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页
就连造谣的、贴告示也迅速处理了。
大批的人手都被调去了城门和各个关卡处提防有人借乱生事。
显然,舆论和人心,得排在安全后面。
此时此刻,衙役们正在劝离粮铺门口排队地百姓们,只可惜效果太差,百姓们浑然把他们当空气,衙役们把口水都说干了也不见得有人有动静。
明明都天黑了,大街上都挤满了人。
大街上却突然间传来了几声锣鼓响声,当当当地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却见得不远处的茶楼二楼上,有人正在敲锣打鼓,等到吸引了大部分人的视线之后,却见得其中走出了一个摇着扇子、蓄着美须的中年人,瞧着十分仙风道骨。
很快就有人认出来了,那不是葛先生么?
葛先生在洪州府的名气还是很大的,当然了,出了名的就是会“观气”,还能掐会算,算是位“名士”。
却见得葛先生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朝着下面的百姓们道,“想必大家都听说了,咱们的洪州府的赈灾粮没得发了!这话也不知道谁传得,但是在下负责任的告诉大家——确实是没得发了!”
此话一出,楼下一片哗然。
秦十一一惊,已经拔刀了,却听见了葛先生笑了,话音一转,
“诸位啊,咱们这十几年了,哪年是靠赈灾粮吃饭的?去年洪灾、前年也是雪灾,哪年没有流民呀,大家有谁领到过赈灾粮么?有谁见过赈灾粮影子么?”
秦十一的刀收回去了。
很快,楼下的百姓们都愣住了,好一会儿才交头接耳了起来。
是的,赈灾粮对于洪州府的百姓们来说,其实本质上也就听过这个名儿,要说谁见过,那确实是没见过的。平日里的百姓们也没少关上门来大骂贪官污吏,朝廷不管百姓死活,其实大家都对于朝廷的赈灾心里有数。
但是这一次实在是被那告示和流言弄得慌了神,此时被葛先生一诱导,大家才想起来了往年的赈灾粮——
是呀,往年里这个赈灾粮都没影,本来就没影的东西,现在说不发了,似乎对他们小老百姓没啥影响呀?
还有人在下面七嘴八舌地质疑,葛先生却应对自如。
从分析“赈灾粮”根本不重要,到话音一转,提起了这一次燕将军出城运粮之事……葛先生极为有煽动力的演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百姓,本来正在粮铺前面排队的百姓们,都下意识地朝着那座小小的茶楼看了过去。
虽然葛先生的一惊一乍的话术,总是让秦十一的刀反复出鞘,但是效果却是极佳的。
此时此刻,姜小圆才刚刚出了书肆,百来张手抄的“小广告”,张张被铺在了木板上,被黑甲卫运到了粮铺边上。
许多人是不认字的,但是这小广告不用认字,上面就简单地生动地画了几个小人,意思也好懂得很——
城中粮食充足,明日将军运粮回来,粮食够不够,一看便知!
粮食铺子前面的人面面相觑,却听见葛先生一锤定音,
“城中究竟有没有粮食,将军运不运得回粮食,大家明早在城门处等将军回来一看就知!”
大街聚集的百姓们还有些犹豫,却听见了葛先生道,
“昨夜我夜观天象,却见得天边贪狼吞日,今夜天气必然转寒!”
这话一出,众人哗然。
但是葛先生确实是洪州府有名的神棍,本来就有蛮多人信他的,他一般也很少说这种预言。
葛先生又摇头晃脑地解释了一番之后,已经有人有些动摇了。
葛先生又道,“这气温骤降、天降大雪,诸位家中可有了御寒措施?”
仿佛是应了他的话,天空中果然飘起了雪花。
大家才突然间意识到,本来还算和煦的下午,在夜幕降临之后,天气竟也转寒了,冷得让人有些发颤。
如果不是因为寒潮已经到了倒计时,天气已经有了显著变化的话,姜小圆确实是没把握葛先生能够说服大家。
但是此时此刻,气温已经悄无声息地降到了零下。
就听见人群中有个小姑娘幽幽道,“这春寒极冷,大家炭火都买了么?”
“城中的棉被铺子好似尚未关门呐……要是今夜太冷,冻坏我家娃儿咋办呢?”
姜小圆身边的护卫也十分机灵,连忙七嘴八舌道,
“正是,粮食明天来抢也来得及,要是今天夜里打霜了我家大白菜可怎么办哟!”
“哎呀,我家的炕都灭火了,这突然变冷可不冷死人了?”
仿佛是被这话提醒了,众人面面相觑,不多时——一哄而散。
粮铺前没没剩下几个人了,地上就留下了光溜溜的几片纸片儿。
反倒是隔壁街上买棉花的、买炭火的,正打烊呢,突然间就涌过来了一批客人,倒是颇为应接不暇的。
这一场有心人刻意煽动的危机,消散于无形。
粮铺就像是一个矛盾的爆发点,解决了这个爆发点,本来还人心惶惶的洪州府,那团笼罩其上的阴云也就烟消云散了。
衙役们本来焦头烂额的在各处劝百姓们回屋,谁知道随着黑甲卫挨家挨户地在外面提醒注意御寒,本来还在观望状态的部分百姓们,见此也都纷纷意识到了约莫是真的,连忙回家去了。
本来十分棘手的问题,就这么不费一兵一卒地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