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页
谢安昌也想清楚了,他猛然站起身:“我们该当如何?”
“不慌。”
风承玺在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我先派人打听一下再说。”
风承玺派了人打听宫中消息,很快派出去的人就回来了:“太子殿下,大事不好了。”
“怎么?”
风承玺和谢安昌同时询问。
“晋王派人向各国讨粮,让咱们卢国多交粮食出来好缓解晋国旱情。”
风承玺听后瞬间脸色惨白。
他跌坐在椅子上,右手重重的捶在桌上:“安宁害我不浅,害我不浅啊……”
谢安昌也明白过来,他一把抓风承玺:“赶紧想办法,你不能再留在晋国了,否则性命不保。”
“对,对。”
谢夫人这会儿也顾不上哭了:“太子,我们得赶紧走,得赶紧跑,要不然……”
“怎么跑?”
风承玺苦笑:“阳城固若金汤,晋国律法严明,我们能怎么跑?恐怕还没跑出阳城就已经被拿下了。”
第180章 奸妃与贤后15
安宁今天又跟着晋王上早朝了。
晋王和安宁一坐下来,就有好几个大臣上奏。
多数都是为了晋王和各国要粮食的事情。
好些大臣都觉得晋王太冒失了。
就算是要粮食,也不能和各国全都要,而是要挑几个国家要,不然,引的众国群起而攻之,这对晋国可是不利的。
毕竟现在晋国大灾,各地缺衣少食的,根本不适合打仗。
可有些好战的大臣却觉得晋王要粮的举动是正确的,夺别国资财以富本国,这本来就是应该的,就算是打仗,晋国也从来不怕谁。
这些大臣你一言我一语的吵的不可开交。
不说晋王,就是安宁都觉得头疼。
晋王的脸色渐渐的难看起来。
一直坐在晋王身边,从来不曾说过什么的安宁这次说话了。
“诸卿说的都很有道理,只是,王上既然开了金口,如何能够收回王令呢,这难免给人朝令夕改的印象。”
她一说话,那些大臣们都愣住了。
谁也没有想到一直这么多天都坐在那里发呆的谢贵妃会突然间开口发言。
那些大臣脸色有点不太好,都觉得安宁做的不应该。
她能够来早朝坐着已经是晋王开恩了,一个女人,竟然敢在早朝发言,长此下去岂不是还想插手朝政?
他们生气,可偏偏晋王一点都不生气。
他显的挺高兴的,当着朝臣的面,伸手就把安宁攒在怀里:“贵妃说的是,依贵妃的意思该当如何?”
安宁笑着:“王上可以分批派使臣去往各国,不要一处催着他们交粮,让他们以为王上只和少数几国要粮,与别国无干,如此,王上的威仪无损,也可教各国安生一些。”
晋王哈哈大笑:“贵妃这个主意好,就这么办吧。”
那些大臣们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本来安宁这个主意就挺好的。
分批跟各国催粮,先催几个国家,别的国家就认为不关他们的事情,他们不愿意得罪晋国,自然会事不关已高高挂起。
而被催的那几个国家就算是不情愿,可也不得不交些粮食。
有的国家开了头,再催剩下那几国交粮,先前交了粮食的国家就会看他们的笑话,他们若是不愿意交粮,先前的几国就会觉得他们交了,别的国家不交的话他们太吃亏了,不用晋国催,他们都会催剩下的那几国。
安宁这个主意说起来挺轻松的,其实也挺毒的。
耿太师站在那里,眯眼打量安宁几眼,然后低头沉默下来。
刘相出列道:“贵妃的主意很不错,只是……怕有人透露出去。”
晋王摆手:“就这么办吧,便是有人透露出去,孤还怕他?”
安宁抿嘴轻笑,没有再说话。
耿太师似是想到什么,伸手拉了刘相一把。
刘相不明所以,但还是退了回去。
早朝结束,晋王携安宁回栖芳殿,耿太师和刘相一处回去。
两个人从宫中出来,刘相就问耿太师:“太师为何阻止我?”
耿太师紧绷着一张面皮,显的很严肃:“这位谢贵妃可不简单,刘相还是少驳她的话,省的她惦记上你。”
“她是后宫妃子,我是前朝大臣,有什么可怕的。”
刘相不以为然。
耿太师摇头:“后宫妃子吗?可如今她能在早朝上说话,这岂是一个平常妃子能做到的,她才来晋国几天,就叫王上允她上朝,你说,这位谢贵妃岂是那么简单的人物?”
“可是……”刘相还是想不太明白:“如果她有主意,完全可以回去之后跟王上说,为什么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出来,她就不怕有人泄露出去,到时候各国联合起来……”
耿太师笑了:“你啊,想事情还是有些简单了,谢贵妃要的不是解决各国的法子,她要的一是让朝臣不吵,省的王上心烦,二是,她有在朝中发言的权利,至于各国会如何反应,谢贵妃可是不管的。”
刘相沉默了:“这个女人好深的心思。”
耿太师苦笑一声:“王上信重她,只怕……将来她要插手朝政,动摇晋国朝纲啊。”
“她可是卢国人。”
刘相想到这个,他一惊:“太师,我们一起跟王上进言,不要再让谢贵妃插手朝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