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第168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于是他们全家从巴水郡回去后,把家里能搜出来的手机都找了出去。
    穿越之时,赵曦才十六岁,手里那只手机是她的第一只手机。
    赵言和赵旭他们倒是换过一些旧手机,因觉得卖二手只能卖两三百块不划算就闲置了,而王雪琴和赵志民以往还用过老人机。
    当初张寿王豹他们出发剿匪,经常收不到前线信息弄得人很着急,外加云州不在控制范围内,手机也打不通了。
    一家人商量之后,决定借一两只旧的老人机过去方便联系,以免书信往来指令还不到位就完蛋了,也防止旁人截取书信。
    这老人机不能视频通话,只能打电话和发短信,也算够用了。外加他们现在积分充足,打电话妥妥的。
    手机开机之后,便自动连上了大宝信号。
    赵曦那边早就算过送信的时日,估摸着东西收到了,听到大宝告知新接入两个信号,立刻就打了个电话过去。大宝信号的好处就是不用电话卡也能打。
    “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飞翔……”[注]
    一阵极为大声的音乐从老人机那里传来,吓得杨子明差点一屁股自坐在地上,这是什么音律?
    张寿和王豹颇有些小得意,他们可比杨州牧有见识得多,知道这是何物,见打了过来便按了接听键。
    那头传来了一道好听清亮的女声:“是杨子明杨州牧么?我是赵曦。”
    杨子明瞠目结舌,手颤抖地指着那小方盒子:“赵曦?那不就是蜀州如今做主之人么?此,此物竟能千里传声?”
    云州和蜀州可隔着千里啊,这是如何做到的?这一刻杨州牧彻底信了,先前看走了眼,他们还真是神仙!
    张寿把手机递给杨子明,想来是仙人有事要交代杨州牧,杨子明接手机的手都在打哆嗦,生怕把这法器给摔在地上。
    赵曦此刻便在招贤馆内开会,一群如今被提拔上来的官吏围坐在圆桌前,中间摆放着一只连着蓝牙音箱的手机正在免提播放,饶是陈衡李孝知陶思礼他们都有些惊愕地看着此物。
    先前只听说仙家有此传声神物,可到底是头次见。
    陶思礼起身拱手郑重的问道:“曦曦仙人,不知吾等声音可能传过去?”
    赵曦还未回答,那头再度传来杨子明震撼的声音:“敢问你是何人?”
    赵曦耸耸肩摊手,杨子明已经替她回答了。所有人的声音都能传过去。
    陶思礼做了个自我介绍,杨州牧顿时钦佩起来,听闻此人是蜀州首届统考第一名,大才子。
    在座之人,不仅是会风花雪月的才子才女,那都是些能干实事的。
    在场的官吏目光灼灼地看着那只套着粉色硅胶套子的手机,有了此物云州部族再起异心能瞬间点兵进去。
    赵曦为了节约积分,直接进入正题:“杨州牧,来往书信太过繁琐,所以我把手机借给你,你我能顷刻间联系。”
    “第一,我知晓云州部族多征伐南边沿海小国,那边的造船业亦颇有建树,我想在交州沿海建几个造船厂。”
    杨州牧很快从神物法器传音的震惊中清醒过来,忙叫小厮给他准备纸笔做记录。
    对于蜀州那边让他造船,杨子明也并不意外。南边沿海就是得天独厚的造船环境,他虽看不起那些南蛮,但也不得不承认那些小国之人的造船业还是不错的。
    所以……他早就提前开了好几个伐木场,就等着蜀州那边提。
    赵曦报了战船的粗略数据,杨州牧听懵了这什么船啊搞这么大?
    “造船的详细图纸已经送来了,以后的蒸汽机也会从蜀州运过来。”
    “第二,种粮,相信杨州牧已经办妥了。”
    杨州牧满眼感激:“这是自然,种粮是头等大事,您差人送来的曲辕犁州内都仿制了,绝大多数老百姓都能用上。”
    云州部族多为半畜牧半农耕状态,他们也种粮食的。
    “第三,种橡胶,就是那种流出奶白色汁水的树,我对这个需求量非常大,你们那边可以赶紧开几个橡胶厂预备着了。”
    赵曦提醒道:“要懂得可持续发展,你们别把树直接砍了,在树皮那里割个小口子慢慢流橡胶原液就成。”
    这些人相当粗暴,遇见橡胶树直接拦腰砍断,然后收汁液。这橡胶树本就不好种植,这么一砍树就彻底死了。
    杨州牧就没想到那种树竟也有用,而且需求量还大。
    赵曦朝旁侧的助理女秘书使了个眼色,女秘书是上回统考前一百名,如今做了她的秘书长。女秘书拿过早就预备好的资料,对着手机把橡胶厂这些细节讲述了一遍,杨子明一边听,一边对着赵曦先前写的书信翻阅才大致捋清楚。
    记录完之后,在场的官吏便和杨州牧交流了起来,宛若现代的小型跨国视频会议现场。
    大到两州军政,小到老百姓吃穿用度。
    云州纳入可控范围,那么云州有些地方就可以种棉花了,桃阳县算是蜀州少有光照充足之地,靠着桃阳县附近几个县种出的棉花来供给整个蜀州一百多万的人口,还是捉襟见肘了些,导致现在蜀州内的几家棉花厂成日里都盯着人家的棉花田,厂长都差去人家田里住着了。
    棉花是御寒之物,需求量大就不能高价,否则老百姓穿不起,就失去了当初推广棉花的意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