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页
张三郎继续道,“国子监里那些人都笑我运道好,看上了尚姑娘的样貌...”张三郎摇摇头,“其实不是的。我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她戴着一支魑魅面具,我压根不知道那个姑娘的相貌,只知道她是尚御史家的女儿。”
含钏转头给自己倒了一杯牛乳茶,一种食材一大勺,满满地加了一杯的食料——老板娘连这点后门都走不了,还开什么食肆?
喝了一口。
哇哦。
真的好喝。
顺滑香浓,有苦有甜,先嚼香香脆脆的花生,再将龟苓膏梭地一下吸入口,紧跟着就是木薯丸子,嚼起来有些费劲儿,粘牙又香糯,喝一口压根不知道自己会吃到什么东西,每一口都充满了秘密。
含钏有些理解那些夫人奶奶为何上瘾了。
不过,确实也是。
喝着牛乳茶,说着小故事,这才是初夏的晌午嘛!
含钏再喝了一口牛乳茶,示意张三郎说下去。
“那天是上元节,姐姐带我出去逛灯会,我便注意到一位小姑娘一手拿着一支长长的冰糖葫芦,一手捧着一只香喷喷的蛋黄荷叶粽,带着面具在路上一边吃一边走,想吃东西时就将冰糖葫芦从下巴颏塞进缝隙里,一口一个山楂,虽看不到她的脸,但我知道她吃得特别香。”张三郎打开了话匣子。
这话儿,他可不敢和自家老子娘说。
因为小姑娘吃冰糖葫芦和荷叶粽子去提亲...
就算主角是他,也太过匪夷所思了些...
含钏埋头喝了口牛乳茶,觉得特别可爱,便抿着嘴笑起来。
含钏这一笑,让张三郎越发不好意思了,低头看了看让人充满食欲的牛乳茶,突然想起一件事儿,猛地一抬头,“您要不把牛乳茶想想办法,做成方便带走的样子吧?”
?
直接将牛乳茶做成外带的形式?
含钏愣了愣。
张三郎一下子激动起来,“我看夫人奶奶们大多是来喝这牛乳茶,其实若是能做成可带走的样子,你厅堂里便可腾出空的桌子招待想坐下来吃糕点的食客——且牛乳茶做起来简单,只需将牛乳茶熬好,看各自的喜好分别添加食料进去不就行了?”
张三郎越说越兴奋,“您只需在府邸的墙外开一个洞,通过这个口子售卖牛乳茶,咱就可以走量了呀!”
第一百二十一章 竹筒牛乳茶(上)
在宅子外墙开个洞,从洞里卖牛乳茶?
这个思路很清奇,很独特,很张三郎。
含钏摸了摸下巴,认认真真思索了这个提议,抬头看了看外墙,从内心觉得,其实是可行的。
且,有百利而无一害。
一则,牛乳茶冲调便利,早上起来熬好一大锅牛乳茶,能分上好几十盅,只需要备好要加的食料就可以调制每位食客想要的专属牛乳茶;二则,牛乳茶带走饮用很方便,就如同宽街摆摊一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存在厅堂招待和缓慢的饮用时间,若当真有些夫人奶奶是想借喝茶饮的由头,偷得浮生半日闲,就为了不回家那另说,含钏冷眼瞧着,好牛乳茶这一口是真喜欢,拿走喝和在这儿喝,对她们的影响不大;三则,牛乳茶打出名堂,对“时鲜”的名气也有好处。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散卖,更赚钱。
厅堂里只能坐这么多人,许多夫人奶奶一坐便是一下午,翻不了台子,自然就赚不了更多的银子——开个小窗专卖牛乳茶,不提供厅堂歇息,买完就走买完就走...牛乳茶喝起来好喝,做起来简单,买的价格也算是“时鲜”众多茶饮里比较实惠的,赚的应该是走量的钱...
说干就干。
含钏细想了想,热血上头,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着实难...
小双儿听完没觉出不对,钟嬷嬷听了沉吟半晌后方道,“装牛乳茶的容器用什么?咱们店里的杯子都是在珍宝斋定下的好东西,你索性送给食客拿走?还有许多夫人姑娘是不吃游食的,你让她们一边喝一边走?路上脏不脏?”
小双儿恍然大悟。
是哦!
她们打了来卖倒是便利!可用啥装牛乳茶是个大问题啊!
难道真把振宝斋,一只碗好几十文送出去?
那可赚的没有赔的多。
这两个问题,含钏都想过,从柜台下面拿出一只小小的竹筒,薄薄一只,竹筒外壁被打磨得亮亮的,又轻又小,看起来不算很名贵,有些野趣,杯底还有一个“贺”字,可整体看上去不是“时鲜”的档次。
含钏笑着道,“你们猜,这个竹筒杯子多少银子一个?”
用竹筒装水,这是常见的。
钟嬷嬷见含钏拿了支竹筒出来,却有些惊讶——小姑娘是在宫里长大的,如何知道乡间竹筒装水的故事?
钟嬷嬷接过竹筒杯子,左看看右看看,“顶多两文钱一只,这能用多久吧?竹筒装水是农家的东西,咱们还得将它打磨得锃亮、沸水煮透、又是刻字又是染釉色...”
含钏笑起来,“这是我在城东土窑定制打磨出来的,若定上一百只,就收我一百文钱,算下来这一只也只有一文钱罢了。咱们把这一文钱的成本放在卖价中,买得起咱牛乳茶的夫人奶奶们,会在乎?”
小双儿点点头。
自是不会在乎的。
一顿饭二三两银子都吃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