今的局面有点担忧,躬身道:“元辅,子尚兄自运河上发来书信,委托学生转交给元辅。”从怀里拿出书信,呈给李东阳。
    李东阳可以随和,但他不能不把首辅当回事。狷狂如他,此时是守着规矩。
    “嗯。我看看。”
    李东阳缓缓的拆开书信,读起张昭的来信。可能张昭“文化水平”不够高的缘故,书信用的是白话文,而且抬头的一些客套话都写错,好在意思表达的非常明确。
    张昭来的书信大致是两层意思。
    第一,向他解释严惩扬州、金陵士子的用意。第二,大概是希望他理解,给予支持。
    “子远,你看看。”李东阳没有避讳,直接将张昭的书信给李幽,他则是在书房中缓缓的踱步。
    其实,张昭在离京前,和他们三名阁臣在御前有过一番对话,其中就有考虑若是生员们闹事怎么处理。
    实话说,张昭在扬州干的非常不错。生生的把最大的隐患都压住。
    张昭当日说要限制江南缙绅的“权限”,他在御前也是同意的。张昭要惩处扬州、金陵的读书人就是这一思路的延续。江南缙绅的根基不就是读书人吗?
    但是如今的形势,不是说他想支持张昭就支持的。这是政治,不是分对错。
    他作为大明首辅,有他的考虑、想法。
    “子远,你如何看待子尚的这份信?”
    李幽,才智之士,其实李东阳问他这个问题,他大致就知道李东阳想要听什么样的回答,想了想,他还是决定从心,他现在不比当年啊!有家有口有业。
    “子尚兄态度很诚恳,但元辅有元辅的难处。如今士林风潮已经形成,这难以扭转。”
    李东阳轻轻的叹口气。
    …
    …
    从位于小时雍坊的李府出来,李幽坐到轿子中。他这个人跟着张昭学,比较注重享受生活。
    这秋天的深夜寒风冻的人直打哆嗦,他当然不会骑马或者步行回家。
    坐轿子是必然的。
    轿子慢慢的离开喧闹的李府,李幽摇头。李首辅不支持张昭的根本原因,恐怕不是士林清议,而是本身就动了打压张昭的念头。
    张使相啊!
    这还不压一压吗?
    想着,李幽心中的忧虑更胜。如果李首辅不支持张昭,那么张昭在和刘大夏的博弈中恐怕就已经落在下风。
    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