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第258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样的人39岁就去世了真是太可惜了!他是怎么死的啊?病死的吗?
    No.36,雨雪霏霏
    给大佬跪了ORZ
    放在小说里,这简直是爽文男主的标配啊!
    No.37,诛心青玉
    回楼主,颜先生当然不是病死的。妈的,提及这个事我就想大喊一声:大清活该亡!随便一提,我对满族没啥看法,在封建社会,底层满族人和我们一样都是被欺压奴役的奴才们,所以当年很多满族同胞和我们一起闹革命。我憎恨的是以爱新觉罗为代表的大地主大官僚奴隶主们,他们才是货真价实的卖国贼!
    当年颜先生就是在港城组织革命队伍的时候被暗杀了!杀他的人就是清政府的人!那个人一直活到民国,还是后来他喝醉吹牛逼,说出了这件事,才真相大白。当时颜先生虽然去世了,但是他的很多门生故旧在新政府任职,当即就把凶手枪决了!行刑那天,万人空巷,也是民国初年的第一桩大案。
    可是就算他死了又有什么用,他是烂命一条死不足惜,颜先生那样惊才绝艳的人物却无法再活过来了,想到这里我都恨得牙痒痒。
    No.38,布丁奶茶
    说起港城……我就想起了顾图南先生(哽咽)呜呜呜顾先生你死的好惨啊!!
    颜先生生前就说,如果顾先生能活到他的那个年纪,会拥有比他还要大的成就。
    No.39,^_^
    不是我说,颜先生就是头号顾吹,不知道写了多少篇吹捧顾先生的文章。
    不过顾先生的确挺可惜的。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
    No.40,心如止水
    你们看过顾先生在美国留学期间写的穿越小说吗?挺有意思的,讲的是一个美国人穿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建功立业的故事,在当时也有很多粉丝。
    说真的,当初清政府派出的留学生都是名副其实的天才,智商的优越性可见一斑。一些刚到美国没多久的人就能写英文小说,而且还很受美国人欢迎,真是太厉害了。
    No.41,长安
    唉,在了解过顾先生的生平后,我更加意难平了。
    他很有才华,可惜生错了时代。在那个时代,有太多太多天才还未建功就去世了,如果让他们活下去,他们一定可以活的光芒万丈。可惜没有如果。
    No.52,二木
    我无法想象,要怎么样的痛苦和绝望,才会让一个前途不可限量的高级知识分子选择了武装革命这条路。
    后来革命失败后,他流亡去了日本,但因为颜先生被抓偷偷回国,然后被叛徒出卖,被港城殖民政府当场枪杀。
    他死后,他的尸体被挂在城门示众,不许收敛。看守尸体的几个华人警察,佩服顾先生的义举,“监守自盗”偷偷把顾先生的尸体偷了出来送出了港城。因为顾先生被清政府通缉,所以他死后连墓都没有,只能悄悄被埋进祖坟。
    他的名字叫做顾图南,字飞鹏,少时胸无大志,想做纨绔二世祖,后出国留学立下大志,要成为铁路工程师,为中国设计建造第一条铁路。却在而立之年放弃梦想转投革命,后革命失败就义,享年33岁。
    他这辈子,似乎什么事也没做成。
    所以他的两个好友,为了不让他们的朋友成为无能的失败者,为了让他们的朋友不会被世人遗忘,选择继承他的遗志,一起走上了革命之路。
    No.53,韩白荣
    呜呜呜我哭的好大声!!
    顾先生你死的好惨啊!
    No.54,夜雨闻铃
    三人组的故事太好磕了!友情万岁!呜呜呜他们三个人真是少了谁都不完整!
    No.65,墨淼淼
    我就是港城人。每月的七月初八,我们都会自发去纪念和拜祭顾先生。在中学历史课本上,也有顾先生的名字,他所发动的港城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却埋下了革命的火种,激励了无数港城人反抗殖民统治。
    他虽然死了,但是他活在无数人心中。
    No.70,羌笛何怨
    就没有人讨论季鹤卿先生和颜静姝先生这对夫妻的神仙爱情吗!这对真是太好磕了!读他俩的人物传记,我总是一脸姨母笑,少女心荡漾,这种守望相助的默契真是太苏了≧≦
    No.83,靓仔
    对对对,我的爱情观也是受了他俩的人物传记的影响。爱情应该是平等的,就像两颗橡树,并肩而立,共抗风雨。
    No.88,容与
    颜静姝先生简直是当代女权典范!
    从一个旧社会童养媳变成华人报业集团的董事长,后来又从政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任女外交部部长,并且还任了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老太太的一生真是太精彩了。有其兄必有其妹!
    她的女儿颜念南先生在抗战时是海外华人总商会会长,散尽家财积极为国捐献物质,还给国内捐了十几驾战斗机!
    儿子季念泽先生后来也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医生,在战场上救死扶伤,还亲自去灾区救灾。
    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双双留在国内。颜念南先生后来任了妇联主席,而季念泽先生则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医学院,为祖国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
    这颜家的基因真是杠杠的。
    还有兄妹俩的母亲黄婉娥先生,在儿女的影响下,也上了大学,成为当时华夏历史上年纪最大的留学生和大学毕业生。民国时,她还回国在家乡的大学当了老师,为华夏培养了很多知识分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