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页
皇太极也知道左良玉,早在辽东时,就与他打过仗,当时大清在他手上吃过亏,皇太极还骂了他许久。
不过后来听说他丢了官,皇太极还没来得及高兴,谁知道他很快就官复原职了。
布迦蓝眉头微皱,说道:“正月时,左良玉大败义军,遇到了张献忠,当时两人打了起来,张献忠受了伤,幸亏部下拼死相救,他才逃了出去。左良玉这种久经官场,老谋深算之人,岂能看不出张献忠的想法。估摸着不久,张自忠又会正式反了。”
皇太极神色凝重,大明的局势远比大清复杂,文官武官之间的关系更加令人头疼。两相对比起来,大清几旗的纷争,简直不值一提。
皇太极从来不敢轻视汉人,他们虽然比不上满蒙人的壮实,但汉人人口太多,疆域辽阔,汉人统治江山多年,学识见地,都是满洲人不能比。
如果要学着蒙古那般,逐鹿天下,绝不能如蒙古一样,拿大清的一套来管理汉人。元朝前后就几十年,前后共有十五个皇帝,朝堂动荡不安,也是加快了元朝覆没的重要原因之一。
汉人还有一点很令他满意,汉人忠君,拥立皇室正统血脉,只要学着汉人那样,以后他的皇权就不会旁落。
布迦蓝神色难得郑重,说道:“以史为鉴,大明义军四起是一回事,各处的兵变也不可忽视。兵为何要反,是因为兵连饭都吃不饱,上峰又太严厉,反正都是一死,最后干脆就反了。
大清现在还没有遇到这个问题,但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尤其是汉军,绝对不能以八旗军那般对待。今年的气候希望能好一些,不要比去年差,有了水渠灌溉,收到了粮食,不管是兵还是老百姓都能活下去。”
布迦蓝的话,令皇太极陷入了沉思,军权不能旁落,上次汉军跟着前去朝鲜,他们还算厉害,若是统领者不得力,引起兵乱事情就大了。
深思熟虑之后,皇太极说道:“好,汉军由你统领着,不过对他们,也不可太仁慈,我曾听过一句话,慈不掌兵。”
布迦蓝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长长松了口气,随便皇太极说什么都可以,起身说道:“好了,正事已说完,你若没事的话,就回去安慰你的爱宠吧。”
皇太极见布迦蓝马上就过河拆桥,现在舒舒服服晒着太阳吃茶,他才不想动,不悦地道:“我还没有用过午饭呢,而且才来你就让我走。福临呢?这小子去哪里了,他现在长大了多少,应该长得越来越像我了吧,把他带来给我好好瞧瞧......”
第五十四章 ·
布迦蓝领了汉军, 把两旗分为了四旗,原来的固山额真没有改变,只在每旗的下面新增了两个梅勒章京。另外两旗由王世选与巴彦统领, 选了佟图赖等作为梅勒章京。汉人统领占绝大部分,选了几个老实忠厚的满洲人充门面。
皇太极建议改变旗帜的颜色, 比如在原先的黑色外面镶上一些颜色, 布迦蓝否定了他的意见。
不管是镶蓝镶白, 则与其他几旗混作一堆,归属不清不楚。如果镶了蓝边,究竟算是镶蓝旗还是纯独立的汉军?
其他几旗看着他们的动作, 就算不满也只得忍着。投降的大明武官,都是向朝廷投降,而不是他们某人某旗。
汉军着实令他们都眼红,谁都想来分一杯羹。布迦蓝以前说的那些话又冒了出来:“朝廷出了银子铺路修桥,发放官员俸禄,你们享受了好处,却一个铜板都不出,朝廷也觉得不公平啊!”
朝廷用银子供养的汉军,当然该归属朝廷, 他们现在就是拿钱出来也晚了,悔不当初。
像是代善他们自然会忍气吞声, 不过豪格就不满意了,第一个跳了出来反对。
还没有闹到布迦蓝面前,皇太极就把他镇压了下去。她也没有多管,现在她忙得很, 除了要打理汉军军政,还要盯着地里的庄稼, 如果没有粮食吃,再多的兵拿到手上也无用。
另一边的大明,李自成潜入川陕,大明朝廷派兵追缴,李自成的兵缺乏粮食,苦于应战,最后只得躲在了深山里不出来。
现在大明的局势是张献忠归顺,李自成逃匿,大清立刻进入备战状态,要是大明腾出了手,第一个对付的肯定是大清。
皇太极经过紧急商议,准备趁着大明内乱未止,秋季粮食收上来的时候,趁机出兵大明,消弱大明势力的同时,顺便打秋风。
在用兵上,布迦蓝自认为比不过皇太极,只在旁边听他派兵布阵,并不发表意见。
最后皇太极定下来,分别派岳托与多尔衮领兵,褚英的长子杜度与豪格为副帅,协助两人,分成左右两路进攻。
听到皇太极又提起了岳托与豪格,布迦蓝真是对皇太极的厚脸皮甘拜下风。
上次海兰珠生了他的福星之后,蒙古各部前来道喜,吃饱喝足之外,庆贺的活动则是老三样,比试骑马射箭布库。
岳托不善射箭,皇太极命他上场比试时,老实人岳托耿直地拒绝了。当着众人的面,皇太急见岳托不给他面子,以为他也不满自己这般大张旗鼓给海兰珠庆贺,强行命令岳托上场。
岳托没有办法,连续几箭都没有射中,蒙古人见状,马上大声嘲笑起哄。岳托心中恼怒,将弓箭砸了过去,差点与蒙古台吉们打起来。
皇太极怒意更甚,当场训斥了岳托,还招来人议论岳托的罪行。这些人唯恐天下不乱,罪行都是死罪起,而且亲爹代善也大义灭亲,第一个站出来直言要将他砍头。