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第389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他们的生意怎么样?”
    中餐馆的老板一直有些冷淡,一上午他们总共不过说了几句话,每句话也都非常简单,现在却热切地看着鲁盼儿。
    鲁盼儿便很认真地回答,“我做生意没几年,一直很顺利,北京待业青年不少,雇人不难,店铺租金先前不贵但最近一直在涨,税倒是不高……
    餐饮方面我不大懂,不过,最近北京新开了许多饭店,想来生意应该不错吧。”
    老板觉出自己太急切,也笑了,“是这样的,听大陆在招商引资,条件很好,有几个朋友准备过去投资做生意,他们劝我一起去,我却一直在犹豫。”
    “美国这边的生意虽然很累,利润也不高,可还是稳赚的,而我也已经在这里娶妻生子,日子还不错。”
    “听说那边到处是机遇,我虽然祖籍在大陆,却从来没去过——当年我还在母亲肚子里就从大陆出来了,先到香港生活了几年,又去台湾定居,大学毕业后再到美国,人过中年还没回过故乡。”
    鲁盼儿从他说“大陆”时就知道他来自海峡那边,立即明白了他的犹豫,“我做生意也是机缘巧合,其实并不懂投资什么的。”
    “但是,从我自己感觉到的,中国这几年变化特别快,就说服装吧,过去无论是面料还是款式都十分单调,现在可是五花八门,只我们店里,针织衫就有几十种。”
    “街上的饭店也越来越多了,老北京风味、各地特色层出不穷,西餐厅也有几家。
    还有,以前我们家只有特别的情况才去饭店吃一次饭,回来还会讨论许久,现在去饭店吃饭就很平常了,没有人当成一回事儿。”
    “你可以去中国看一看,现在北京有很多外国人和华侨。
    而我们也有很多人走出来——我这次来之前也犹豫过,不过到了美国才三天就觉不虚此行。
    我们的祖辈们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果然不错。”
    “我一定回大陆看看!”
    老板便又从衣袋里拿出一张名片,郑重地用双手递了过来,“我叫陈港生,可以给我留下联系方式吗?”
    鲁盼儿没有名片,便要了一张纸便将自己的姓名和家里的电话写下来交给陆老板,“若是去北京,我请你吃正宗的中餐。”
    “哈哈,其实我妻子会做一手地道的港式茶点,只是在这里并不受欢迎,美国人反倒喜欢这样的中餐——有机会我也想请你一起吃早茶。”
    “一定会有机会的。”
    第230章 新的思路
    大约毕竟同为炎黄子孙吧, 鲁盼儿与陆老板聊了一会儿, 越发觉得亲切。
    陆老板从小背井离乡, 几经波折辗转到美国谋生,也很不容易。
    他在美国开餐馆,每天也与打工的一样干着繁重的活计, 并不比钱进轻松,为的还不是省一份支出?
    鲁盼儿反倒不好意思立即就走, 便道:
    “如果餐厅的确忙不过来, 我可以留下再帮一会儿忙, 但五点前一定要回去了,我爱人回宿舍见不到我一定会着急。”
    “也好,你就再帮我两个小时吧。”
    陆老板笑着说:
    “时薪再加两美元。”
    “不必加了。”
    鲁盼儿一笑, “我是看在你是我们同胞才留下的。”
    说着与他们两人将碗筷收了, 继续准备晚上要用的食材。
    陆老板又笑,“你果然是才从那边过来的,喜欢把人情和工作混在一起。”
    刚刚钱进说过, 在美国人和人之间要淡漠得多, 甚至亲戚也不大讲情分,鲁盼儿摇头道:
    “还有有些人情的好, 我们在国内的时候,乡亲、同学、朋友们都很亲热, 也经常互相帮助。”
    没想到这次钱进居然不赞成她, “比起中国的人情社会, 我其实更喜欢美国这边的简单的人际关系。”
    “在国内的时候, 单位内部有很复杂的人际关系,我怎么也处不好。
    还有朋友和同学们间的关系,明明很讨厌章丽雯自吹自擂,徐菲为了爱人调动工作处处吹捧周华,可我从不敢说出来,也不敢反对她们参加。”
    “但是到了这里,不管是对老板、同事和亲戚,大家有什么就说什么,根本不用多想。”
    鲁盼儿吃了一惊,但是她认真想一想,钱进的话不错,有些还说中了自己的心思。
    不过,“堂爷爷和钱力对你很冷淡无情,你也很受伤吧。”
    “当钱力把我送到地下室的最便宜的出租房里时,我简直气坏了,明明他们家有一栋三层的楼房,里面有很多房间,随便让我住在客厅的地板上也比租的地下室要好得多;后来知道他们给我的薪水比别人少,我更生气了,还与他们吵了一架……”
    “不过,现在我都理解了。
    他们已经帮了我,不想一直帮下去,又担心我拖累他们——那时候我语言不通,身无长技,还欠了他们的钱。”
    “没有人有义务照顾我,我必须自立自强。”
    “台湾也是人情社会,我刚到美国的时候,也很依赖同乡,结果还被坑过一次……”
    陆老板笑着插话,“做人做事,还是要靠自己,自己强大才行。”
    这一点鲁盼儿自然也赞成,“从小我父母就教育我们要努力干活儿……”
    三个人居然说得很投缘,纵有观点不一样的,也只各抒已见——不一样的思想,有时还能为别人打开一道新的大门,拓展新的思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