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页
既然自己的六个营有相对的行动自由,黛玉又预判自己和周将军出了分歧,那么黛玉自然要有所准备。于是黛玉拿出令箭,让探子探路,看看前面山谷两侧是否有道路可以绕行上山。
探子领命去了,黛玉命自己率领的六个营跟上,自己也掏出肉干啃了几口,拔开水壶塞,颇是豪迈的喝了一大口。想起前世自己肠胃弱,烤鹿肉都不敢吃,比之现在大口吃肉,黛玉迎着山谷刮过来的寒风一笑,扬鞭前行。
长征的时候爬雪山过草地,那真是没有路也要躺出路来。而这次,黛玉也不准备走官道。
如果黛玉所料不错,对方确然已经有降了敌的朝廷军前来诱敌,那西海国军也暂时组织不起来一口气吃掉朝廷五万大军的力量。那么自己若是西海国元帅,定会设法吃掉朝廷军的粮草。
这次朝廷援军是带着补给来的,若是能夺下部分粮草辎重,于西海国军而言,如虎添翼,而朝廷军则实力大打折扣,此消彼长间,西海国军才有胜算。
黛玉部没向前走多远,就迎面碰上了向东逃来的军队,看军服旗号,正是战败回撤的朝廷军。而朝廷军身后,有打着西海国君旗号的兵马在后面追。
瞧见增援的朝廷军大部,西海国军将领一打令旗,阻止了队伍前行,紧接着一番急打令旗,严阵以待,又派人打探朝廷援军的多寡部署。
西海国军的应对当然半点问题都没有,但是黛玉依旧觉得对方来得太巧了。
见了朝廷援军的大旗,被打得抱头鼠窜的西海沿子守军大喜过望,连忙派了斥候迎头向黛玉军中奔来。
没奔得几步,见了林字大旗,那斥候一愣,依旧上前打听林家军是那位将军名下的。
黛玉这边都没和那斥候接上头,那斥候只跟黛玉阵前几个卒子对答了几句,就又退了回去,至于跟西海沿子守军将领说了什么,黛玉这边是听不见的,然后,那些败走的守军就大喊要见周将军。
黛玉听了,神色一凛,道:“果然有诈!”,便想出兵阻止这斥候去周安志跟前报信。
黛玉忙命人打令旗,刚想上前拦截,主力军中已经冲出一列骑兵,打的正是周字令旗。
黛玉顾不得这许多,策马上前。但是到底迟了一步,也不知那些西海沿子守军跟周安志说了什么,周安志已经打着令旗,奔了出去,貌似追西海国军去了。
黛玉无法,又打令旗,带领队伍朝山上奔去。
从京城出发开始,这位王妃就毫不娇气,什么都身先士卒,在军中威望极高。但是这些古代将士,再怎么纪律严明,也不能跟后世的华国军队比。有好好的官道不走,有好好的敌军不追,这不是拦着人建功立业么?
将士之中,便有兵油子不服,大声嚷嚷起来。
黛玉气沉丹田道:“各营帐听令,若是谁手下有人不听军令,全给本宫记下名册,容后军令处置!”
别看黛玉一个小姑娘,不但自幼习武,还在后世军队的时候喊惯了各种口号,声音虽然清脆,倒也极具穿透力,清清脆脆的传出去,不说三千将士全听见,至少各营长听明白了,也都传下令去。
军令如山,那些个兵油子被震住之后,黛玉继续带兵前行。
当然,各营营长也都是领兵五百的官职了,也都是有一定军事素养的,军令要传达,但是为什么这么做,也要问个明白。
骑兵营营长就问黛玉为何要在冰天雪地里选择上山,路不好走不说,还有可能遇到雪崩。
黛玉道:“方才西海沿子的守军败走而来,遇到本宫领的兵,绕过去找主帅也就罢了。但是朝廷军的主帅是王爷,为何西海沿子的败军求援,脱口就找周将军。”
骑兵营营长一听,也觉蹊跷,不过他的思路和黛玉不一样,大惊失色道:“难道王爷被西海国军捉拿了,或是遭了毒手?”
黛玉摇头道:“王爷一定没事,至少就之前来的西海沿子守军知道的消息,王爷没事。否则他们来求援的时候,就不会忽视本宫,直接找周将军。而是也对本宫哭一哭要救王爷,或者给王爷报仇什么的。他们不找王爷、不找本宫,而是直接找周将军,想来来求援的是当年周将军的同袍,容易取信于周将军。”
骑兵营营长听完,只觉茅塞顿开,道:“多谢王妃指教。”再也没抱怨了,而是认真去维持军纪。若是前来求援的西海沿子守军当真是来骗朝廷军入包围圈的,那么王妃的三千将士能从山道上绕过,说不定还能支援朝廷军一把。
五万人过山谷,其实没那么快,就是首尾相接,也要过许久。为了谨慎起见,周安志摆出一字长蛇阵,将粮草辎重放在队伍的中后段。这样,即便敌方有诈,也来得及回撤救援。而不是前方状况未明,就将粮草送入别人的包围圈中。
黛玉手里只有三千人,自然是只能选一侧山道。否则人手太过分散也不好集中力量。
很快,周安志的传令兵来了,同来的还有罗远和黛玉派去的另一个内侍。
两个内侍没完成王妃的嘱托,很是内疚。黛玉摆摆手道:“什么都不用说了,这不是你们的错。”
至于那个传令兵,自然是来恳请王妃随大部队前进,周安志还算很是保护黛玉,将黛玉安排在中段,黛玉自然是拒绝了。
很快,黛玉派出去的探子回来,回禀说两侧山上都有山道,但是其中北侧山道上似乎有人才走过,有些足迹。那探子越说到后面,神色越是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