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页
在东梁百姓眼中,赵国永和帝比睿王靠谱得多,由东梁人变成赵国人,对于他们来说是人往高处走。
傻子才会反抗。
相比较而言,西梁百姓变成赵国百姓的过程最为平和。
他们敬畏与党项抗争多年,守卫梁州安宁的梁王,也感激让他们不再为粮食发愁的赵国。
当初梁王正式归降赵国的时候,西梁百姓甚至在争求梁王府的同意后,自发的举行过庆祝仪式,还将当天定格为本地的节日。
无论这个节日诞生的过程中,梁王府废了多大的心力,西梁百姓对赵国的善意都做不得假。
燕国百姓快速接受赵国的原因更简单。
二十年前,他们与赵国百姓在一个锅里吃饭的时候,还是翼州这边的好菜比幽州的那边好菜多。
幽州不满自己这边的好菜,逐渐被挪动到翼州那边去,建威大将军顺势而起。
建威大将军正式称帝后,幽州和翼州就开始分为两个锅吃饭。
那个时候,翼州锅中的好菜,仍旧比幽州锅中的好菜多。
如今二十多年的时间过去,翼州锅中的菜色始终没什么变化,幽州却不声不响的换了吃饭的家伙,开始顿顿大鱼大肉。
闻着从隔壁大锅中传来的阵阵香味,再想想双方二十年前的差距,燕国百姓怎么可能不馋?
在赵国还没对燕国出兵的时候,燕国百姓就做梦都是再次与幽州吃大锅饭,他们也想尝尝大鱼大肉的味道!
二十年前,大家都是一家人,不过是用二十年的时间,换个掌勺的人罢了,这么能叫吞并?
兖州百姓却与卫国百姓、梁州百姓、翼州百姓的想法大不相同。
首先,正常情况下,大部分百姓都无法判断君主是贤明还是昏庸。。
对于他们来说,生活的地方没有土匪,没有动乱,没有突然加税,正在王位上的兖州王就是最好的兖州王。
目前正在王位上的兖州王,刚好符合这个条件。
现任兖州王还有个昏庸到百姓们都能感受到的亲爹,所以他继位后,在兖州民间的名声向来不错。
其次,兖州百姓几乎没有接触过赵国人,他们对赵国人,对赵国的了解,全靠来往的商队。
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会经过兖州的商队,大多都是来自陈国。
以薛临对赵国和重奕如临大敌,恨不能除之后快的样子,兖州百姓对赵国和赵国人会有什么样的印象,可想而知。
偶尔有人说起赵国的低赋税和各项给予百姓的补贴,也总是会在第一时间被说成是吹牛皮。
久而久之,在兖州百姓的印象中,赵国就是个凭着奇货城,勉强能吃饱饭的地方。
就连主动对析县发起进攻,却永远留在析县的三万兖州军,都被兖州王故意说成,‘赵太子残暴无度,残忍坑杀十万兖州人。’
合着被赵军俘虏的七万兖州军,在兖州王眼中,已经都是死人。
综合种种因素,兖州百姓对于摧毁他们引以为傲的兖州八关,又杀死兖州将士的赵国充满敌意。
如何消除兖州百姓对赵国的偏见,彻底将兖州土地变成赵国的土地,成为宋佩瑜急需面对的问题。
宋佩瑜能肯定,就算他让人将‘赵国曾经想与兖州王和谈,兖州王却倒向陈国,故意为难赵国。’的事告诉兖州百姓。
兖州百姓对赵国的敌意也不会减少,反而会更排斥赵国。
毕竟不能指望几乎没有读过书,整日为了生计奔波的百姓,在别人三言两句的点拨之下就能开窍。
在赵国和兖州王之间,无条件站在兖州王那边的兖州百姓,只会觉得赵国在污蔑兖州王,蒙骗他们。
宋佩瑜东行的第一站是乐县。
前方的赵军经过乐县的时候,已经将乐县中所有的残留兖州军都抓了起来,分别关押。
在宋佩瑜有随行两万赵军的情况下,重奕又破天荒的留下五万赵军,还特意留下人嘱咐宋佩瑜。
走到哪个城池,就将这些赵军带去哪些城池,千万不要在随身护卫不超过二十人的情况下,靠近兖州百姓。
宋佩瑜望着一本正经对他转述重奕交代的王校尉,无声叹了口气。能让攻城略地只管一往无前,从来都不回头看的重奕,如此仔细的嘱咐。
可见城池中的兖州人,对赵军的敌意有多大。
前往兖州腹地的三路大军传回来的消息,必有兖州百姓排斥赵军,让宋佩瑜和其他在后方的文官多加小心,千万别轻易靠近兖州百姓。
免得兖州百姓暴起伤人,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宋佩瑜到乐县后,先去看被俘的兖州军。
这些兖州军大多都经历过析县外的战争,早就被吓破了胆子,反而比兖州百姓对赵军的态度和善,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敢在赵军面前硬气。
宋佩瑜与这些兖州军俘虏简单交流后,立刻明白重奕为什么没像从前那样,烧了花名册后,就放这些人归家。
这些人的家太远了,几乎与乐县隔着大半个兖州。
赵军肯定没工夫送这些人回家,如果放这么多人在本就混乱的兖州自由行走,很可能会出现哪里多了土匪,或者某个位于赵军后方的城池突然被袭击的情况。
与军俘交流后,宋佩瑜才在护卫们的簇拥下去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