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页
第二天早上七点不到,两人又赶紧起床,先坐绿皮火车再倒大巴,一路从昆明晃悠到莲花镇。
到莲花镇的这段路正好走了一个白天,他们晚上在镇子上歇了一宿,第三天又是天一亮就起床,然后启程去了莲花村。
莲花镇到莲花村的这段距离没有交通工具可以代步,两人只能靠步走。
季柯尽量把重的行李都放在自己身上,让沈凌去拿轻的。
刚刚从镇子出发的时候还好,脚下是比较平的土路,越往山上走,路就越崎岖。
等到莲花村附近的时候,陡峭的羊肠小路基本上就是走一步崴一脚。
两人走的都快脱力了,终于在天黑前赶到了莲花村。
学校应该是提前跟村子打过招呼了,他们到的时候,看到村子门口站着一对中年夫妻正在等着他们。
夫妻俩见了两人,先自我介绍了一番,说他们是村长跟村长夫人,然后态度不怎么热情地跟两人说了几句客气话,便带着他们进了村子。
村长夫妻俩在前面带路,季柯和沈凌在后面跟着。
季柯他们身上行李很多,但夫妻俩没有要放慢脚步等一等的意思,前后四人不由得两两拉开了距离。
沈凌走的脚都疼了,她想着估计前面的人听不见,便忍不住小声对季柯抱怨:“我怎么觉得他们俩好像不太喜欢我们呀?看我们那这么多东西不帮忙也就算了,都不说等一等。”
“我也觉得他们好像不太喜欢我们。”季柯也压低了声音回答她。
“为什么呀?”沈凌非常不解,“我们可是免费来给他们这儿的孩子教书的,这地方条件这么差,我们还没嫌弃呢,他们先嫌弃我们了?”
季柯没有说话,抬头打量着四周,事实上他从一进村子就开始观察这里了。
这个莲花村应该是这两年才脱离了绝对贫困,对于现在他们的而言,或许维持温饱不是问题了,但依旧很贫穷。
这里的贫穷指的不止是经济上的贫穷,还有思想上的贫穷。
沈凌还在小声抱怨着,季柯凑近她说:“我大概能猜到为什么这里的人不太欢迎我们?”
沈凌话音顿住,“为什么呀?”
“你看这个村子的情况,”季柯说:“位于大山深处,信号弱到几乎没有,只是勉强通了电而已,饮用的是泉水和井水,而不是自来水。”
“这里的人每家每户都有自己养殖的家禽,从这儿后山看还能看到他们种植的农作物。他们世世代代住在大山里,靠着这片山,吃着这片山。”
“所以对于他们而言,比起读书,学习一些看起来没什么用的知识,种地打猎才是保证他们不饿肚子的技能。”
“我们这些教他们的孩子读书的人,在他们看来,可能更像是一种阻止他们的孩子学习生存技能的人。”
沈凌愣愣的听完季柯的分析,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对于她这种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从小接受的思想就是,不管以后要做什么,读书都是必不可少的。
她完全没有想过,原来住在大山里的人,跟他们的思想是不一样的。
沈凌开始自我怀疑,“那你说,我们来这里支教,是不是打乱了他们原本的生活方式啊?”
她对上季柯的眼睛,“人家本来在这里靠山吃山生活的挺好的,我们偏要过来给人家灌输新思想,好像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你怎么会这么想啊?”季柯忍不住笑了,“莲花村是被扶贫以后才到了今天这个模样,很多种植技巧跟养殖技巧都是扶贫工作人员带给他们的,那些扶贫工作人员可都是读过书的,说到底不还是知识帮助他们脱离贫穷吗?”
“而且我们生活在大城市,学的还是声乐钢琴,可能在我们看来读书学知识就是为了考试拿证,将来找一份好工作。可是这些大山里的孩子如果走出了大山,读农学专业,那知识带给他们的东西就可以变现,可以让他们吃得更好,赚得更多。”
“除了农学,还有电、互联网、建筑,这些都是可以改善他们生活的专业,怎么能叫多此一举呢?”
听了季柯的话,沈凌不住地点头,“你说的有道理啊……我也是太累了,辛辛苦苦来还不被人待见,就忍不住把情况往坏了想。”
“你说得对,多读书怎么会有坏处呢?识字懂礼,怎么都不会是坏事儿。”
“是这样没错。而且不仅仅是改善生活,读书也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季柯的表情不由得严肃了起来,“像这种贫困的山区,最容易出现买卖媳妇的情况,从根源上解决这种畸形的思想,也算是为减少人口买卖做出一点贡献。”
提起这个,沈凌也忍不住变得激动起来。
“对!”她说:“这个、我、真的……我那么想来山区支教,就是因为以前看了很多这样的新闻,真的是要从思想上进行改变,才能解决贫困地区买卖媳妇的现象。”
“还有就是让小女孩也能读书学知识,这种地方重男轻女的现象也非常严重!”
季柯跟沈凌落后几步,激烈地讨论着支教的意义,前面村长夫妻俩已经停下了脚步。
两人见状,住了嘴,也跟着停了下来。
“到地方了。”村长操着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说:“两位老师,这是给你们准备的住处,村子里比较穷,这算是好的地方了,两位老师多担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