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第14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于笑想了想:“奶奶,那我去整理东西了,我把从张家带来的被子拆开晒一晒、洗一洗”
    于奶奶:“哎,你去忙自己的吧。”
    第9章
    于笑把从张家带来的除了她的衣服、相关的证书、于父的烈士证等东西整理了一遍。接着,她又从打满了补丁的书包里拿出粮票,一看,粮票竟然是66年版的全国通用粮票。好在这个时候老百姓也有全国通用粮票了,不然五十斤的粮票都是本地的,她换了东西拿去也要重死。
    于笑把粮票放好,把她从于家带来的最大件的行李拿出来,那就是被子。这条被子虽然有些年头了,但是棉花晒一晒,至少当垫背还是可以的,至于盖被……等到下乡的时候天冷了,大冬天的,得准备一条厚被子。
    于是,于笑查看了一下系统商城,棉花票一斤的10个好感值,如果做厚被子的话,得十斤重,于笑最怕冷了。也就是说,要100个好感值。然后再买棉花,再打被子。说起来,就是有票子,也未必买得到棉花,到了冬天,棉花可是抢手货。这样的话,不如直接买被子。不过系统商城里整条被子更贵,要200个好感值。
    看着63个好感值,距离200个太遥远了,她得在下乡前多刷一点好感值。
    脑袋里在思考,于笑手下的动作也不停。
    于奶奶从厨房里出来看,见孙女已经把被子拆开了,她进来帮忙:“棉花得拿出去晒一晒,下乡的时候,你这一床被子也不够,还得再打一条被子。”
    于笑即便是不事生产的富二代,也知道打被子需要棉花:“奶奶,有棉花票可以买到棉花吗?”
    于奶奶道:“不好说,到时候我给你去问问。”说着,抱着被子出去晒了,于笑跟上,她把被套放进了洗衣盆里。
    放好后,于笑想起了一件事,这个年代的乡下,就算会买肥皂的也不多,如果她这段时间住这里,吃的用的都用于家的……于是,她查了一下系统商场,一块肥皂要20个好感值,但是一张肥皂票的话,就10个好感值。于笑算了一下,用肥皂票加上现钱去供销社买肥皂比较划算。“奶奶,咱们大队到供销社远吗?”
    于奶奶道:“走路一个小时左右,你要去供销社买东西?”
    于笑乖巧的解释:“我要去买牙刷牙膏,从张家来的匆忙,牙刷牙膏忘记带了。”反正牙膏牙刷下乡的时候也能带走,肯定要买。
    于家人倒是用牙刷牙膏的,但都是公用的,牙膏公用倒是正常,可牙刷公用于笑就接受不了。所以她必须自己去买牙刷牙膏,至于别的东西,她到时候买了再说,便不跟于奶奶说了。
    于奶奶点点头:“下午让茉莉带你去。”
    于笑:“下午茉莉不上课吗?”她昨天同于茉莉聊过天,知道于家孩子不管男女,都能读到小学毕业,再往上就没有了,除非你考全校第一,于家才会供。因为于家没有分家,如果每个孩子都供上去,每家孩子几个不一,花费也就不一样。还有就是有的孩子不喜欢读书,有的孩子喜欢读书,花费又不同了。
    再者,在这个时代人的眼中,读到小学毕业也就差不多了。
    所以于家有规定,如果孩子小学里考第一,家里才会继续供,这样对谁都公平。
    于奶奶道:“下午不用上课,咱们大队小学只有上午上课,下午有的孩子要上工,给家里挣工分。小学里的老师是知青,下午知青老师也要上工。”一天都不用上工,哪有那么美好的事情。
    “我回来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于茉莉背着书包蹦蹦跳跳的回来了。于茉莉九岁开始上学的,今年十岁,上小学两年级。看到于笑,因为两块水果糖和一个晚上聊天的情谊,于茉莉还挺高兴的,“笑笑姐,你回来了。”
    除了于茉莉之外,14岁的于向党(大伯的次子)、13岁的于向前(三叔的次子)也一起回来了,两个孩子是同一天上学的,现在读五年级。三叔家的长子,今年16岁的于向进,已经不读书了,他只读到三年级,因为成绩差,自己又不爱上学,所以就没读书了。
    这年头,孩子如果不爱上学的话,家长是不会管的。
    于笑道:“回来了。”
    于奶奶道:“下午茉莉带你笑笑姐去供销社,她要去添点东西。”
    于茉莉一听,当然是没问题的,求之不得呢。
    到饭点的时候,于家人上工的人回来了,看到于笑,三婶便热情的道:“怎么样?去县城里谈的顺利吗?”
    一听三婶问题,大伯母和大堂嫂都好奇的看向于笑。于奶奶则过去,把大堂嫂背上的孩子抱了下来,然后抱进屋里,孩子已经睡着了。以前这孩子都是于奶奶带的,但是今日他们去了县城,所以大堂嫂背去上工了。
    于笑道:“很顺利,好在爷爷奶奶一起去了,还有大伯、三叔和大堂哥给我撑场面,张家那边不敢把事情闹大,就痛快的补贴赔偿了。”
    三婶听了,眼珠子一转:“补贴赔偿了多少?”
    “除了我爸留下的50慰问金和120养育金之外,张家补贴了100块钱、10斤肉票、50斤的粮票。”于笑没有隐瞒,因为这个大伯和三叔都知道,那所有人也肯定会知道,所以没什么好隐瞒的。
    那就是270块钱了,听到这个数额,大伯母、三婶和大堂嫂吸了一口冷气,要知道现在最穷的就是他们这种每天下地的农民了,一天到晚在地里,一个工分才一分钱。当然,有些大队的工分可能不只一分,可是他们这边一个工分就一分钱。一年到头的,一个壮力也就挣30块钱,270块钱等于一个壮力9年挣的钱了,所以她们能不吃惊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