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页
青唯沉默片刻,站起身,拿过铜匙,帮他将匣子打开。
匣子里有一块糕石,一个金碟,一个细颈阔身、下方镂空的烟筒,还有一支细竹管。
青唯拿小刀从糕石上剃了些细末,抖入金碟子里,然后将金碟子置于烟筒上。木绒子是现成的,在烛灯里引了火苗,放入烟筒里,烟筒就跟小灶似的烧起来。
青唯把细竹管递给曹昆德:“义父。”
曹昆德迟疑许久,“哎”一声,接过来了。
糕石的细末被火一热,散发出很淡的靡香,香气顺着竹管,一路吸往肺腑。曹昆德闭着眼,感受着靡香所过之处,百骸为之沉沦为之焕然,慢慢飘向云端,又慢慢沉寂下来。
当年先帝下旨修筑洗襟台,这是多大的功绩。
可惜高台建成之日,坍塌了。
先帝震怒,御驾前往灾址,曹昆德随驾,见到的是满目疮痍,人间地狱。
同行的太医给了他一个方子,说是从古麻沸汤改良而来,还说,“公公,且缓缓。”
人祸惨烈,只能以药石缓忧。
后来他在一片乱石堆里捡到青唯,当着她吸过几回,原以为她年纪小,不明白他在做什么,原来,她什么都知道。
“……适才说到哪儿了?”
“义父说,被我劫走的囚犯,是当年洗襟台下的无辜之人。”
“是。”曹昆德道,“也正因为此,朝廷里那些人,不会轻易让他逃了。好在义父在宫里,多少还有些能耐,保他一命,让他远遁江野,应是不难。”
青唯“嗯”一声。
她注视着烛火,好半晌,问道:“义父信上不是说,有我师父的消息了吗?”
她终于说明来意了。
“是有了,不过……”曹昆德叹了口气,忽地咳起来,咳声沙哑断续,外头守着的墩子叩门:“公公,您没事吧?”
曹昆德摆摆手,想打发了他,似想起什么,猛饮一口茶,止住了咳嗽,“哎,墩子,你进来。”又吩咐,“快去把东西取来。”
墩子去而复返,将一个小木匣搁在桌上。
匣子里摆着一张三百两的银票。
曹昆德把匣子推给青唯:“拿着吧,你涉险劫狱,险些赔了命,这是你应得的。”
“义父不必。”青唯见是银票,倏地起身,“义父当年于我有救命之恩,何况那囚犯本就是洗襟台的受难人,帮他,我应该的。”
曹昆德的来信上只说了两桩事,囚犯,还有师父。
这笔买卖该如何做,她再明白不过。
要是收了银票,师父的消息该去哪里换呢?
“你好歹叫我一声义父,这些年,非是义父不想把你留在身边,你是温阡之女,当年海捕文书上,下令捉拿温阡亲眷的圣命犹存,义父一个深宫之人,若带你回京,不啻将你送入龙潭虎穴。”
“好在,崔原义念你父亲的恩情,愿意收留你,让你充作他们的小女。这几年,崔原义离世,他的娘子也跟着去了,你又辗转流落至崔弘义家。从你十四岁,义父捡到你,看着你漂泊至今,义父也是心疼的。这银票给你,是义父的一片心意。”
“多谢义父。”青唯垂着眸,仍旧盯着烛火。
“可是我只想找到师父。”
夜色隐去她左眼的斑纹,跳动的火光映入她眼,将她眸子衬得十分清澈。
“……你师父是有消息了。”少倾,曹昆德悠悠道,“他还活着,就在京中。”
“当真?”青唯眼神微亮。
曹昆德颔首:“鱼七到底是岳老将军的徒弟,长渡河一役,朝廷记得,多少都要看岳氏的情面的。只是……他被囚在何处,义父还没有查出来。”
“义父是不是让你失望了?”曹昆德问,“你跋涉而来,以命犯险,还以为能见到他。”
“不是。”青唯很淡地笑了一下,“只要有消息就好。”
外间遥遥传来叩扉声,大概是有官员漏夜出入角门,墩子听到,拿了铜匙赶去了。
曹昆德问:“那囚犯眼下人在何处?”
“就在高府。”青唯道。
见曹昆德诧异,她解释说,“我已经掩护他离开了,但他不知为何,没往远处逃,在武德司严查城门前返回京城,还尾随我去了高府。他有功夫在身,暂且没有被高府的人发现,我把他安顿在府内的一个荒置的院子中。”
曹昆德沉吟道:“没逃也好,玄鹰司没能寻回囚犯,势必还要再追,他一双赤足,哪里快得过骏马四蹄。”
“不过高府也非久留之地。大宅子里,人杂,私隐也杂,荒置的院子,腌臜东西多,躲不安宁的。等过几日,城门严查撤了,你寻个机会,送这囚犯出城,义父会派人接应。”
青唯问:“玄鹰司没寻回逃犯,会撤走严查吗?”
“官家年轻,却是个沉得住气的性子,玄鹰司已废了大半,他还愿意启用,必然有后招。玄鹰司里,一个卫玦,太讲规矩,一个章禄之,太过急躁,但都很有本事,这样的人,就看日后跟着谁混。等过几日,玄鹰司新任当家的任命下来,必定有新气象。”
而新气象形成前,往往都是乱象,在乱象里浑水摸鱼,不难。
曹昆德说到这里,眉端笼上些许疑虑:“倒是那个江辞舟,他赶在这个时候写信给崔家议亲,到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