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页
小春抿了抿嘴唇,垂着脑袋不吭声。她妈喊了她一声后,她才默默地回房换衣服拿笔记本。上课呢,她得做笔记。
陈凤霞估计爹妈还有话要叮嘱这姑娘,便主动留出了给人说话的空间。
“我们在外面等,你们自己忙。”
等到了街口,闵老师才忧心忡忡地发话:“那个,陈老板,给他家拉网线可能有点麻烦。”
供销社能装上电脑连上网线,是因为乡里看到了朗乡的甜头,走的是公家路线。
私人装电脑,估计全县都没这样的人家。邮局哪里会单独给户人家拉网线啊,人家肯定不想多这个事。
陈凤霞微笑:“放心吧,会装的,残疾人自力更生,利用网络信息高科技创业,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宣传典型。我相信乡政府不会愿意错过。”
小卢也清清嗓子,给闵老师下保证书:“没错,就按陈老板说的来,绝对没问题。嗐,我这么跟你说吧,每年为了树宣传典型,我们能抓秃脑袋。一个人的事迹不够典型,我们还得把其他人的事乾坤大挪移,转到他身上。像这样的典型,只要你们乡政府脑袋正常,就绝对不会错过。有了他,后面问上头要专项资金都有话说。”
要政策扶持啊。
看,我们乡的残疾人都响应国家号召搞电子商务了,那政策上是不是应该向我们倾斜,给人给钱给优惠,好让我们以此为榜样,推广到全乡脱贫致富?
闵老师到底不是混官场的,听了解释才恍然大悟,只对陈凤霞竖起了大拇指表示佩服:“陈老板你真是走一步看三步。”
当时她说要给小春父母介绍工作时,他还心里打鼓,想一个没腿的人能干什么?去给人家看大门都不成。
谁知道她竟真想到了不用站起来的活。
陈凤霞笑了笑:“我也是在鸿安镇跟小谢她姐姐学的。”
闵老师还想再夸她两句,小春已经垂着头闷声不吭地过来了。
这姑娘似乎不爱跟人说话,到了他们面前也只是站住脚,没吱声。
陈凤霞并不勉强她,就点点头:“走吧。”
回去刚好赶上食堂开午饭。
陈老板索性将小春推给大女儿他们那桌,自己则主动去乡长的桌旁坐下。
因为乡长地方口音太重,所以闵老师充当了翻译的角色。他简单说了事情原委,正要强调小春父亲是个标杆式的典型人物时,乡长已经直接点头应下:“可以可以,没问题。”
于是闵老师酝酿了半天的情绪和组织了半天的语言全都没派上用场,只能机械地干翻译:“乡里会全力配合,邮局也会开通网线的。就是,那个种植油橄榄的事情要怎么说?”
一个人的事情好处理,一个寨子甚至一个乡的产业才是大头。
陈凤霞喝了口茶水,正色道:“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最好先开辟出一百亩的荒地种植油橄榄试验,后面再根据生长情况扩大规模。成立一个合作社,专门打理这一百亩地。”
所谓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往十多年前数,分田到户后,陈家顿顿都吃上了大米饭。但是科技发展到现在,一户人家三五亩田的耕作方式就明显不够用了。形成不了规模,就没竞争优势。
所以在陈凤霞重生前,比方她老家,还在耕种的田地都是集体承包给种田大户的。她了解到的其他地方则已经有不少成立了合作社,种果树种蔬菜的都有,都在想办法依靠产量来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陈凤霞也想这样做。几亩地小打小闹容易造成品质参差不齐,也不利于专家过来指导工作。大家合起伙来做事,形成流水作业,才能效率更高。
乡长能听懂普通话,闻声立刻点头:“可以,那个,要不要再多种些。这个油橄榄我了解过,两年绿山,三年挂果,五年丰产。再等五年后看成果,就太慢了。”
陈凤霞微微笑:“要说服大家种油橄榄也不容易,这次还要请乡长发功呢。”
就这一百亩地,她都担心村寨不愿意拿出来。土地是农民最宝贵的财富,他们一直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精耕细作,没底气也没勇气冒险。
乡长笑着说了句什么,不等闵老师转述,食堂门口响起一阵脚步声。
陈凤霞瞧见走进来的王技术员时惊呆了。
这还不到一点钟啊,昨天她已经算起了个大早,中途半点儿没耽误,到达农科院的时候也差不多快下午三点钟了。
王技术员得多早出发,才能这会儿就赶过来。
陈老板赶紧上前跟人握手,真情实意地强调:“您太辛苦了。”
王技术员也不含糊:“不早点动身,来了天都该黑了。还有吃的吗?给我来碗汤来张饼,我们尽快上路吧。”
这是要喝了汤垫肚子,一路走一路吃饭的意思了。
陈凤霞赶紧拦着:“那个,司机师傅还没吃饭呢。您不慌,先吃着,我回去换件出门的衣服。”
王技术员奇怪地看了她一眼,安全不觉得对方身上的衣服有什么好不能出门见人的。
陈凤霞尴尬地笑:“我不禁晒,我得回去拿个帽子挡挡太阳。”
郑明明和陈敏佳也赶紧跟上。
陈凤霞奇怪:“你俩不是说想跟人家小姐姐多说说话,给人家打打气吗?就留这边吧,刚好你们教她用电脑,她还能学更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