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
贺峰的呼吸瞬间停滞下来,他眼光在皮箱和宁志恒之间扫了两个来回,不过还是很快镇定下来:“这是从哪里来得?”
毕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贺峰的半生可以说是历经风雨。少年时就投身军伍,从入学保定军校,到加入同盟会参加革命,以及之后的军阀混战和北伐战争,生死之间都是走过几个来回的人了,他的人生经历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
他也曾亲自抄了某位督军大人的家财,成堆的金银珠宝就在他手里经手,可是当时就没有半点贪没的念头。
宁志恒也正是深知他这个老师的为人,才敢于把这笔巨款坦然交到贺峰的面前。
“老师,这是我父亲商场经营半生的积蓄,这次也是为了求老师办件大事。”宁志恒来之前早就想好说词。
这笔钱的来历当然不能对任何人透漏,倒不是怕有人追究,毕竟这是无主的浮财,谁挖着就是谁的,老子运气好不行吗!
可难的是怎么向人解释,你无缘无故去租间房子,然后就在屋子里挖个大坑,就捡到了两大瓮黄金。就问你信不信?呵呵!别说你不信,就连我自己也不信啊!
第十三章 安置后路
“什么大事?需要这么多钱,你父亲还真是大手笔啊!我只是知道你家里在杭城是经商为生,可没想到出手竟然这么阔绰,看来你父亲在杭城的生意做得不小啊!”贺峰以前对宁志恒的情况也略有了解。但是也没有想到他的家境竟然这么好,看来自己对这个学生的了解还是差很多啊。
“老师您的人脉广,不知道在重庆有没有信得过的朋友?”宁志恒问道。
“重庆?我想一想。”贺峰看宁志恒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转到了并不相干的话题,思索了一会说道:“现在驻守重庆的十三师五团的团长沈浩成是我的多年至交,当年在打曲河战役时救过我的命,绝对是信得过的兄弟!你说的事情和重庆有关?”
宁志恒一听非常高兴,老师贺峰出身保定系,且戎马半生,并肩战斗的战友多不胜数,再加上为人刚正,人品上绝对是值得深交的朋友。所以说在军中的拥有很大的能量。
贺峰的为人不喜欢夸耀,征战多年别人救他性命自然记得,可是他救别人的命也很多,他嘴里的这个沈浩成当年也曾被他救过,他却从不提及半句。
“这样就太好了!老师,我父亲想把家里的产业和生意都转到重庆去,可是现在重庆的情况我们也不清楚,就想着老师您给帮帮忙,在重庆找一个信得过的朋友帮衬一二。”宁志恒说道。
贺峰听完半天不说话,一只手扶在靠椅把手上,手指轻轻的敲击。
“志恒,你是来当敲门砖的吧?看来你父亲也不是一个普通的商人啊,现今能有这么敏锐感应时局的商人可是不多啊!”贺峰颇有意味的说道。
“哦,老师看来也是有同感了,这么说政府高层里也有动作了?”宁志恒有些诧异的问道。
他能够清楚的知道明年就会爆发中国历史上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而他的家乡杭城是距离上沪最近的大都市,也是最快被日军攻陷的城市之一。
就是国都南京也是陷落之后,几十万同胞遭到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
他绝不能眼看着自己的家人身处日军铁蹄之下,以日本人那丧心病狂的疯狂,什么样的惨剧都会发生。尤其是家中有抗日军人的家庭更是难以幸免。
所以他计划中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在抗日战争爆发前把亲人甚至是朋友都迁置到安全的大后方去。
他凭借的是前世的信息,可还是小看了现在这个时代里的精英人士了。
自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到民国二十一年一二八事变,日军进攻上沪并驻军。
其实有识之士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中日之间必有一战,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而国都南京距离上沪实在是太近了,战争一旦爆发,日军自上沪攻击,极短的时间就可以打到南京城下。
无论是兵员训练还是军事装备,日本的都是远超中国的,甚至已经达到了半机械化的程度。更不要说还有空军和海军的建设都是中国不能相比的。
所以国党高层早就着手准备迁都的事宜。不同的是乐观的人认为武汉是最好的选择,悲观的人选择长沙,保守的人选择重庆,甚至是CD。总之沿长江溯流而上,越是向西越安全。
而贺峰作为军中保定系的骨干人物,对时局的把握更是敏感准确。
其实已经有很多消息灵通的高层人士在武汉和长沙购买地产和商铺,甚至重庆也开始出现地价上涨的现象,只是比较隐蔽而已。
贺峰这时也是举棋不定,南京已经不是久留之地。可是他半世浮沉,却没有攒下多少积蓄。
不能像很多高官那样,在后方多个城市都购买房产,以做日后不时之需。
“为什么不选择武汉或者长沙?这两个都市都是作为陪都的备用选择。商业发达,交通便利,繁华不亚于南京。”贺峰其实也是有些为难,事情不到眼前,谁也不能准确的预测最后的结果。
“老师,正是因为这两个城市都是交通便利,商业发达的大都市。一旦开战就会成为致命的弱点。交通便利反而有利于日军,会更快的集中力量攻击它。商业发达更说明这两个城市在中国是具有影响力的大都市。这样无论是在军事意义上还是威慑和摧毁国民抵抗意义上都是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