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第38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苗青玉就道:“那行,就是青竹姐找我去知青院,我顺道想起这个,才问问的。”
    苗奶奶听了,却若有所思,不过没有跟苗青玉再说这些。
    而苗青竹果然没有错过她自己说的时间,苗三家离苗大家其实不远,不过因为苗妈跟苗三婶不对付,两家关系平平,来往就少了。
    苗卫平跟苗青竹打了声招呼,也不知道跟她说什么,见她低着头走路,跟苗青玉对视一眼,有点无奈,他心道,还是他妹妹这样落落大方的姑娘好。
    路上又碰到了几个赶过来知青院的人,都是大队的年轻男女,显然,他们对知青们谈话是很好奇的,更有对大城市生活的向往。
    因为天黑,月光又不明亮,所以难瞧清谁是谁,到了知青院,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又一阵说笑声。
    苗青玉进去一瞧,哟,真热闹!这是满屋子的青春哪。
    众人看到苗青玉他们来了,一个推一个的手臂,渐渐安静下来,最后是沈泰清站起来带头鼓掌欢迎他们:“大家欢迎苗卫平同志、苗青竹同志、苗青玉同志的到来。”
    然后,大家就站起来,啪啪啪鼓掌欢迎他们,苗卫平一脸笑嘻嘻摆手:“谢了,大家继续,我们就是过来跟你们学习一下,同志们怎么安排的就怎么进行,不用管我们,随便给我们挪个地方坐就行。”
    立刻就有人让出了自己的位置,请他们过去坐下,这三人平时都没怎么参加他们开的课,这还是头一次来。
    苗青玉用手臂推了一把苗青竹:“青竹姐,我们过去坐。”她刚才没有看错吧?苗青竹在意的人是某位男知青?
    苗青玉决定静观其变,以苗青竹的胆子,她这个举动很出格。
    苗青竹猛然低下头,跟着坐下。
    苗青玉他们来得算晚了,这个会已经开始了,知青们展示自己的特长,一个轮一个,吹箫说书谈自己的理想等等,有不少能言善辩的,有说城市怎么好的,也有说城市有过得不好的一面,这是曾玲说的。
    而且这位姑娘还越说越兴奋:“……我家里不是兄弟姐妹多吗?住的房子就是那种筒子楼,人多住的空间少,全家十几口人就挤在二十平方的屋子里,转身都难,而且经常饿肚子,我就下乡来了,果然吃得饱饭住的地方也大了,我说下乡好啊,真的好巴拉巴拉……”
    不少知青面色都变了,尤其是之前说大城市多么多么好的杨真,曾玲这不是打她脸吗?
    苗家村大队的姑娘就开口问是不是真的,曾玲就点头,这不就是事实吗?不说出来农村的人民就不知道了?不可能的。
    所以曾玲尤其坦然,不过她最后还没忘记道一句:“我家的情况就是这样,没什么不好说的,但肯定不是人人都这样的,城里有很多过得好的。”
    不少姑娘提着心的同时,又放下了点心。
    “城市里的人民吃商品粮,不用天天下地干活,但他们同样要上班工作。”杨真瞪了眼曾玲,说什么胡话呢,城里哪里不比农村好?“这就是不同地方,要有不同的生活,每个人干不一样的工作,这样才成了国家,没有好坏之分的。”
    对啊,城里人不用下地干活,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农村人起早贪黑的吃不饱,还是城里好,曾玲那样的家庭情况只是少数,这就跟农村也有人吃好喝好一样嘛。
    而且知青们都想回城呢,大城市能不好?
    在场不少人心都乱了,苗青玉却觉得,曾玲可真是个有趣的真实的人。
    有曾玲做出来的事,接下来总是少了几分热闹,竟然早早散场了。
    苗青玉一开始挺好奇沈泰清会说什么的,但他竟然没有给自己安排节目,而是在另外一边给一些年龄大了还愿意过来认字的社员扫盲。
    这可真是……干得好!难怪苗家村大队的人对他感官很好。
    这次也不是没有收获的,因为苗青玉确定了一件事,苗青竹在看一个叫郑忠的男知青。
    虽然苗青竹很敏感,但她才十七岁,有些东西她是掩饰不了,或许她能瞒过其他人的眼睛,但却瞒不过坐在她身边观察她的苗青玉。
    苗青竹跟郑忠?
    郑忠她有点印象,他似乎对郑秀萍有好感,不过这都是郑秀萍还没嫁给苗卫国之前的事,郑忠是七零年来到苗家村大队下乡的,当时对刚下乡的郑秀萍格外热心,帮了郑秀萍不少忙。
    这一点苗青竹不可能不知道啊。
    如果真像苗青玉所想的那样,那这个关系就真够乱的,她是真希望自己看错了。
    回去的时候,苗青竹依然沉默到底。
    “奇怪,不是青竹自己先说要去知青院的吗?怎么她表现得一点都不感兴趣的样子,从头到尾保持沉默,我还以为她今晚总应该说些话的。”送人回去后,只剩兄妹两人,苗卫平十分不解。
    苗青玉瞥他一眼:“或许她就是想看看想听听?”
    苗卫平恍然,觉得很对,就低声道:“对啊,青竹其实很喜欢学习,有好几次我都看到她一脸羡慕地看着你背书包去上学。”他就想到了三婶,顿时摇头。
    这说的就是苗青玉去公社上初高中了,苗青竹上完小学,苗三婶就不让她继续读了,说是女娃念那么多书没用,还不如回家干几年活就嫁人有用。
    苗卫平咧了咧嘴:“这些知青有不少高中毕业,最差的都是初中毕业,而且他们又是从大城市来的,见识确实比我们农村人多些,听听也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