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页
张合坐在上方,一脸凝重之色,今日皇帝给出了最后的期限,要求明日就要商讨出一个结果出来。
但张合哪里不知道这件事哪里是那么容易的,否则这几日也不会争执不休。
原本张合想推举的几个人,都是才华能力出众,有的还在大理寺为职的能臣,可惜无一人可行。
萧安那边的人有吏部尚书,吏部专管文官的任免,考核、调动之类的事务,可以说人人忌惮。而推举人才还需要谈谈功绩,即使是平日无错,平白给你安一个考核不佳的事情,自然最后便不了了之。
至于张合这边则是以工部,刑部这样的实职,萧安推举的人都是什么公卿子弟,别说立下什么功劳了,就是平常做些实事也不多见。
好不容易这两个月来,等到皇帝答应彻查,这不仅是难得的机会,更是弄清楚真相的唯一机会,因此决不能落到萧安手中。
若是可以,张合真想亲身上阵,将这一切好好查个清楚……
当时陆通身死的消息传过来的时候,张合实在是不可思议,他虽然如今位列副相,但也起于微末。
一开始只是他打算投奔到司马潜身边当一名门客,不像公卿子弟,有司马潜亲自招揽,他必须遥遥奔赴过去。
只是信息实在不通,等他好不容易赶到司马潜所在的渭城,却得知,司马潜已经离开,留下的只有守城的陆通。当年司马潜并不是最强大的势力,不仅旁有罗光虎视眈眈,还有郑尧一家独大。
魏帝身边也不全都是无能之辈,有一个叫杨轩的,倒是有些能力。
当时三大势力一起起义,到最后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做出头鸟,在占领几座城池之后,便停滞不前。
杨轩就是看重了这一点,朝魏帝建议,这三大势力很有可能还会互相猜忌,不如借助此点,逐一攻破。
杨轩选择的就是最近的司马潜,当听说杨轩带领十万大军要攻打司马潜所在的渭城时,司马潜立刻朝旁边的郑尧求助,但郑尧发兵只有八万,而且行兵路径也并非是正面,这时司马潜哪里不知道其中的猫腻。
最后司马潜决定带人退守,岂料陆通却留了下来,他做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决定,并且说服了司马潜留下两万人包括渭城的子民三万一起死守渭城。
这一战也被后来称为渭城困战,是陆通的履历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张合亲眼见证了这一切。
当时张合来到之后,立刻知道这其中的情势有多么危急,这前后夹击的局面下,仅仅五万人,还不都是士兵,怎么可能守得下来。
他本想马上离开,陆通却亲自前来找他。
原来张合作为唯一一个逆流而来的人,还是前来投奔司马潜的谋士,自然引起了陆通的注意,虽然张合的名气并不高,但听说张合于水利、算术都有所研究之后,陆通立刻找上了他。
张合最终答应了对方留了下来,这倒不是陆通的口才有多好,而是张合从对方所提出应对之策中看到了可行性。
当时张合就惊叹不已,此人如此奇谋绝计,说是“兵仙”也使得了。
后来,果真在这一个月里,陆通守住了城池。这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可陆通好像总是能够未卜先知,每每都能提前做出应对。
不仅利用了上流河水涨潮一事,将两方人马一分为二,逐个击破,并且每每夜间奇袭,都能大获全胜。
至于后者,张合认识了陆通的儿子,陆远铭。
和陆通一样,陆远铭也让张合十分惊艳,这个当时只有十四岁的少年将军,不输于父亲的丝毫风采,麾下的银羽军以一当十,骁勇至极,比起父亲陆通,陆远铭在武力上更为强大,可以想象今后他也会在史书上留下怎样的笔墨。
但张合怎么也没想到,最后的结局,会是如此的惨淡。
而张合也因此也更加怀疑,陆通既然能够在渭城那样的绝境都能反击,怎么可能在守卫边境,对付梁国同样的十万大军会轻敌误入埋伏?陆远铭武艺奇绝,一战未败,却落得个这般下场。
可偏偏司马潜当时大怒,张合再不愿意,也得遵守臣子本分,直到如今才有了机会。
这个机会如果张合不能抓住,怕是抱憾终身。
但到底推举谁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呢?
张合和其他几人正在发愁之际,这时忽然廊下一个仆从走进来附耳道:“老爷,刚才平南侯府上的人让奴才转交给您一样东西……可又不让奴才告知您身份,可这事,奴才实在是不知该如何是好,特来请示老爷。”
平南侯,陆远铭?
这两个月里,张合倒是有心想从陆远铭那里知道真相,可陆远铭从未和他联系,张合也不能亲自上门拜访。
现在陆远铭让人交给他什么东西呢?
张合将那纸张展开,先看到上面的字迹时不由得心头一酸,也许很少人知道,陆远铭实际上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写的一手铁画银钩的好字,可是如今……
而看到纸上的具体内容时,张合不由得脸色微变,继而露出几分赞叹之意……
陆娇正坐在梳妆台前,身后的两名侍女为她小心翼翼地绾着柔顺黑亮的长发,期间一名侍女下手不小心重了些,扯断了几根,她正慌得不行想要赔罪,不过今日陆娇却有些心不在焉,并没有注意到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