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页
“是瘴气!”
李妙真劈开河水后,才发现自己也入了幻境,她竟然一点也没有察觉到。这种无色无味的瘴气不同于幻术,是西南大山里最可怕的东西。
她立刻用白纱捂住了口鼻,略过了些时刻,她再看左右时,发现景色已经全然不同了。
没有蓊翳树木,也没有清澈见底的河流,有的只是暗红色的水,还有焦黑的树干,嶙峋的山石。瘴气侵袭了大半个森林,许是呆久了,她的头也微痛。
好在身上还有丹药,她吃了一枚,给小梨也喂下了一枚。
她渐渐更加清醒,并且从暗红色的河水里看到了大唐的军服碎布。李妙真精神一震,又往前飘了半个多时辰,果然看到了人。
先开始是三五具尸身,渐渐地,越来越多。等李妙真终于看到活人的时候,月亮早已挂在枝头了。
……
数不清还有多少人挤在一起,在夜色下,黑压压仿佛一个个小土包。
看到李妙真出现的时候,尚且有值班的将士站了出来,用兵器拦住了她,厉声道:“你是谁?可是那吐蕃或者南诏的探子?”
“我是通玄先生的弟子,奉师命来找你们。”她并不畏惧那锋利的剑刃,环视左右:“这是怎么了?都病了吗?”
那人听她的口音似是长安一带的,舒了一口气,但很快严肃道:“你等着,我要去通报留后。”
留后是大唐代理节度使的官员称呼,这次出征南诏的领将,正是剑南道留后李宓。在他去通报的空隙,李妙真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将士。
大概有一半的人有气无力地躺在地上,看着似乎是生病了。
他们也是吸多了瘴气吗?
李妙真回眸看了眼小梨,服过丹药后它已经好了很多,只是有些郁郁寡欢。她正想去看一下,那人回来了,请她去主营相见。
.
侍御史、剑南道留后李宓已经年近花甲了。
他披着盔甲坐在河畔的大石头上,虽然在夜里看不清神情,但从低沉且有威严的声音里,能听出这是个久经风霜的老人。
“你叫什么名字?”他率先问这个蒙着白纱的少女。
“李妙真。”
李宓不关心宫闱之事,自然是不认识她。上下打量了她几眼后,他沉声道:“你一个小女子,为何深夜在这里?你说的通玄先生,是被陛下敬重的张果吗?”
“是,”她答道。
多说无益,她随手叠了个纸鹤,纸鹤扑着翅膀飞走了。见李宓目露惊骇之色,李妙真简单说明来意:“你们失踪数日,百姓们都为你们担忧。我师父心怀苍生,让我来瞧瞧你们怎么了?”
“能怎么样!”李宓遥遥一指,叹息道:“怕是还未开战,就被瘟疫困死在这里了!”
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又有几个士兵,被抬着放远了。李妙真听军医说着众人的症状,愣了愣。
咳嗽,发热,传染性强……
这是重度流感吧!
她不吭声了,开始从空间里一匹匹往外拿绢。前几天收拾东西的时候,她在角落里找到这些绢,发现自己还有那么多通用货币。
李宓惊奇道:“你这是做什么!”
“做口罩!”李妙真将最后一匹绢放下,语重心长道:“哎,要相信科学啊!”
当然了,这句话没人听得懂,她也只能说给自己听。
……
天快亮的时候,李妙真已经按照后世的经验,将绢分下去做口罩,并将重点人群隔离了。
不过,她心里也困惑,哪里有妖物?
瘴气是山林里,因为高温下动物尸体的腐化自然产生的,便是暂时制造幻象,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幻术。
她心有不解,又将丹药分给病重的人。如今七万大军只剩下六万,粮食,也不多了。
李妙真问李宓:“将军,你们找到出路了吗?”
李宓缓缓摇头。
她觉得更奇怪了:“我在空中看了,往西就是南诏国都。这瘴气虽然严重,但不至于出不去吧。”
李宓叹了口气,这时候军中开火,煮的都是野菜混着少量的杂粮。李宓让人盛了满满一碗给她,道:“小道长将就着吃一些吧。”
李妙真看着心酸,不太想吃,但又不想拂了他的好意。她略吃了几口就放下了,晨光熹微,她余光瞥见李宓的铁头盔上有好几道刀痕。
不知是谁,能把主将砍成这样。
小梨还在一旁呼呼大睡,李妙真没吵醒它,又去看了看病人。
重症的人恢复的还不错,她准备的等下现场起一个丹炉。走到边缘地带的时候,李妙真忽觉眼前一晕。
她险些没摔倒,浑身绵绵无力,法力也施展不出来。陪伴她的军医问:“小道长,您怎么了?”
“我没事,”她指着脚下石子,挤出一个笑容:“呀,差点绊倒了。”
军医没有再说话,只是频频偷看她。李妙真留意到,他的手一直在摸袖里的利刃。
巡视完最后的病营,她浑身控制不住的发抖,汗不断地往外出。
“你真的没事吗?”
李妙真一笑:“啊,我的神功要大成了!”
那顿饭有问题!这是李妙真唯一能得出的解释,因为她的症状并不像瘟疫。她咬牙走回了主营,假若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