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页
“这长的是什么啊?”
供销社的人看了眼,立刻解释:“油橄榄,生产队那会儿引种的。这玩意果子能榨油,还蛮多的。”
陈凤霞了然,哦,那就应该是橄榄油了。好吧,她上辈子出门的次数也不多,还不知道现在国产橄榄油的存在。她还以为这些都是要进口的呢。
她追问了声:“那这果子产量怎么样?出油率高不高,种上一亩地的成本有多少?我要具体的数据。”
供销社的同志愣住了,茫然地抓抓脑袋:“这我不晓得,也没谁成片的种这个。那都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陈凤霞一点也不退缩,直接提要求:“那你现在得晓得,想办法晓得。我发现这里的特产有个问题就是太过于零散,没有形成气候。想要东西卖得好,就必须得有产业。”
油橄榄浑身都是宝啊,橄榄油俏啊,又是美容护肤又是健康油来着。发展成产业,那带动一个村子不愁吃喝都不成问题。
第323章 不会写名字
陈凤霞离开悬崖上的山村——白寨之前,特地捎上那对在艺术学院上学的姐妹花。
上大三的姑娘还舍不得走。她俩叫村长母亲身上衣服的扎染图案给迷住了,还有花刺绣的镶边,这图案这配色,实在太明艳了,就好像这里的山水和花草树木都长在了衣服上一样。
还有绣花鞋垫,这里的图案跟朗乡街面上卖的又不一样。她们实在太喜欢了。
陈凤霞审美能力一直平平,典型的大路货眼光。她也觉得这里的刺绣跟扎染服装不错,但不到像这两姑娘这般痴狂的地步。
陈老板催促她们赶紧走的时候,她们就盯着村长老婆的绣花针不挪眼。实在太美了,她们要在这里好好看好好学,到时候用在毕业作品中。看,这石头和草相伴,这归鸟和树相聚,多么美好,多么生机勃勃,眼看这俩姑娘要赖着不走了,陈老板祭出了大杀器:“再美也没用,等天一黑,啥都看不见。”
姐妹花中的妹妹还抬头茫然了一声:“开灯就行了啊。”
这下连供销社的同志都被她俩给逗乐了:“你俩一路走过来可有瞧见电线杆子?”
郑明明和陈敏佳也默默地看了眼这两个小姐姐。好虚哦,她俩还说到过不少地方采风,他们采风的地方都是大城市周边吧。这边也就是镇上才通电,天一黑,连路都走不了,太黑了。
因为点灯费桐油,所以当地人晚上连灯都点的少。
听说晚上看不到,姐妹花才遗憾地站起身。她俩也没不通人情世故到没谱,叨扰了人家这许久,还知道掏钱买下了村长家所有的鞋垫跟布鞋。不过她们提出想以两百块钱买下一套扎染的新衣服时,这家的女主人却拒绝了。
那是她们给快要出嫁的女儿准备的嫁衣。
于是姐妹花要跟着大部队离开白寨的时候,都遗憾得不得了。这里的嫁衣全是手工制作,家里女性长辈一起动手,一套也要花费个把月的时间。
就算她们愿意将价格再翻一倍,她们也无法在这里等上一个月的时间啊。
陈凤霞心念一动,当场当起了中介:“你俩要真喜欢的话,在妙妙在线上下单,到时候阿姨们把衣服做好了,供销社过来收了直接给你们寄过去。”
这俩人恍然大悟,是哦,当初她们不就是在网上看到了朗乡的消息,才跑到这边采风的嚒。
供销社的同志直接做保人:“那就先掏一百块钱当定金吧。这样阿嬷才好买材料开始做衣服。”
其实他担心的是这两个城里来的姑娘就是临时起意,回过头就忘了这事。到时候这家的人辛辛苦苦做好了衣服,结果卖不出去,白瞎了时间精力和布料。
姐妹花没意见,当场就掏了一百块。供销社的吴同志拿出纸笔写定金收条,念给双方听,确保两头都能接受后,才招呼他们各自签字画押。
郑明明看村长要签字,就焦急地强调:“让阿姨签,这是阿姨跟阿嬷做的衣服。”
吴同志只笑:“她俩哪里会写字。”
郑明明和陈敏佳对视一眼,这家的女主人还不到四十啊。她居然不会写字?连名字都不会写吗?她们的奶奶外婆辈不会写字不稀奇,可是她们的妈妈都上过学啊。
“那让姑娘签吧。”陈凤霞笑道,“都要嫁人了,是大姑娘了,签个字没问题。”
可这回连陈凤霞都震惊了,因为这家还不满二十岁的女儿竟然也不会写字。她没上过一天学。
姐妹花已经惊呼出声:“你不会写字?”
她比她俩都小哎,马上都二十一世纪了,怎么她们的同龄人还没上过学?太不可思议了。
村长倒是能听懂普通话,丝毫没有羞愧的意思,反而觉得这些城里女娃说话好奇怪:“女娃娃上什么学?”
从山外面来的女性都气愤起来,怎么能不上学呢?女娃娃就不上学了?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吴同志怕两边闹僵起来,赶紧开口催促大家:“走走走,再不下山天都黑了。”
待出了白寨,郑明明和陈敏佳就同两位姐姐达成了同盟。
生气,好生气,因为贫穷上不了学她们理解,不然怎么要有希望工程呢。可是他却说女娃娃不用上学,他还是村长呢。大海航行靠舵手,火车全靠火车头。
有这样的村干部,村子还怎么发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