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页
太子越发心里不是滋味,心里想着要赶快把生一个嫡子的事情提上日程了。
心里更不是滋味的是大阿哥,先别提老五,老五成亲的时间短。在已经成亲的兄弟四人当中,如见只有他没儿子。
在他也参与讨论之后,康熙问了太子家的几个男孩,问了老四,又和其他人一块念到了不在跟前的老三。把旁边一直站着的老大当成空气,老大这边整个人酸的冒气,然而康熙就是无视了他。
老大就觉得自己没有儿子在兄弟们跟前矮了一大截,但是这事也不能怪福晋,所以一个人在外面喝了半天闷酒,一身酒气的回书房里面睡了一觉,醒来之后跑到一个寺庙里面许一下大笔银子,只要自己能有一个儿子,到时候来这寺庙里面还愿。
对于这家寺庙来说,好不容易碰见了一个出手特别大方的权贵,当然是要把他捧起来,寺中的得道高僧一块出来拜见了他,大家一起畅谈了佛经和佛法。
虽然大哥的功劳是一刀一枪杀出来的,但是对于那些虚无缥缈的慈悲他接受的特别快,几天下来已经在心灵上皈依了佛法。
在过年之前这一小段时间里,他了解的越多,对中间产生的疑问也就越深。到后来知道佛法也是分了很多种,比如说中原这边的佛法和藏传佛教以及南传佛教都不相同。如果是别人,可能穷其一生也不会接触到这么多,也不会去比较。
但是他位高权重,又有不少草原上的喇嘛经常来宫中拜见。这些喇嘛和上人甚至是活/佛都是有真才实干的。绝对和京城周边那些念几句经的和尚不一样。
如果他想和这些人聊聊佛法,这些宗教高人们都是愿意跟他深入讨论的。
大阿哥的积极行为让太子心里面犯嘀咕,大阿哥在蒙古草原那里人缘比太子好太多了。而蒙古草原上很多部落上的牧民都信教,甚至有些蒙古王公做一个决定也会去向这些人请教。这些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草原上的实际统治者。
太子的心里面犯着嘀咕,把四阿哥找了过来。
“老四啊,你不是对这些也挺信的吗?过去跟大哥一块儿听听吧。”
四阿哥心想,一到年底户部那边都特别忙,自己是真没时间听别人讲经。但是太子的命令又不能不听,所以他决定去转两圈,敷衍一下再回户部干活。
四阿哥是一个很勤奋的人,哪怕是去听别人讲经,也不占用自己的办公时间,而是在下午衙门里没事了,他牺牲了回去看儿子的时间跑过去听别人讲经。
四阿哥从小到大是一个深受儒家教育的人,所谓的仁义道德已经深入骨髓,草原上的教义让他接受不了,因为其中有些仪式让他觉得血腥,远远没有中原这边汉化过的教义来的温和。
四阿哥听了两天之后受不了了,觉得应该敬而远之,我可以和你们谈论这些,但是我不能信奉。既然不能信奉,而且大哥是跟人家真的在讨论这些,四阿哥就决定不再跟着一块听讲经了。
太子收到了四阿哥的报信,想了想把墙头草老三扔了过去。老三对这些虽然也有些不能接受,但是其中有些想法让他茅塞顿开。一旦有了灵感之后,他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创作激情。于是一边觉得不适应,一边又觉得自己会下笔如有神,所以坚持着去听。
时间久了,他和大哥就成了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同学。大阿哥确实特别虔诚,关于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有儿子这件事儿,也特意拿来和高僧讨论了一下。
高僧对这种事见得多了,凡是权贵之家对于男性继承人都特别的渴望。一通做法之后告诉老大,他命里有四个闺女,这四个闺女生出来之后才会带来儿子。
趁着周围无人,大阿哥也没有忘掉自己的老对头,替太子问了问他什么时候才能跟太子妃生出一个儿子。
没想到对面的高人一通掐算,给了一个大阿哥很想听的答案:“太子命里无嫡子。”甚至还暗示,因为太子没有继承人,所以将来皇位落不到他身上。
虔诚的大阿哥听了这样的说法,虽然跟自己说这未必是真的,但是心里面已经信了。
自从他成了狂热的信徒,才发现京城里面在宗教这一块真的是群魔乱舞。
拜真主的,拜上帝的,拜菩萨的,拜天尊的简直是五花八门。
然后大阿哥就发现,宗室里面有人居然在拜上帝。这就很神奇了,因为觉得神奇,还特意深入了解了一番。这个拜上帝的不仅自己信,还让自己的老婆孩子跟着一块儿信。上帝说,人要一夫一妻,他在上帝面前认真的忏悔了自己的罪过,然后又找了几个小老婆……
这就是不虔诚呀!为了不让自己一个人觉得生气,还把自己的同学三阿哥也一块带了过去了解,三阿哥又被哥哥带着打开了一扇奇怪的大门,开始了解了各种各样的神话故事,特别是某些教义里面,神灵所居住的地方,有着永远吃不完的面包和蜂蜜,还有永远都是处// 女的女人陪男人各种快活。三阿哥目瞪口呆:这都有人信?
然后他们两个迅速的结交了友谊,三阿哥也摆脱了自己被兄弟们孤立了的现状。在腊月二十三那天,京城家家户户都在祭灶,他还很高调的给大阿哥家的两个小格格送了祭灶糖,当然,大阿哥家很快的给了回礼。
针对于他们两个友谊升温这件事儿,八阿哥静观其变,私下里还在谋划。太子气的在四阿哥跟前掀了桌子。九阿哥就对这两个哥哥都看不上,和五阿哥在宜妃这里吃麻糖的时候,还嘲笑他们“真是鱼找鱼虾找虾,乌龟专找大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