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页
“夏教授说,外来精神体会受到主体排斥,是不可能长久共存的。比如像我这样,日常需要其他载体,关键时刻才会进入大脑……如果是这样,审问奇方集团的那些人,应该能得到相关线索。”
晏龙觉得自己捋清了这团迷雾,找到了一个方向。
袁仲夏苦笑着说:“别,我是搞不清楚了。反正林北堂死亡,剩下的人全抓了,他们携带的物品我也一件不少的带上了。赶紧回国吧,不管什么谜团,交给夏教授他们处理!”
作者有话要说:修了一下正文后半截,
——————
如果看得晕,这里有个总结
晏龙:这玩意,感觉像幽灵残缺版
晏龙:但是在表现上,又像寄生体,不是林北堂自己产生的精神体
晏龙:如果使用方法像生物AI,难怪林北堂想要生物AI的数据
袁仲夏:立刻回国!不想动脑!
第52章 归国
回国的一路上, 陆笛都很沉默。
这次没有单独座位放一个行李包的待遇了,朱祝带着他与晏龙,选择搭乘了一架民航飞机。
因为“安平号”货轮根据航程, 还有一个多月才能绕过极圈,回到华夏东海, 于是袁仲夏选择了分队返回。
朱祝其实也不是单独一人,这架飞机属于华夏航空, 航班上的空中安全员接到了“保护命令”, 会特别关注与保护朱祝跟他的“行李”。
所谓空中安全员,就是在飞机上保护乘客与航班安全,防止劫机等暴力突发事件的“空中警察”。
他们看起来就像乘客一样,有时候由航空公司人员兼职。
不过在华夏,持枪的安全员都是特种部队成员。
用袁仲夏的话说,这些人熟悉飞机, 业务也熟练, 根本没必要另外叫人乔装乘客来接应。
这架航班直飞华夏首都,然后直接在机场搭乘商都基地的专用军机。
——安排得这样周密, 是因为朱祝携带的“晏龙”, 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状态。
晏龙现在就是一个只能说话,只能侦察,其他功能统统报废的照相机。
更正,连拍照都不行, 因为镜头碎了。
虽然这不是晏龙的主体, 晏龙其实也没什么事, 但现在载体受损程度太高,已经不能进行载体转移与作战行动了,按照规定必须上“特级保护”, 尽快安排回国。
陆笛就跟着蹭了一把保护与加急待遇。
上飞机的时候陆笛留意观察了一圈,没花什么力气就找到了那几个空中安全员。
并非安全员的伪装不行,而是他们的精气神明显跟普通人不一样,他们又对朱祝格外“注意”,虽然这个注意是不引人察觉的行为,但是脑电波与精神力,是瞒不过陆笛的。
没错,陆笛发现自己的“视力”升级了。
从前他也能分辨这些,特别是那些脑电波异常,以及对自己存有强烈恶意的存在。那就像脑袋上插了闪光灯一样,陆笛想不注意到都很难。
不过陆笛眼中的世界太过杂乱,全部过滤一遍就算是他也会头痛的,所以一般情况下,陆笛选择性的屏蔽掉了那些对自己无害的、看起来很普通的生命体。
甚至有时候,这些在陆笛眼里就像是虚化的背景,与路边的花草树木没有区别。
现在这些虚化的部分有了改变,当陆笛注意去看的时候,它就会变得格外清晰,既不需要耗费精力,也不用仔细分辨。一眼过去,活跃的脑电波在人体中,像标记过一样好分类。
就连正在打盹睡觉的乘客,也能通过他们的脑电波,看出他们是处在深度睡眠,还是在做梦的状态里。
擅长体力与擅长脑力的人,看起来颜色都不一样。
陆笛觉得很新奇。
仿佛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
其实昨天还没有这么夸张的。
陆笛低头,隐隐意识到这种逐渐增强的“力量”,是前天林北堂死亡之后带来的影响。
——说不在意林北堂身上那个古怪黑影,肯定是假的,但是陆笛忍着没问。
不止晏龙在思考,陆笛也在思索那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无论是感觉,还是后来流散的那些能量粒子,都与幽灵相似。
但是……
“我觉得那玩意不像是人。”
在发动机的轰鸣声里,藏身在行李包里的金属球终于对身边的照相机说话了。
“嗯?”晏龙的反应有点慢。
陆笛诧异地问:“你是在睡觉吗?”
生物AI还能睡觉?
哦,好像能的,陆笛想起了休眠状态的盆栽季厘。
“……不是,我在思考问题。”晏龙慢吞吞地回答,“除非回到主体之中,否则我是不会休眠的。”
陆笛又想到了季厘的珊瑚状主体,他真的很好奇晏龙的主体是什么模样,于是忍不住问了起来。
“很大吗?”
“这个,不好讲。”
什么叫不好讲,陆笛腹诽,难道是伸缩状态,可大可小吗?
晏龙解释道:“初始状态跟季厘差不多,球状吧,不过比他大一圈,如果要进行运输,主体需要存放在特殊的抗震器皿里。”
“结束休眠的时候,外壳自动打开,展开主体形态?”陆笛回忆着季厘那时的情况。
“其实季厘很好运输,我比它更早,技术上有一个缺陷,减震能力比他差很多,根本没法离开抗震器皿,他的主体在地上滚两圈都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