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第105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君陶又恢复了每日直播的频率。
    现在他能看到观众的弹幕了(虽然弹幕太多根本看不清)还能和观众互动,观众们观看直播的积极性更高了。
    观众们已经相信了君陶和直播间四位兽星人的身份,看着君陶带着四只毛绒绒在封印了失心病毒的渊星求生的艰难模样,他们的眼泪都从嘴角流出来了。
    没错,嘴角。
    吸溜。
    “明明陶陶是落难了,明明陶陶每日工作那么繁重,为什么我的嘴角却流出了羡慕的眼泪呢?”
    “闭嘴!你那根本不是眼泪!吸溜!”
    今天的君陶的初始田地又丰收了,他做了一份白萝卜鱼汤,白萝卜浸透了鱼肉的鲜美,入口即化,比鱼肉还好吃。
    观众们连接了三只幼崽的全息共感,跟着三只幼崽一口一吸溜。
    营养液也是入口即化,这鱼汤里的萝卜也是入口即化,为什么萝卜就是比营养液好“喝”上无数倍呢?
    “熬汤的鱼是鲈鱼,现在还没长成,也就能喝口汤。等池塘里的鱼长大了,清蒸红烧炭烤的鲈鱼,都能鲜美得让人恨不得把舌头吞进去。”
    君陶就着鲈鱼汤刨了一碗饭,这才说到了正题。
    宣扬地球文化,就从这美味的鲈鱼开始。
    君陶要说的,是范仲淹的故事。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的一首《江上渔者》道尽了老百姓生活的辛酸。
    华国封建时期阶级森严,高位者很少有能伏低他们高贵的头颅,看一眼被踩在他们脚底下的老百姓的人。
    特别是所谓世族贵家。
    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族贵家。把持着上升途径的他们,用让文人骚客用最谄媚的诗词歌赋歌颂他们的高风亮节,其实不过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便是从寒门出生的人,待到了高高在上之时,也不再看看他们脚下。好似多看一眼,就玷污了他们的高贵。
    不过有目下无尘的,也有心系百姓的。
    范仲淹就是其中之一。
    范仲淹幼年贫苦,苦读出仕,从生到死,经历无数颠簸,无论被贬到何地,都不忘勤政爱民。
    他的作品中,也一直不忘宣扬这种思想。
    君陶拿出“从鱼开始说文化”的直播大纲时,黑狼陛下一眼就看中了范仲淹,当即拍着狗爪子将这个故事定了下来。
    “默哥说,在兽星的漫长历史中,也有无数和范仲淹一样的人,才让兽星能延续到展望星空的时刻。”
    君陶一边小口小口喝着鱼汤,吃着鱼汤里鲜美的蔬菜,一边像是随意闲聊一样道,“他们如果和范公结识,一定有很多话聊。”
    君陶从江里的一夜扁舟,说到岳阳楼上那一篇千古奇文;从范仲淹的文章,说到了他的生平,又说到了那个屈辱的大宋。
    君没有担当,臣看不见方向,当文人的闭着眼说垂拱而治,为国裹尸的将士得不到尊重……一个黑暗的时代,却孕育出最璀璨的文化之花,也涌现出无数如天空中明星般亘古不灭的耀眼灵魂。
    地球是这样,兽星是不是也一样?
    兽星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经逾万年。
    在你们的历史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时代,这样的黑暗,这样的在黑暗中熠熠生辉的明星?
    默哥说,兽星正处于科技极速进步的时期。为了兽星的发展,兽星已经有好几代人摈弃了杂念闷头苦干。
    但摈弃杂念不代表没有杂念,当人闷头苦干,闷到失去了快乐,失去了幸福,失去了往前走的欲望时,不妨回头看看。
    在兽星漫长的时光长河中,或许人们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共鸣。
    被黑狼陛下砸晕的大树投下的阴凉中,君陶就像是自言自语似的,说着地球古老的故事。
    一个身形枯槁却双目如炬的人,随着君陶口中那精彩绝伦的诗文,在观众们脑海中渐渐丰满。
    君陶仍旧开着全息共感,观众们的五感可以连接在三只幼崽身上。
    幼崽们捧着鼓鼓的肚子,瘫在草地上昏昏欲睡。
    草地上铺着的是被失心病毒感染的狂暴植物,连呼吸的空气中都有游离着的失心病毒。
    但萦绕在观众们鼻端的微风中,鱼汤和米饭的味道,青草和水汽的味道,甚至刚翻过的田地泥土的味道,都是那么清新又好闻。
    他们感受到的,好像并不是危险的渊星,而是某个世外仙境。
    在这里,他们白日里所积攒的压力,都得到了释放。
    他们的脑海里,好似除了绿树红花,碧波蓝天,鱼米香味,以及君陶陶嘴里的故事,就再无其他。
    身体和精神感受到的极大松懈和舒适,却没让他们的思维变得困顿。
    他们的思维反而更加清晰,君陶讲述的故事,仿佛一个字一个字的刻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
    仅仅是通过文字,他们就感受到了文中人的喜,文中人的悲,文中人的不屈服。
    “古代交通不方便,要杀一个不能杀的德高望重的人,多采取迁职的方式。”
    “范公从南迁职到北,从东迁职到西,车途劳顿,水土不服,拖垮了他的身体,拖不垮他的精神。”
    “这一首‘但爱鲈鱼美’,即使过了千百年,也让无数人称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