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第523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别人退休了都想出国玩, 你们俩儿却要回老家, 可见对那边的感情还真是深呢。”
    鲁盼儿就笑, “我和你们不一样,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那里是我的家,自然是真心惦念的。
    先前虽然时常回去,可每次都来去匆匆,这一回一定要多住些时候。”
    杨瑾虽然不是东平安堡村的人,可他在红旗九队找到自己的爱人,找到了心灵的依托,早把那里当成了自己的故乡,也笑着说:
    “我在那里生活了整整十年,也很眷恋那边的山山水水。”
    蔡颖了然地点点头,却道:
    “其实我也挺想念红旗九队,以后有机会带着老刘回去看看。”
    杨瑾和鲁盼儿都有些吃惊,昔日的红旗九队,现在的平安堡村有着他们许多美好的回忆,可对蔡颖差不多是相反的,就是现在,吴强一家还在那边呢,没想到她居然会对那边流露出思念之意。
    “现在我跟老刘日子过得挺舒心,也就把先前的事都放下了。
    刚刚回想起在生产队劳动的时候,苦是苦了点儿,但也有许多有趣的经历。”
    蔡颖一笑,她本就是温和大度的人,“更有九爷、小春婶儿,他们对我都特别好。”
    “那你和老刘就跟我们一起回农村去吧。”
    鲁盼儿逗笑,“我可是东平安堡村的村民,以主人的身份邀请你!”
    丰收、丰美、梓恒、恒嫣,还有小豆儿长大读书,陆续转成了城市户口,唯有鲁盼儿依旧是东平安堡村的村民,有房子,有田地,还有分红。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蔡颖也笑,“当初周华卡着不让你在北京落户,不想现在农村户口反倒难得了,尤其是东平安堡村这样富裕的农村,就是想进也进不去。”
    “确实是因祸得福,”鲁盼儿并不在意每年几万元的分红,但能在农村保留一处房子,一块地,对于她的意义并不同寻常,“周华总算也做了一件好事儿。”
    “他要是知道做了这么一件好事儿,一定会后悔的!”
    蔡颖又因此提到了老同学,“周华这辈子都要在监狱里过倒是活该,就是苦了章丽雯,她现在是老同学中条件最差的,都知道她没钱出国,大家出去玩儿从来不敢在她面前提。”
    “当然,说起来章丽雯自己也有责任,这一辈子她就没认真上班过,现在有房子,有退休金已经很幸运了。”
    “她也知道自己错了,特别羡慕你、王晓霞、赵新月这些成功的女人,甚至后悔不如跟我一样随着你做生意了呢。”
    “章丽雯也已经六十多岁了呀。”
    鲁盼儿感慨一声,现在后悔恐怕来不及了。
    “正是呢……”
    蔡颖又聊了一会儿闲话,“我先走了,要去澳大利亚,也该准备签证什么的了。”
    鲁盼儿和杨瑾留在家里收拾东西。
    这一次,他们并非像以往一样回去看看,而是打算真正地住上一段时间,东平安堡的新房子还没住过,所以要准备的用品很多。
    没一会儿,又接到了蔡颖的电话,“刚刚我与大家联系,同学们听说你们要回老家,也都回忆起了过去的知青点儿,想跟你们一起去东平安堡村,不知道行不行?”
    “当然行了,”鲁盼儿就笑,“我请大家一起回去。”
    “那好,我把好消息告诉大家。”
    很快,钱进、王晓霞、赵新月、顾铁山、蔡颖和老刘都取消了去澳大利亚的行程,改为去东平安堡村。
    正在商量行程,陈大为听了消息,特别过来,“回红旗公社,算上我一个,还有雪雅,我要带她去看看我当年插队的地方。”
    蔡颖就笑他,“你一向不出去玩的,怎么这一回肯放下生意了呢?”
    原来同学中只他一直没有退休,继续忙碌地做着生意。
    “儿子还是太嫩,交给他不放心呀!”
    陈大为摇摇头,“不过,回知青点儿跟出去玩儿能一样吗?”
    钱进也说:
    “是不一样,澳大利亚去不去没什么,可知青点儿却一定要回的。”
    因加了人,鲁盼儿便说:
    “先前打算开两辆车回去,现在看不如租一辆中巴,大家都坐一辆车,说话也方便。”
    “而且省心省力,”钱进同意,主动说:
    “我去联系车。”
    “我准备路上的零食……”
    计划还没做好,便又有人加了进来,先前红旗四队的知青,大家都认识的,自然欢迎。
    如此这般,回知青点儿的人数就像滚雪球一般地增加到三十几个人,差不多是当年红旗公社插队人数的一多半,车子早改成了大客车,活动也更加正规,大家选了钱进做班长,蔡颖做组织委员,统一行动。
    鲁盼儿虽然与大家一起回去,但却是东道主,她负责联系东平安堡村,做好接待工作……
    仲春时节的清早,一辆大巴车在晨曦中出发了,车头两边插着“四十六年再聚首,红旗公社青年团” 的旗帜,大家都戴着统一的帽子,穿着统一的T恤,上面也印着一样的字,一样的图案,不用说是鲁盼儿设计的。
    客车平稳地行驶着,两边的树木一排排地闪过,车子里的人兴致盎然,“当年我们下乡的时候,也正是这个时节……”
    “那时候我才十八岁,第一次离开北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